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月15日东京时间20时06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06分)在日本北海道至本州北部发生7.8级地震(日本气象厅原先测定为7.5级,后来根据区域台网观测资料修定为7.8级)。据日本气象厅测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北海道钏路市以东约120公里的海底。钏路地区的烈度为日本7度烈度表的6度,带广为  相似文献   

2.
据塔斯社1988年6月27日至8月6日发自东京的电讯报道:日本的本州岛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强度为日本气象厅7度烈度标度的1至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的仪器烈度算法,认为计算仪器烈度要综合考虑幅值、频谱、持时等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三分向合成加速度、速度计算仪器烈度,并通过汶川8.0级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荐的仪器烈度算法,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已经平静了的伊豆半岛东部海域的震群活动从1984年9月8日晨开始重新活跃起来。从凌晨1时7分到上午10时48分(当地时间)之间曾四次在大岛,网代一带观测到烈度为1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准,下同)的微震。10时33分前后,发生了估计震级为4.5的地震,大岛、馆山烈度为3度(弱震),网代、石廊崎、新岛等地烈度为2度(轻震)。人体感觉不到的微小地震也急剧增加,同一天到10时为止的30分钟之内共发生了68次。把微小地震也计算在内的地震次数迄今已超过三千次。伊豆地区居民担心地震的不安感正在逐渐升级。地  相似文献   

5.
1984年9月14日,日本本州中部发生了M6.9的“长野县西部地震”(日本气象厅命名),有感范围甚广。此次地震是日本近年来仅次于北海道浦河地震(1982年3月21日,M7.1)的内陆大震。就长野县一带而言,则是明治时代以来发生过的最大地震(1918年11月曾发生过 M6.5的地震,长野烈度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4度)。长野县临近日本中部地区最大的活断层——阿寺断层,为了监视该断层的活动,从1978年开始把这一地区指定为日本全国8个地震特定观测地区之一,并布设了  相似文献   

6.
日本地震预报设备亟待充实加强──日本地震预报观测研究体制现状的补充介绍1991年,日本报纸等宣传媒介曾报道过东京都防灾会议汇总的有关目前日本首都圈若发生烈度6(日本气象厅标度)巨大地震时的灾害预测数据。该预测是假设在某个冬天傍晚6时左右,激烈的地震袭...  相似文献   

