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雄耀  王培  李永盛  牛建宏  覃晖 《岩土力学》2014,35(8):2314-2324
甬江沉管隧道位于甬江下游河湾处的软土地基上,地基承载力较低,使隧道发生了较大的沉降。此外,甬江严重的淤积及每天2.67 m的潮差对隧道的沉降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依据甬江沉管隧道运营期间16 a的沉降监测数据,结合地层条件、潮汐和清淤资料,对该条沉管隧道的长期沉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有限元方法计算沉管隧道的长期沉降,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沉管隧道沉降的3个主要因素(即地层条件、基槽淤积和回淤与清淤)对隧道运营期沉降的影响。分析表明,地层条件是影响沉管隧道沉降的主要因素,软土地基隧道沉降远大于其他地基。潮汐作用会使隧道沉降发生周期性变化,该变化约占隧道运营期沉降的4%~10%。淤积对隧道长期沉降影响显著,但定期清淤只能短时间减小隧道的沉降,使隧道沉降产生周期性变化。上述结论均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晓晖  龚维明  穆保岗  黄挺  谢日成 《岩土力学》2014,35(11):3148-3156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桩长、桩距、垫层、桩帽对减沉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通过6组3×4群桩试验,对不同沉管隧道荷载作用下的土压力、桩身轴力及沉管隧道沉降进行测定。由于采用均匀设计,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工具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从而区别于传统的单因素优选法,使得同时考察多因素、多水平作用下对沉管隧道沉降的综合影响成为可能。分析结果表明,桩长、桩距、桩帽对沉管隧道沉降的影响随着外荷载的增加而改变;垫层厚度和桩帽存在交互作用,两者共同对沉管沉降产生影响。最后,利用拟合结果进行反演分析,在总样本为432种减沉桩组合中找出符合沉降控制要求的最优化组合。反演结果在后续模型试验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沉管隧道的地基稳定、基础沉浮问题与一般地面建筑的情况截然不同,其基础处理的目的是解决基槽开挖作业所造成的槽底不平整问题,保证隧道在施工、使用阶段变形稳定性。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方法在解决基槽稳定性、控制隧道沉降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和掌握潮汐对过江隧道江中段沉管高程的影响,对江中段沉管组织了连续36小时沉降观测,结果表明高程达最低、最高的时刻分别与潮位达最高、最低的时刻基本一致,沉管江中段高程与潮汐有较强的相关性,经谐波分析,沉管高程与潮位均表现为以12小时为周期的周期运动,振幅分别达2.8mm、1061.5mm,相位差为170°,潮位达波峰22分钟后高程达波谷。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隧道沉管竣工后经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期,沉管高程的这种日变化规律主要是由潮汐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5.
徐晓扉  付石峰  白云 《岩土力学》2014,35(8):2426-2432
在沉管隧道的应用中,渗漏水已经成为威胁到沉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针对沉管隧道接头渗漏水的问题,通过建立等尺寸模型进行室内试验,模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接头渗漏。采用红外技术建立无接触、无明水渗漏监测系统,收集沉管接头渗漏的红外辐射图像数据,并采用Matlab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温度突变法,通过分析不同温度的水渗入接头OMEGA中导致构件红外辐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对是否有渗漏水发生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对影响判别的因素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温度突变法的红外监测系统在沉管隧道中的监测,可以对突发渗漏水进行判别;当快速渗漏的水体与沉管接头处构件存在较大温差,则会造成构件表面温度突变;温差越大,造成的温度突变越明显,监测系统判定出渗漏所需时间越短。研究成果为红外监测在沉管隧道以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李志成  冯先导  沈立龙 《岩土力学》2019,40(Z1):189-194
采用含垄沟卵石垫层作为大型沉管隧道的基础是一种创新,为研究水下该垫层在工程荷载下的变形特性,开展了7种不同工况模型静载试验,得到各工况下卵石垫层沉降量、压缩模量等参数以及荷载值与沉降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垫层厚度、垄沟尺寸、预压荷载、级配大小等指标对卵石垫层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于碎石垫层卵石垫层承受的竖向荷载与其沉降量开始成非线性变化;随着荷载值的增加,垫层沉降速率逐渐减小,垫层被压密一定程度后荷载与沉降趋于线性关系;卵石的最大粒径越大,垫层的压缩模量越大,沉降量越小;预压导致卵石垫层再压缩时沉降明显减小,且压缩模量增大;垄沟的间距越大,卵石垫层的压缩模量越小,沉降量越大。垫层厚度越大,卵石垫层的压缩模量与沉降越大。研究成果可为沉管隧道垫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市政院")设计的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成功试通车。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天津市政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采用沉管施工工艺,填补了北方地区修建沉管隧道的空白。据了解,这也是我国首次在高地震区修建沉管隧道。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工程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路线全长4.2公里,隧道全长3.38公里,地下喑埋部分为2988米。该工程采用沉管施工工艺,在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属首次实施,具有技术含量高、工艺复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人工冻土解冻对地层位移场影响的规律,以某地铁区间隧道盾构出洞水平冻结工程为例,对由人工冻土融沉引起的地层位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可分为缓慢沉降、快速沉降、平稳沉降和固结沉降4个阶段;在隧道中轴线上方,随着与出洞口距离的增大,地表沉降先增大后减小;地面沉降在横断面上的分布呈近似正态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0,(12):56-56
“沉管法”就是把预制好的管道,一段段沉放在水中事先开挖好的沟槽中,在水中拼装连成一体。由于沉管隧道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并能有多个车道满足较大交通流量的需求,投资又相对较小,因而已成为当今世界较为流行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上海隧道股份曾在70年代在国内率先进行沉管隧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晓东  池永 《岩土工程师》2003,15(2):49-53,54
文章针对沉管隧道施工特点,介绍了宁波常洪隧道干坞施工和沉管制作中的施工技术,并对后浇带、端钢壳、GINA止水带、钢压载水箱等相关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