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的谱相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对于通信信号分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介绍了调制识别的谱相关方法,并讨论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调制识别的方法和过程,还在硬件上初步实现了该算法。测试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5dB以上时,该方法对大部分调制类型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0%以上,有很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可控震源信号调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便于寻优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一种定义,提出了基于非周期伪随机序列的可控震源信号调制方法。该方法与二元m[CD*2]序列调制方法相比,不存在地震数据资源的浪费问题。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通常比相同长度的二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具有更小的边峰主峰比。地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将具有较小边峰主峰比的三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调制生成的信号作为地震勘探中可控震源的发射信号,其地震响应剖面的相关噪声要比相同长度的二元非周期伪随机序列调制情形有明显的减弱。  相似文献   

3.
水文缆道信号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建国 《水文》2001,21(4):22-25
利用缆道回路传递流速,水面、河底、采样等多信号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我国水文缆道测验技术的发展,根据近期研制的全自动水文缆道测流系统和近20多年的缆道测验实践,提出了缆道的交流等效概念和多信号的产生与传输以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王岩国  郭九皋 《矿物学报》1996,16(4):358-364,T002
在含于磁铁矿中的四方对称结构氧化铅中观察到柏格斯矢量为2/11(310)的(11)层错,这些层错平行排列并相互交截,穿插形成沿(100)方向的调制结构,调制波的平均波长约为100nm同时,由多相关性区域的选区电子衍射图测定了磁铁矿中四方和正交氧化铅及方铁矿的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青金石结构有无序和有序之别。无序青金石为光性均质体,但它的有序化及由此引起的结构调制,则有可能使青金石产生光性异常。使结构仍保持立方对称的有序化并不改变它光性上的均质性,而其他形式的有序化以及结构调制,如果它们是多方向的 且在空间取向上具有立方对称的特征,则晶体仍是光性均质体,否则便转变为光性非均质体 。此外,还提出了根据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对结构调制方向进行三维判识的可能性;报道了在所研究青金石中发现的沿[110]方向n=4的有公度调制的有序结构,以及所观察到的其他有序结构和无公度调制结构。  相似文献   

6.
调制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矿物中,利用具有照相特点的CCD平面高灵敏探测器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公度和非公度调制结构的单晶衍射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倒易点的分布规律和晶胞特点提出了超结构的分类方法和非公度调制结构的高维指标化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钻测量信号中继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随钻测量系统信号在传输中衰减的问题,设计研制了随钻测量信号中继器,在钻孔到达一定深度测量系统信号衰减严重时,在两根中心通缆式钻杆间接入中继器继续测量,有效地解决了信号衰减问题,增强了信号驱动能力,延长了信号的传输距离,保证了随钻定向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用三维解析信号技术处理华南航磁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2000,24(3):190-196
处于低纬度的华南发育了大量的花岗岩和火山岩 ,其磁场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本文用三维解析信号技术对华南航磁异常进行了处理 ,以探索在不同地质背景地区的解析信号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解析信号的强弱 ,对华南磁场进行了分区 ,并结合地震和华南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磁场分区的深部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2000,24(3):190-196
处于低纬度的华南发育了大量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其磁场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本文用三维解析信号技术对华南航磁异常进行了处理,以探索在不同地质背景地区的解析信号技术的应用效果。根据解析信号的强弱,对华南磁场进行卫分区,并结合地震和华南花岗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探讨了磁场分区的深部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0.
复信号分析技术在地质雷达预报岩溶裂隙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岩溶裂隙水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是当前岩溶隧道设计和施工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复信号分析技术能够提取多个参数进行综合判断,基于此优点,尝试将复信号分析技术引入到地质雷达探查水体的研究中。对雷达数据中的水体异常分别从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克服了以往判断依据单一的缺点,为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岩溶裂隙水预报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复信号分析技术的原理,阐述了在地质雷达信号处理中引入复信号分析技术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基于复信号分析技术的地质雷达预报岩溶裂隙水的可行性,得出了判断水体的依据。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了复信号处理,并对岩溶裂隙水进行了综合判断。与开挖结果对比显示,复信号分析技术的运用较大的提高了岩溶裂隙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的技术难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海底大地电磁探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海底信号采集。对于陆上已广泛使用且采集技术已较为成熟的大地电磁测深法来说 ,该方法在海洋中的应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移植问题。由于海洋环境的严酷、海上作业的风险和海底信号微弱 ,要实现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面临着重重困难。为实现预期的探测目标 ,需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 ,包括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海底多台观测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水下密封承压技术以及硬件系统集成技术等等。对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所遇到的难点技术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可控震源激发的线性扫频(Chirp)信号模拟了二维地震勘探,采用相关处理技术把反射Chirp地震信号转化为脉冲地震信号形成了相关地震剖面,把相关地震剖面与脉冲震源产生的合成地震记录剖面进行了对比。相关地震剖面同相轴波形的最大绝对值出现的位置反映了界面的真实位置信息。相关地震剖面比脉冲震源产生的合成地震记录剖面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对震源扫频信号进行适当地锥化处理可以部分地压制相关地震剖面中反射地震信号的旁瓣。  相似文献   

