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旋挖钻机的回油系统及补油系统在整车液压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整车液压油液的通畅循环和各执行元件的平稳起停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着整车运动部件的和谐运转。因此,合理科学的设计回油系统及补油系统是旋挖钻机技术提升的重点。通过对液压油冷却系统中回油系统及补油系统管路的设计方式、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改进前后性能比较的详细阐述,进一步综合分析了回油及补油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地下水系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俊  孙自永  余绍文 《地下水》2008,30(1):12-14
地下水系统的划分对于深入分析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揭示地下水的循环演化规律,进行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论述地下水系统的有关概念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以西北典型内流盆地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为例,对地形地貌、区域地质背景及系统内含水层和水流场进行分析,从中提取依据,确定系统边界,划分地下水系统,划分出4级系统,包括2个地下水亚系统(二级系统)、4个子系统(三级系统)。  相似文献   

3.
论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   总被引:44,自引:8,他引:36  
邓军  方云 《现代地质》1998,12(4):493-500
首次提出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概念,明确指出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网络性、同源共生性、分带过渡性及最优化结构等特性,而网络性是其最重要特性;重点确定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特征参数,分析系统结构,提出将系统集约化程度、有序度和自组织性等系统特征参数作为判断其聚矿功能的定量指标,解析成矿系统结构和聚矿功能;阐明了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闻胜  刘茜 《水文》1998,(5):61-62
松辽流域防汛大屏幕会商显示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因防汛需求而研究的一整套实时信息应用系统。系统不仅有实时性强、图形界面操作灵活方便等特点,而且还具有反应速度较快的优势,并覆盖了松花江、辽河整个流域,现就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环境、主要功能、组成和主要技术特...  相似文献   

5.
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北京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主要以相对独立的岩溶地下水系统进行循环,其水文地质条件、系统结构模式及其水资源的重要性等,在北方具有代表性。文章主要以北京西山鱼谷洞泉域岩溶水系统、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玉泉山泉域岩溶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岩溶含水层结构、地下水循环、地质构造等方面,总结出北京西山泉域岩溶水系统特征主要为:双层含水层结构、多个子系统构成且多点排泄、系统内岩溶水转化关系复杂多样、岩溶水富集带及系统边界集中在逆冲断层处。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流系统特征——以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振宏  侯光才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下水》2007,29(3):14-16,27
以不同的研究尺度,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可以划分为若干地下水流系统.水流系统的发育受含水层补给和排泄条件及含水系统结构控制.每一个水流系统都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等级结构性、时序性、动态平衡性、功能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笔者系统地收集了区域地质、物化探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结合正在进行的省基金项目发现的新成果,应用成矿系统理论开展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系统演化的研究,厘定了燕山期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划分了二个成矿亚系统,建立了相关的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模式,对下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丽江盆地地下水循环状况对解决黑龙潭断流这一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指导性作用.丽江盆地及周围地下水系统的划分是这一研究工作的基础.本文采用的系统边界包括流域界线、构造边界、地貌边界、阻水边界及排泄边界等.通过综合分析地表分水岭、含水层组、可溶岩与非可溶岩边界、断层性质等,确定系统边界,划分了一级至二级地下水系统,并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9.
建筑电气节能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的重要性,并着重从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动力设备系统三方面对建筑电气的节能途径及节能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北京从本世纪初开始成规模地应用浅层地温能为冷,热源的热泵集中采暖、制冷工程,到2007年9月底,全市已有1050万平方米的建筑用上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这些工程既有国内目前运行最大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中石化管理干部学院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天湖国际会议酒店岩土源热泵空调系统、国家北方苗木基地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用友软件园地源热泵及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等,又有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地圈动力学--地质环境、灾害与工程研究基础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 ,探讨工程地质学的学科使命和发展问题。作者指出 ,地圈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动力过程直接决定着人类生存和活动所依赖的环境、所承受的灾害及工程建设的问题和条件 ,地圈动力学研究应是工程地质作用评价、过程预测的基础。作者建议对工程地圈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动力过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这将有利于工程地质学科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勘察设计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的各项要求。包括系统建设总体要求、系统设计原则要求、系统标准化和扩展性要求、系统实施要求、系统平台要求、基本功能要求、系统性能要求、系统及软件接口要求和系统测试要求等。从而确定如何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配电系统由计算机、通信系统及智能化电器和设备组成,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高、效率高的特点。文中主要介绍了通信系统中现场控制总线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最后指出了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韩冰  路来君 《世界地质》2011,30(2):307-312
地学G4 I 系统是以四学科( 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 地学数据集成为基础,以中大比例尺矿产资源评价为服务目标的计算机系统。由于跨学科地学空间数据集成涉及到众多技术,其中空间元数据的内容与应用构成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元数据的概念及元数据在本系统中的具体内容、作用、标准及研究现状等进行探讨,并针对本系统提出元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水系统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选义  韩光  陈博  王成利 《地下水》2005,27(1):29-30,38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岩溶体空间结构、地下水循环条件、赋存特征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渭北地区岩溶水系统的划分及岩溶水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宏观经济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集成系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区域水资源规划纳入宏观经济范畴,阐述了基于宏观经济的区域水资源系统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区域水资源规划多目标集成系统。该系统以宏观经济子模型及其它子模型为基础,并在多目标分析模型中集系统要素为一体,形成系统的总控模型。该系统还集预测、模拟、优化及决策分析等功能为一体,以建立一个完善的区域水资源规划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以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850区域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原理,考虑地物条件及区域构造特征,将测区沿该区向斜轴线分成南北两区,两区各自独立设计。北部采用规则观测系统,南部选用非规则观测系统,两者重复区域针对满覆盖、叠加次数、工作量等因素的影响,对观测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观测系统除采用了规则观测系统参数外,还采用了“以道补炮、双边加密炮点、中间激发加密炮点”的方法,确保了勘探区内资料齐全,取得了较满意的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表格的通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提出了一种表格式通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主要工作流程、系统各组件的功能、作用及相互关系等还详细介绍了系统主要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地球系统动力学纲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与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地球系统动力学研究地球系统多层块耦合作用的结构、过程、机理和效应,是地球动力学、岩石圈动力学、大陆动力学、海洋动力学、大气动力学的高度综合。本文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思路研究复杂的地球系统,将地球系统动力学按空间、时间和物质分为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地球表层系统动力学、地球外部系统动力学,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现代地球系统动力学、未来地球系统动力学,气体地球系统动力学、液体地球系统动力学、固体地球系统动力学,分析了地球系统的耦合特征、耦合类型和耦合方式,初步探讨地球内部系统与地球外部系统耦合作用的耦合边界、物质运动、动力来源和耦合机制。最终将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层块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综合,认为地球内部放射性衰变生热和地球外部太阳辐射生热是驱动地球复杂开放系统层块耦合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为及时掌握和了解地下水监测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及趋势而设计开发的。以喀什地区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为例。介绍了地下水监测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系统安全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从而可以科学和规范地进行地下水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