7.
以某次工程爆破的地震动测试结果为例,对《中国地震烈度表》、日本气象厅JMA系统、美国ShakeMap系统、福建省地方标准以及袁一凡教授提出的烈度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以地震动参数为基础的仪器烈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将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中的PGA改为水平分向合成峰值,忽略持时和主频两个参数并修改个各参数权重的意见。经分析认为,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和福建省地方标准中的仪器烈度算法在处理大中小震时结果较为合理,且袁一凡仪器烈度算法保留了继续研究地震烈度机理的学术空间和扩展应用领域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UTC时间2004年9月5日10:07和14:57左右,日本西南地区相继发生了两次震级分别为6.8和7.3的地震(日本气象厅震级)(图1)。最大烈度为5弱。据电视直播报道,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有人因从楼梯上摔下去或被掉下来的物品击中而受伤,未见死亡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日本西表岛周围地区从1991年1—5月间出现活跃的震群活动。1992年8月以来,震群活动再次活跃,从9月17日开始,共发生包括5次烈度5(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地震在内的有感地震达900次。为此,日本科学技术厅决定在1992年度科学技术振兴调整基金的资助下,联合各有关省厅的研究机构实施“有关西表岛周围地区震群活动的紧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日本清水建设公司开发出可对地震引起的液化进行三维模拟的系统。液化是发生烈度大于5(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编注)的大地震时地面出现液体性状、建筑物等倒塌的现象。该系统可用大型计算机分析晃动发生时土地的微细动态,算出液化对建筑物的影响。也能估算液化对策所需的设施费用。该公司将以预定在填筑地上建设的建筑物为主要对象应用上述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1.
在东京发生罕见的烈度为4(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译注)的地震的那天晚上,尽管防灾无线电广播已广播了一些情报,但让人吃惊的是,最近,人们就像根本没有听见广播那样,又慌乱地跑回附近建好的楼群。我总认为,一旦遇到地震等大灾害,城市将变得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2.
日本政府从1996年开始依据地震初动体制等作出的判断,使用"地震防灾信息系统(DIS)"参考着进行震害预测.据观测,2000年,特别是7月以来,在新岛和神津岛近海发生的地震中,有6次的烈度都接近6(6度弱,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译注),而10月6日发生的鸟取西部地震,烈度超过6(6度强--同前).不过,拿观测到的烈度下的损失与DIS的损失预测结果相比较,就会发现实际灾害损失要小得多.例如,鸟取西部地震时,根据观测数据作出的预测结果是,建筑物倒塌约8 000户,死亡近200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无一人死亡.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HERP)使用1498~2007年日本烈度的记录数据绘制出地震最大烈度图,并用于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图(PSHM)进行检验。假定为泊松分布(50年10%),将历史烈度图与475年重现期的可能最大烈度危险图进行了比较。我们注意三种情况:所有的地震情况、只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情况和不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所有地震的情况。俯冲带上的大逆冲型地震造成了沿太平洋海岸一侧的高烈度带,而内陆地壳型地震造成高烈度是在整个日本零散分布的。对于所有地震的情况以及俯冲带地震的情况,过去500年记录的最大烈度图和源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500年重现期的最大预测烈度图非常相似。然而对第三种情况,即只包括陆地地壳地震时,其相关性很弱。如果我们只考虑面积的大小,而不是具体位置,对于所有三种情况来说,在日本气象厅(JMA)烈度大于4时,记录烈度图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用最大地震的情况下)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统计上来说,日本目前的危险性图似乎与过去的烈度分布相一致。即使危险性图可能强烈依赖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但可以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校核后的历史资料,重新评定了1791年福建东山外海地震的影响场。再由影响场数据复核了该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中烈度和震级值。得到的复核结果对修订已有的地震目录和合理确认该地区的发震构造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的减震技术和免震技术阪神大震灾破坏了医院和市政府等紧急时刻必要的设施,这大概就是没有建造即使在烈度7(日本气象厅标度)的大地震袭击下,,也不会倒坏的建筑物的缘故。目前,除建造可承受地震晃动的坚固建筑物的抗震技术之外,吸收和弱化建筑物的地震力的“...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大林组建筑公司(总经理津室隆夫)4月22日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世界第一个可以适应微小振动乃至关东大地震级各种振动的“绝对减震系统”。即使遭受到烈度为5(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100伽)的地震的袭击,也能把晃动控制在5伽左右,使建筑内直立着的单根香烟不倒。就普通的建筑物而言,一旦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1983年3月22日宣布,该公司已研制出大型的三维振动台。这个振动台是世界上第一台可以上下、左右、前后同时振动的装置。其特点是能象实际地震一样晃动,并能人为地制造烈度为Ⅵ度(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大地震。该公司将这一振动台安装在具有核发电成套设备的工厂和高砂制作所的高砂研究所内,进行本公司产品的抗震试验。还将提供给核发电和土木建筑部门。由于该三维振动台起振后会产生不必要的旋转运动,控制起来比二维振动台等困难,为此,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出用电子计算机进行  相似文献   

18.
1988年3月18日晨5时34分,发生了震源在东京都正下方的大地震。在千叶、宇都宫、馆山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4(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中震),在东京、横滨、水户、甲府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3(弱震),以关东地方为中心,从东北至近畿地区,均有大幅度晃动。据气象厅的观测推断,震源在东京都东部北纬35°42′、东经139°42′,震源深度为90公里,震级6.1。据说这是自1926年以来第一次清楚地记录到东京都中心正下方6级以上的地震。由于该地震的影响,东海道新干线东京—  相似文献   

19.
正像以前曾报道过的那样,日本气象厅将对以前所使用的震级(以下简称M)计算公式进行修订,并预计从2003年9月起采用由新公式计算的M。下面就针对现行气象厅M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新M与现行M的比较,做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一般情况1989年6月末,在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震群发生的日本伊豆半岛以东近海,继5月下旬持续约3周的震群之后,又出现了频繁的震群活动。从6月30日到7月11日凌晨,地震总数超过21000次,其中有感地震464次,最大震级5.5(7月9日,两次),其次还有一次5.3(7月7日),一次4.9(7月5日),一次4.7(7月7日),震源深度5—10公里,最高烈度(静冈县伊东市)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5度,属近10年来最大的震群。在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