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本文制作了放喷无产量的SLUG试井积积比图版,该图版的纵坐标是SLUG试井解的积分与SLUG试井解和tD/CD的乘积的比。该图版与定产量试井的压导比图版相似。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SLUG试井分析方法。该图版既扩大了早期续流段的区别,又扩大了晚期段的区别,并保持水平平行移动匹配,提高了匹配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SLUG试井污染检测乘积图版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冯文光 《矿物岩石》1998,18(4):79-85
本研究获得了SLUG试井解与定产量试井解的数学关系式并制作出SLUG试井乘积图版。SLUG试井乘积图版分辨率高、灵敏度好、唯一性强,SLUG试井乘积曲线容易制作。SLUG试井乘积图版可用于一开、一开一关、二开二关、三开三关SLUG试井。  相似文献   

3.
SLUG试井积分图版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制作了放喷无产量的SLUG试井积分图版,并提出了匹配分析方法。SLUG试井积分图版与定产量试井双对数图版相似,但物理问题不同,纵坐标不同,分析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4.
陈青  闫长辉  冯文光 《矿物岩石》2003,23(3):101-103
注采试井分析以多井渗流力学理论为基础,求解注采井地下渗流的精确解,研究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关系,用注采比、注采井距、注采污染系数比、注采窜流系数比等参数刻画注、采井间关系。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地下渗流力学理论,从单井的参数分析发展到井问关系分析,因此也从研究内容上补充了现代试井分析。在建立无穷大地层油水两相双重介质续流污染的注采无量纲模型基础上,对注采无量纲模型求精确解,将其数值反演求实空间解,制作出注采试井双对数理论图版。  相似文献   

5.
为弥补传统注入压降试井测试结果以点代面的问题,提出基于煤层气干扰试井的储层参数测试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测试方法和数据分析依据。以沁水盆地南部1口激动井和4口检测井组成的井组为例,结合该井组前期注入压降法、历史拟合法测试结果,并与干扰试井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层气干扰试井法各井测点渗透率接近利用排采数据的历史拟合值,且高于注入压降测值,但3种方法获得数据处于同一数量级之内;煤层气干扰试井技术方法可以反映试验5口井的区域渗透率分布特征,其区域东南方向渗透率较大,即为主裂隙发育方向。结合3种方法测得的参数值对比可知,煤层气干扰试井法既可获得离散点的参数值,又可以获得区域井组的连通性和优势渗流方向,结果有助于认识区域储层参数,为进一步的井网和排采井的布置提供比较直接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
常规产能试井方法有3种:常规回压试井、修正等时试井、一点法."一点法"试井工艺简单,资源浪费少,成本低,被广泛采用.但"一点法"试井有其适用性.文章从试井理论出发,对"一点法"试井在QD气田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得出"一点法"试井测试回压应小于80%,同时,测试时间应达到拟径向流开始时间3倍以上这2个条件,"一点法"计算无阻流量方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煤层气测试技术发展,针对煤层气试井分析的需求,开发设计了开放式煤层气试井分析软件。提出了软件开发设计的思路、技术要求及结构框架。实现了试井设计、数据预处理、试井分析及自动生成报告一体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井下关井是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的重要环节之一,井下关井工具的合理使用,是确保高质量试井成果的前提,针对不同的地层条件及施工情况使用不同种类的关井工具并辅以正确的操作方法,能有效降低试井的风险性,提高试井的成功率并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试井曲线。  相似文献   