13.
EMD方法分解得到的模态信号分量一般为调频调幅波。提出利用循环相关谱对EMD分解的模态分量进行解调,以分解出模态分量中的载波成分和被调制成分,从而实现对信号的加性分解和乘性解调,揭示信号中各成分分量的物理意义。在应用实验中,将该方法用于重力固体潮信号分析,完整提取出半日波分量、日波分量和半月波分量,并揭示出:在重力固体潮信号中,日波和半日波是加性叠加关系,半月波以乘性调制方式被同时调制到半日波分量和日波分量中,而且,它们之间的调制方式为抑制载波调制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岩国  郭九皋 《矿物学报》1994,14(2):147-151,T003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攀枝花磁铁矿的超微结构,选区电子衍射量显示有方铁矿共生,并且方铁矿中有调制结构,周期约为方铁矿晶胞的2.6倍,具有一维非公度特征。[001]取向的结构象也清楚地显示该调制结构,磁铁矿还含有丰富的畴结构,畴界面分基面和非基面两类,有方铁矿与畴结构共生,对这些微结构的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刚峰 《水文》1989,(3):40-42
随着水文缆道的广泛使用,缆道信号传输方法日益增多。本文试对各种方法的分类、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对无线法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一、信号传输方法分类和性能比较 (一)信号传输方法分类缆道信号传输方法应从构成传输回路的特点来区分,  相似文献   

16.
测井系统因带宽、调制技术及模拟传输等技术问题,数据传输速率慢且误码率高,难以满足煤层气测井的传输要求,为此设计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调制(OFDM)技术的测井电缆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MAX2991/MAX2992芯片组实现了地面与井下调制解调器的全数字传输,在3~100kHz带宽、BPSK子载波条件下,5km四芯电缆传输速率可达到100Kbit,且误码率小于10-8。该系统在煤层气固井质量检测应用中,有效解决了原模拟系统中存在的全波列信号衰减大、易受干扰等问题,保证了全波列信号的无失真采集和传输,提高了对水泥环胶结质量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平潭岛角闪辉长岩中有60%-70%的矿物为培长石(简称平潭培长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其牌号变化在84-88范围内。电子衍射研究表明培长石晶体结构为原始格子,其c和d类衍射漫散,并有拉长现象,且c和d两类衍射相对于a和b类衍射的强度在各个选区有变化。电子显微学研究发现该矿物晶体广泛发育着一种非常细小的调制结构,调制结构延长方向近于平行(010)。钠长石律双晶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此外,此外,在该晶体中广泛存在着由位错发育而成的小角晶界,这些晶界是岩浆期后热渍的通道,并在其问生出层状硅酸盐矿物。作者认为,近于平行(010)的调制是一种成分调制,也就是由富钙和略贫钙的畴区相闻掏成的调制。作为Huaenlocher连晶中的富钙相的培长石(An85-88)实际上已经分解。  相似文献   

18.
刘春成  刘畅  王大利 《铀矿地质》2011,27(3):173-179
面波和多次波等噪音的产生是海上地震勘探的突出特点,如何高保真地对其进行压制一直是信号处理工作的难题。基于重构信号模型的去噪技术通过不同的方法,充分考虑不同入射角度和横波地震信息,重构信号模型,分离出剩余信号,然后针对剩余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利用建立的信号模型和剩余有效信号结合,得到有效地震信号,达到突出有效信号衰减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能量的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探测地下地质体和资源的手段,但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探测曲线较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影响了对所获得的探测曲线的解释。笔者将信号能量引入到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的处理中。首先根据信号能量计算原理,计算不同深度的超低频探测信号的能量值.获取能量曲线。同时,根据具体应用目的,分析其曲线特征,并将信号能量曲线与现有的信号曲线,如最大值曲线、最小值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笔者所提出的信号能量曲线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有利于曲线的地质解译。  相似文献   

20.
张季生 《物探与化探》1999,23(4):296-300
用直立长方体的磁模型对三维解析信号方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维解析信号方程是一个近似的关系式,其近似程度与磁源的几何参数有关.用增强解析信号技术计算磁源埋深和磁源边界位置的误差依赖于磁源的水平尺度与其顶面埋深的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