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通过梳理2018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十届城市气候国际会议主要研究成果,分类汇总了城市气象研究的最新国际进展与发展趋势,包括城市气候过程、城市环境下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气候条件下城市规划和管理、最新城市气象探测技术、城市环境数值模拟、大城市气候、城市遥感、城市地区极端天气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特性,探讨了我国城市气象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 ,甘肃省城市环境气象工作先后开展了兰州生活气象指数、紫外线、医疗气象、空气质量等方面的预报业务服务工作 ,并建立了甘肃省省级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提出“十五”以后城市环境气象工作的设想 ,要加快城市环境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 ;加强城市环境气象基础性工作的研究 ;加大城市精细预报技术的研究 ;扩大城市环境气象工作的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3.
詹璐 《气象知识》2010,(4):44-45
在世界博览会过去158年的漫长历史中,“城市”这个词从未作为主题出现。但今年,中国最大、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上海,将演绎“让生活更美好”的各种方式。与城市这个主题一样,世界气象馆也是第一次独立出现在这个国际舞台上。气象在城市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历程中,逐渐被觉察、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众多建筑物和混凝土铺装使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高密度的人口活动和高强度的经济活动使城市形成与城市周围不同的局部气候环境。热岛效应、低湿、多雾霾成为目前城市气候的主要问题,对居民的健康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绿化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以西安市为例,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降温增湿以及通风引风和降低雾霾几个方面,介绍分析城市绿地对于城市气候环境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环境气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0—2017年百色市气象资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四个评价指数组成的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函数,客观定量评价广西西部山地城市百色2000—2017年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百色市的气候承载力整体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反映百色的城市建设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增强,城市建设发展仍有较大的气候承载空间。百色城市气候承载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干旱事件较为敏感;人为影响因子对气候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气候承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从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降低城市气候压力着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气候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气象让城市更和谐。.浦江东岸的世博园区内,一座通体纯白的云朵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今年上海世博会中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中国气象局(CMA)共同建设布展的世界气象馆。自古以来,天气变化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应对气象等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增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安全、市民出行及生活品质的影响也日愈加大。“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已成为气象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相似文献   

11.
1中国三大城市带城市化气候效应的检测与对比气象科学2011年第4期聂安祺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10093 摘要:文章利用国家基本、基准站1951年-2009年的逐日气候数据和1986年-2008年的城市人口资料,建立了一种新的城市化指标,分析了京津冀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中典型城市及区域整体的城市化特征,对三个城市群区的城市气候特征和气候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典型城市的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显著升高,城市化气候效应特征可以分为“冷季型”、  相似文献   

12.
高良成  张若皓 《气象科技》2002,30(6):373-378
文章介绍了与城市环境气象研究有关的国际机构和研究计划。所介绍国际机构不仅包括像欧洲环境局这样大型跨国的机构也包括城市气候网这样的非官方机构,而城市空气污染应用气象学计划(COST715)和北美对流层臭氧长期研究计划(NARSTO)则代表了此领域比较系统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城市气候效应、气象灾害效应的事实,阐述了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和由此导致的城市气象灾害特征.通过对城市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揭示出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目前城市气象研究现状和在气象预报服务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城市气象预报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吴忠义 《贵州气象》1994,18(2):32-33
由于城市数目日益增多。城市中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和燃烧时放出的人为热,从而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城市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世界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将有可能上升到2/3.自从1968年世界气候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16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以来,世界城市气候研究的进展速度更快了,涉及的地区更为广阔.因此,开展城市气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1城市气候研究的史要活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广大城乡居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 ,对气象服务已不再满足于“阴晴风雨、干湿冷暖”这类常规天气预报服务 ,也渴望得到“气象与健康”、“气象与灾害”、“气象与生活”这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为此 ,中国气象局一再强调 ,开展环境气象服务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是气象部门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 ,开展环境气象业务服务是气象部门应尽的义务之一 ,责无旁贷 ;同时 ,应该清醒认识到 ,环境气象领域是一个极具…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不同的探测设备类型,对深圳超大城市气象探测体系,尤其是探测数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梳理,结果发现:深圳的大量气象探测数据已经在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大大加深了对城市灾害性天气,城市气候以及大气环境规律、特征、机制的科学认识,有力促进了深圳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发展。未来深圳将继续加强城市冠层探测体系研发,开展多源观测数据的在线融合并推进气象观测的社会化,更充分发挥深圳超大城市气象探测数据的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经济范围日益扩大 ,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不断增强 ,人类以往的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逐渐显露。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人民的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逐步过渡到小康型 ,公众的环境意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加强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生活环境的状况 ,环境气象也成为气象部门为社会服务的一个新领域。开展城市环境气象业务服务是国务院赋予气象部门的新职能 ,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是气象部门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任务。早在50年代 ,我国就开始…  相似文献   

18.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 《高原气象》2007,26(3):586-592
利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40年来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最近40年不同季节的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兰州城市人口数量与兰州城市气候的变化程度作为独立变量,借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程度。最近40年间,兰州冬季城市热岛主要是受城市人为热的影响,其它季节的热岛效应受人为热影响也较大,但下垫面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城市干岛效应影响中,人为热量排放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城市(武汉市)气候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对雾、霾的影响及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这对防止城市气候恶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人口逐渐集中于城镇。城市大量的建筑物、水泥或沥青路面等代替了植被覆盖着的自然表面,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城市大气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和大气污染物。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城市这一特殊的下垫面上形成一种有别于郊区的特殊气候,气候工作者称之为城市气候。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一般可概括为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能见度差、雾多、降水多和太阳辐射量减少等。当今世界大城市正在增多,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