9.
分形油气藏双对数图版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用分形几何这一工具对油气渗流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对传统描述油气运动的数学模型加以改进,改进后的油气渗流数学模型更能准确地刻画油气渗流规律。并将此理论应用到试井分析中,根据传统模型图版制作原理,作出分形格林咖顿图版,并用实际生产数据加以匹配应用。所求得的各种参数更接近地下真实情况,对于油气田开发工作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先琼 《新疆地质》2003,21(4):482-485
分形几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刻画非欧几里得几何系统(即分维系统)的性质提供了有效手段,使用这一工具对油气渗流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对传统描述油气运动的数学模型加以改进,并应用于试井分析中.根据传统模型图版制作原理,作出分形麦金利图版,可以看出:与传统模型拟和很差的实际数据,与分形麦金利图版的匹配效果却很好.说明油气藏更接近分维系统,所求得的各种参数更接近地下真实复杂情况,这对于油气田开发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青  阎长辉 《矿物岩石》1997,17(2):94-97
本文以A油田的开发动态数据为基础,依据冯文光教授提出的非线性水驱曲线模型,首次将混沌动力学非线性反演理论引入水驱曲线研究之中,用非线性理论求取A油田非线性水驱曲线参数,建立非线性水驱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2.
无限大三层越流油气藏井底压力的精确解及典型曲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的影响的条件下,采用最大有效井径的概念,建立无限三层越流油藏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下以Bessel函数表示的井底压力和分层流量的精确解。运用Crump数值反演方法,得到实空间的解;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该模型不但适合于表皮系数为正的情况,也适合于表皮系数为负的情形。用新模型绘制的典型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平井开发特殊类型油气藏有其独到优势,针对双重孔隙介质水平井复杂渗流,以Warren-Root双重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井三维不稳定渗流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及叠加积分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定产条件下无量纲井底压力解,再利用Duhamel褶积原理将定产条件压力解变换为井底定压条件下的产量解;通过重新定义无量纲量建立McCray型产量积分平均递减方程,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获得无量纲产量积分平均递减曲线及其导数曲线图版。计算结果表明,产量积分平均导数曲线上出现双重介质特有的“凹子”, 应用该类图版拟合生产数据可方便进行产量预测及储层动态参数求取。  相似文献   

14.
限制型S状构造及其模拟——以铜陵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东部多数北东向构造带大都呈S状弯曲,研究其特征和力学成因,对于探讨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及运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下扬子褶皱带整体呈S状弯曲,它被一系列近东西向半隐伏断裂截接。构成许多东西向长条状地块,块内的次级褶皱也都呈S状弯曲。 本文选取铜陵地区为例,按照一定边界条件进行了递进变形模拟实验和有限单元分析。获得了预期结果,并根据递进变形的应变场测定λ1和λ3的轴长比所做回归分析曲线与实验曲线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刘圆圆  王星华  章敏  孙箭林 《岩土力学》2013,34(9):2699-2706
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应用Novak薄层方法研究了饱和土中单桩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首先引入势函数对方程解耦,再通过算子分解和分离变量法,结合初始边界条件,并联立桩基振动微分方程,推导了Laplace变换域内桩身位移函数及内力表达式。采用Laplace逆变换的优化模型求得了时域内瞬态响应的封闭解。将该解退化到单相介质条件下的桩顶位移-时间曲线与已有的边界元方法的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解答的正确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桩-土模量比、长径比、渗透系数对桩身位移均影响显著,而同条件下长径比超过一特定值后则影响较小,且桩土模量比是影响桩身弯矩大小及其分布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A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bing the constant pumping is developed for a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 in a heterogeneous aquifer system. The Laplace‐domain solution for the model is derived by applying the Laplace transforms with respect to time and the finite Fourier cosine transforms with respect to vertical co‐ordinates. This solution is used to produce the curves of dimensionless drawdown versus dimensionless tim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the patch zone and well partial penetration on the drawdown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mensionless drawdown depends on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patch and formation zones. The effect of a partially penetrating well on the drawdown with a negative patch zone is larger than that with a positive patch zone. For a single‐zone aquifer case, neglecting the effect of a well radius will give significant error in estimating dimensionless drawdown, especially when dimensionless distance is small. The dimensionless drawdown curves for cases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well radius approach the Hantush equation (Advances in Hydroscience.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64) at large time and/or large distance away from a test well.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受各种干扰和人为因素影响,单的地球物理测井信号曲线存在多解性和局限性。本文综合利用多条测井信号所反映的地层信息,应用小波分析方法,采用多尺度分析理论重构小波变换系数模极值,从而将多条测井曲线信号融合成条参数曲线。通过对融合后的参数曲线解译,增强了原始测井曲线中所包含的共有信息,削弱了单条测井信号中存在的偶然误差,使测井数据的可信度大为提高。阐述了数据融合处理的原理与具体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应用实效。该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字型构造为一种复杂的扭动构造体系,自从李四光教授提出以来,已有许多弹性解及数值解。本文以流变学理论研究了山字型构造的非稳定构造应力场,比较实际地反映出山字型构造体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形成规律。 本文在解决混合边界条件的弹性解答前提下,采用对应原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出山字型构造的粘弹性解答。最后给出了山字型构造初期、中期、晚期的构造主应力迹线及等值线图(12幅),据此对三个时期的山字型构造各部位的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