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白佳 《气象》1982,8(4):25-25
有时当701雷达发射机开启高压后,接收机的灵敏度立即大幅度下跌,待工作15分钟左右后,四条测角亮线便无法对齐了。这时若把发射机高压切断,测角信号又恢复正常,并一直到球炸都无异常现象。发生这种故障的台站,就常常把701雷达当无线电经纬仪使用,影响了高空风的质量与时效。 在排除这种故障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判断是由于  相似文献   

2.
吴宏钢 《气象》1999,25(1):54-54
我们在使用E601B型水面蒸发器时发现,当测针标尺某小数的读数与测针右侧的"0线"对齐时,会出现读数与旋动螺帽上的数字不一致的情况.按理,当测针右侧的"0线"对齐标尺刻度的0.1或0.5刻度时,旋动螺帽上的数字在其"0线"上也应为"1"或"5",但往往不这样.  相似文献   

3.
现象:接收无声音,面极指示及发射正常。分析:由音频放大电路图(图1)可知,问题险在功率放大电路,查音频功放电路,位置在显亏板上,本级功放电路在嗽叭之前。功放电路主要由TDA223H功议集成芯片构成,其中VThs为电压调整电路,起一定的稳压作用,VIY)2为集成运算功率放大器,其中①脚为同相输入端,②脚为反向输入端,④脚为输出端,R26、R27、CZI组成负反馈电路,R25、C20为高频衰减电路。检查:敲ThA2003H,①②脚输入端嗽叭无声,敲④脚输出端嗽叭有声,分析可能是TDA223H故障,测⑤脚无13.SV电压,检查VT08集电极有1…  相似文献   

4.
闪电,在戊炸上划,霹雷,在头顶上炸,狂风,呼呼刮,大雨,哗哗下。祖国的气象11肖兵呵,千难万险踩脚一F,观云测风,时刻把天气描画……时刻把天气描画@曹新国$八六一三六部队~~  相似文献   

5.
1 创业艰辛 1.1 摸着石头过河 纵观广西气象科技服务的历史,可以说基本上还是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全区有偿服务各项目,除广西气象台影视服务上一定档次外,其余项目在提升卖点上、在技术创新上、在建立现代产业经营机制上、在可持续发展上、在理论研究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 全区气象科技服务,在经历各自为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过渡期后,理应尽快跨入一个大经营的有序发展格局,以便从各方面提升自我。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理论研究及指导,因此造成了我们从开始就没有能建立起一盘棋的思想,当服务向深层发展并碰到一系列问题后,又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解决好全区气象科技服务是一盘完整的棋局后,盲人骑瞎马的历史才能划上句号。  相似文献   

6.
孙玉屏 《气象》1985,11(3):31-31
微型计算机在小球测风中应用后,减少了人工点绘计算过程可能出现的错情,提高了测风计算的精度。目前提高小球测风高度的关键在于抓球,尤其是抓过顶的球。 当高空风切变、仰角方位变化很大时,观测过程中常会遇到气球过顶的情况。这时,观测员务必要沉着冷静,迅速转动经纬仪的物镜,跟踪球影。为了不丢球,要特别注视球影在物镜面上的位置变化。根据我们的体会,可按“上顺、下逆”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气象无人机探测过程中,风速矢量由无人机飞行参数解算得到,解算方法和对应参数的测量直接影响测风精度。从现有风速解算模型出发,考虑了气动角、欧拉角、航迹角,最终确定引入"航迹倾斜角"和"俯仰角",建立了一种新的风速解算模型。模型推导过程中发现,当无人机平稳飞行时,航迹倾斜角、俯仰角是影响测风精度的关键因素。与现有模型相比,新模型能有效提高测风精度,当航迹倾斜角与俯仰角不等时,必须对风速偏差进行修正。基于新模型的测风误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某一角度,当偏流角小于该角时,风速误差受航迹倾斜角、俯仰角及偏流角共同影响;当偏流角大于该角时,风速误差受航迹倾斜角、俯仰角影响较小,该角的大小与传感器的测量值和误差值有关。  相似文献   

8.
汪拥军 《气象》1984,10(3):31-31
目前气象台站都配备了电接风向风速计和遥测雨量计。但是它们出厂时各采用自己的供电设备,不便于使用。我们把电源作了一些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介绍如下。 (一)电源的选择:最好采用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为12V,输出的电流为0.75A—1.0A。 (二)电路的改进 方法1:从遥测雨量计的电路板(图1)的2脚和7脚引出两根导线,2脚为负,7脚为正,分别接到电接风向风速计的“ ”“-”接线柱上。干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及其修理某次临放探空气球前,701测风雷达测角显示器突然无显示,2号电源指示灯很暗且发生变化。经检查-1800v电压变为0v,换2号电源高压整流二极管2Z2P,两分钟后又出现相同故障,且把新换上去的管子胶木把第2脚外围烧焦,高压变压器B_2烫手。测整流输出端对地电阻,应为2MΩ,  相似文献   

