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煤层甲烷资源勘探开发前景之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煤层甲烷资源已在为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热点之一。文中对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分布与储层特征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勘探开发系“高投入,高难度,高科技”项目,要创新突破需集中一定的资金,集中优秀的人才,集中高新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目前,煤层甲烷资源已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分布与储层特征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中国煤层甲烷资源的勘探开发系“高投入、高难度、高科技”项目,要创新突破需集中一定的资金、集中优秀的人才,集中高新的设备。遍地开发、短平快、急于求成很难取得重大成效。  相似文献   

3.
毛健全 《贵州地质》1997,14(3):253-259
煤层甲烷是指富存于煤层中的天然气,90%以上都由CH4组的,煤层中甲烷具有埋深浅,勘探成功率高的优点。我国煤层甲烷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煤层甲烷对于改变我国能源构成,降低矿井瓦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采煤面积的扩大和深度的增加,矿井瓦斯灾害愈来愈严重,为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了对煤层甲烷资源进行评价与勘探开发,不少教学,科研,生产单位就煤层瓦斯问题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在全面整理已有煤层甲烷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江西煤层甲烷的储层特征,计算和预测了煤层甲烷的资源量,提出了近期可供工程的选区。  相似文献   

5.
两淮煤田煤层含气性特征及甲烷富集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淮煤田是华东重要的煤炭基地,以其煤层层数多,煤类齐全,煤层气资源丰富而作为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的重要选区之一.本文以淮南潘集、张集和淮北宿南向斜等三个靶区为重点,在对两淮煤田煤层含气性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煤层甲烷资源量,探讨了煤层气的富集机制,为两淮煤层气勘探开发选区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桂宝林  王朝栋 《云南地质》2000,19(4):321-351
煤层气在成煤过程中生成,并主要以煤层为储层的非常规天然气,通常甲烷组分占绝大部分,故亦称为煤层甲烷。甲烷以分子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基质的巨大内表面上。滇东-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煤层气资源,为该区的经济腾飞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须要研究形成煤层气的聚煤盆地的地质构造。地壳地质和深部构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该区重力、磁力异常、TM遥感影像、古今地应力场研究,滇东-黔西地区,莫  相似文献   

7.
煤层甲烷气藏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甲烷气藏数值模拟是煤层甲烷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煤层甲烷的赋存、运移机理和数值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煤层甲烷)是一种以煤为生气源岩,又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的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主要是甲烷,和常规天然气类似。中国作为煤炭资源大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根据“七五”、“八五”煤层气资源评价成果,埋深小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相当于450亿吨标准煤,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相当。目前煤层气的勘探方法主要采用地面钻井,其程序和常规天然气勘探方法类似,主要区别在  相似文献   

9.
煤层甲烷地面开发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煤层甲烷生成、储集及运移的原理。并对国内、外煤层甲烷开发、研究现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影响开平煤田煤层甲烷生成、储集、运移、开发的各种地质因素,并探讨了通过地面钻井开发煤层甲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准南煤田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整理勘探程度较高,资料较丰富的三个主要矿区煤层甲烷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煤层气资源状况,对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地区及远景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煤层甲烷运移聚集水动力场研究骆祖江杨锡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西安710054)第一作者简介骆祖江男32岁博士生工程师水工及油气地质专业已发表“煤层甲烷气藏数值模拟”等论文收稿日期19961127煤层甲烷作为一种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已在我国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12.
煤层甲烷气藏的数值模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甲烷气藏的数值模拟,可以正确决策煤层气井的井网布置方案,评价和预测煤层气井的产量变化趋势,生产高期的出现时间和生产年限,进而正确地评价和预测整个矿区的煤层甲烷资源的开发潜力。目前美国已拥有比较成熟搂具有工业标准的煤层甲烷储层模拟软件,我国在煤层气开发中也已开始应用该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量、含气质量、含气饱和度等含气性要素的分析,研究了该区煤层气的含气性特征。结果表明,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量高,甲烷浓度高,含气饱和度高,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煤层含气性是决定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参数,煤层气甲烷碳同位素能有效反映煤层气的赋存条件。根据煤层气井实测含气量数据,剖析了山西沁水盆地煤层含气量分布特征,建立了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地质构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模型,探讨了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对含气性分布的指示作用。研究表明:西山区块2号煤层平均含气量6.87 m3/t,8号煤层平均含气量8.4 m3/t,9号煤层平均含气量7.6 m3/t,煤层含气量主要受煤层埋深和构造形态的影响。研究区8号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为–65.33‰~–40.94‰,平均–45.88‰,煤层含气量与甲烷碳同位素之间成正相关关系,随着含气量的增加,甲烷碳同位素也逐渐变重。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主要受控于煤层气解吸–扩散–运移效应和地下水动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5.
论韩城矿区煤层气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韩城矿区总体构造控气框架及构造类型,分析了矿区的挤压与伸展构造边界,研究并揭示了不同构造类型对煤体结构类型、煤层渗透性能及煤层甲烷含量大小的控制特点与机理,为矿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及评价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层气化学组分、甲烷碳氢同位素特征对煤层气成因、分布规律和煤层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查明河东煤田北部兴县地区山西组、太原组煤层甲烷及二氧化碳成因,采集研究区煤层气井解吸气样,通过组分分析、CH4碳氢同位素和CO2碳同位素测试,根据煤层气成因图版,分析了煤层气稳定同位素的地质影响因素,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成因。结果表明,区内主力煤层的甲烷碳同位素存在明显差异:8煤甲烷δ13C1值介于-55.1‰~-44.2‰,平均为-49.2‰;13煤δ13C1值介于-65.7‰~-55.7‰,平均为-59.8‰。同一煤层内甲烷碳同位素呈现出随煤层埋深增加而变重、随水动力条件增强变轻的特点;甲烷碳同位素偏轻,重烃组分偏少,表明受到一定因素或次生作用的影响。8煤以热成因气为主,13煤以次生生物成因气为主。研究区8煤δ13C (CO2)介于-17.3‰~-4.8‰,13煤δ13C (CO2)介于-26.3‰~-6.9‰,二氧化碳为煤热演化初期或最近一次煤层抬升再沉降后煤中有机质热裂解产生。研究成果为明确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基碳排放构成了中国碳排放总量中最重要的部分,做好煤基碳减排和煤炭高效洁净低碳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国家目标的重要途径,碳中和背景下的煤地质学发展值得关注。系统评述与碳中和相关的煤地质学研究领域,分析煤地质学在碳中和研究与工程实践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探讨碳中和背景下煤地质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取得以下认识:推进清洁煤地质研究、服务煤的高效洁净化燃烧,勘探开发煤系天然气低碳燃料、优化一次能源结构和化石能源结构,开展煤化工资源勘查与开发地质保障研究、推动煤炭的低碳能源转化和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深化瓦斯地质研究、提高煤矿瓦斯(井下)抽采率、控制煤矿瓦斯的大气排放和泄漏,研究煤层甲烷天然逸散和煤层自燃排放、控制煤层露头的天然排放,发展煤层CO2地质封存与煤层气强化开发(CO2-ECBM)技术、推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发展及其在火力电厂烟气碳减排中的商业化应用,研究煤炭勘查企业的碳足迹、实现企业净零排放,是与煤地质学紧密相关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其中煤层甲烷与煤系气高效勘探开发、深部煤层CO2-ECBM、煤层露头气体逸散与自燃发火控制、洁净煤地质与煤炭精细勘查是碳中和背景下煤地质学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红阳煤田煤层气开发前景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红阳煤田煤层甲烷赋存规律及其相关地质因素,并探讨开发煤层甲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老厂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是近年来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针对煤层厚度、储层物性、含气量等储层基本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对区域煤层气资源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老厂矿区煤层厚度较大、层数较多,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生储盖配置较好;目标煤层孔隙度相对较高,裂隙较为发育,可为煤层气的富集和产出提供良好的条件;主要煤层压力整体上属于常压储层,煤层解吸速率较高;同时煤储层大多处于欠饱和状态,开发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的排水降压;老厂矿区雨汪区块埋藏深度小于1 000 m的煤层气资源量为270.93亿m3,资源丰度为3.20亿m3/km2。总体而言,研究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勘探开发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0.
煤层瓦斯压力测试方法和资源评价研究取得成果煤层瓦斯是一种能源,又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害因素。以往勘探部门对瓦斯研究较少。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分别向河南和江西煤田地质局下达了“勘探阶段钻孔煤层瓦斯压力测试方法研究”和“煤炭资源地质勘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