10.
在测风工作中,由于计算机发生故障等原因。而须用测风绘图板求取风向、风速。当风速很小时,求出的风向误差非常大。现介绍一种风速小时,准确求风向、风速的简易查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家兴 《气象》1991,17(11):2-2
毛发湿度表(计)在台站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低湿情况下毛发感应不灵,当湿度变化较大时,指针指示变化却很小。这种情况在内蒙古西部和我国西北干旱少雨、风沙大的地区最常见,尤其是在每年春季经常发生。 一、毛发的测湿原理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毛发上  相似文献   

12.
王家新 《气象》1987,13(9):42-44
一、引言 使用一次雷达测风方式中,测风的要素(方位、仰角、斜距)是靠雷达天线跟踪反射靶目标来获取。选用厘米波段的跟踪雷达,当遇到有降水过程,特别是中等强度以上的降水时,由于雨滴的吸收、散射作用,造成电磁波衰减而影响测风。降水对电磁波衰减的大小,在雨强一定时随波长增加而减小。对于  相似文献   

13.
美国航天局有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测风仪,它能测出高达每秒100英里的风速。这种测风仪装有一个放射性物质的摆锤,;在摆锤下方的基座上又装有一个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探测器。当风吹动摆锤时,放射性探测器就记录下摆锤运动的幅度和方向,然后换成风力和风向。这种仪器对测定台风的风力很有帮助。放射性测风仪~~  相似文献   

14.
测雹极是一种能够(?)测冰雹冲击力的传感器,因而可以用它来确定一次风暴是否能产生冰雹,如果能降雹还可以确定冰雹的特征量。由于雹暴在西班牙莱昂地区是非常典型的灾害,因此必须设置大量的测雹器。此外,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对冰雹凹痕的读数将很困难,并且可能出现很大的误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出了垫式测雹器的设计构思,以及可以让我们相信能大大减  相似文献   

15.
我站今年新增了 E601蒸发的观测,经几个月的观测实践,有如下几点体会:一、如何调准“测针针尖恰好与水面相接”的问题。由于我们观测该项目是在每天20时进行,天色已暗,只有用电筒或电灯作照明。且蒸发桶中的测针座离开观测者有一定的距离,对测针针尖是否与水面“恰好相接”较难观察。实践中,我们用了找静水器中出现光环的方法,观看方便宜行。这就是:将测针插到蒸发桶测针座上后,调整好静水器的适当位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 3月 19日 0 7∶30巡视自动气象站仪器时 ,发现蜂鸣器每隔一分钟鸣叫一次 ,表明仪器或采集系统不正常。检查自动站数据存储情况 ,当日 0 50 7时气压缺测 ,其他要素显示采集正常。经检查发现 ,由于ZQZ电源保险丝烧断 ,引起电源箱中的蓄电池过放电 ,致使气压传感器缺测。更换保险丝后 ,采集器恢复正常。我们在工作中不但要注意电脑屏幕上显示的采集数据是否正常 ,还要注意其他配套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当发现气压缺测时 ,应先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再考虑气压传感器是否有故障自动站气压缺测问题解决一例@温淑敏$上蔡县气象局!河南上蔡46…  相似文献   

17.
许长生 《气象》1981,7(4):37-37
电接风的电源系采用交直流浮接法供电。浮接法的缺点有三。一是当交流整流电压高于干电池电压时就会给干电池充电;稍不注意,干电池就会由于过分充电而流出电液,以致腐蚀仪器。二是交直流同时供电时,造成干电池损耗。三是当交流停电或电压低落而干电池电压也低于8.5V时,因事先无信号指示而使自记缺测。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交直流电源自动控制器,它克服了浮接法的这些缺点。当交流停电或电压低于150V时,能自动地进行交直流转换。如干电池电压低于8.5V,则能发出信号指示。附图是其电原理图。  相似文献   

18.
某次放球前701雷达测角显示器突然无显示,2号电源指示灯很暗且发生变化.经检查-1800V电压变为0V.换2号电源高压整流二极管2Z2P,两分钟后又出现相同故障,且把新换上去的管子胶木把第二脚外围烧焦,高压变压器B_2烫手.测整流输出端对地电阻,应为2MΩ,实测正常,由此说明高  相似文献   

19.
EL601型蒸发器的观测是由测针和电铃(ELECTRONIC BELL)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如图1所示).当慢慢旋转测针使电铃刚发出声音时,可由测针上的刻度读出当时的水面高度.而蒸发量=前一日水面高度+降水量-测量时水面高度.  相似文献   

20.
E—601型蒸发器的观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79页规定:“观测时先调整测针针尖与水面恰好相接,然后从游标尺上读出水面高度”。在实际操作中,“恰好相接”的分寸较难掌握。在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当我们往下调 AM_4蒸发器测针,在灯光照射下,如果针尖尚未与水面接触,那么显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