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概要介绍MapGis系统的构成、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在计算机制图方面的应用技巧和操作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初步分析和探讨了MapGis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和地图编辑功能在数字制图和地质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2007年,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在新开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06年项目)中对2个项目进行了数字化试点工作,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承担了《黑龙江省呼玛县宝龙屯、胡通镇、五道卡幅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数字填图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3.
数字国土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实施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目前查清山区丘陵区700个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覆盖面积208万平方公里,完成地质灾害调查点11万处,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4万处,编写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700份,编制相关图件1866幅,建立地质灾害调查信息系统700个,制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指南》等。率先实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的网上浏览和动态更新,为各级政府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推广应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平台能否长效运行。本文针对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简述了数字湘西州地理空间框架(简称"数字湘西州")建设情况,分析了框架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国内其他数字城市建设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以下简称“轻放”)在我公司东荣三矿东八采区首次应用,如何做好“轻放”地质工作提高资源回收率是地质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一、系统产生背景摄影测量引人我国以来,国内在数字摄影测量领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王之卓先生于1978年提出的“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概念”指导下,我国数字摄影测量正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中国的摄影测量生产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与推广。在此形式下,国家测绘局提出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目标,即实施4D产品战略,4D指DLG(数字线划图)、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EM(数字高程模型)、DRG(数字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广西地质测井中心(南方)的测井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特点,以五个实例论述其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加地质工程专业(2013年)高级班遥感一岩石力学课件的培训学习,收获很大,下面拟就遥感一岩石力学学科体系及其应用前景作粗浅的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国家1:50 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建库的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过8年的奋战,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初建成了国家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核心地形要素(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及相应的元数据(MD)等7个子数据库和整体集成管理系统,图幅数量超过2400多幅,数据总量达5.3TB。为目前覆盖全国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精度高的多数据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量巨大,工程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数据源状况、数据生产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国内外的先进与成熟技术,在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及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矿局测绘队(即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承担的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以下简称GICS)技术方案,于4月12日在郑州通过评审。中国工程院刘经南、王家耀两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此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称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服务于公路设计的3D产品制作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JX-4)制作带状公路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图(DLG)的方法及过程。认为使用该方法可以形成直观的道路建设完成后效果,使测量和设计2个不同的工序得以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地质界线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和研究,将地壳运动所经历的地质现象,表示在图上的线状符号,并附加规定的标记、颜色,可直观地反映某一区域的地质现象,如各类岩性、地层时代及分布的相互关系。无论是手工作业,还是现代化数字制图、绘制的地质界线必须清楚无误,将地质现象清晰地表现在图上,但是地质界线的绘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细节易被忽视,在此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1-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我省地质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建国50多年来,我省地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地质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地质勘查市场日趋活跃,找矿成果日益显著,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微波相干成像方法,应用不同波段的雷达信号可以对地球表面不同的散射特性成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是将两个不同轨道位置或不同时间获得的复数SAR数据进行相位差分处理,从这些差分干涉数据中可以提取特别有用的信息,用于绘制地形图,测量诸如地震、火山、冰川运动等造成的地形变,研究植被覆盖特性、洋流等。介绍了InSAR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并对影响干涉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1):79-79
2009年10月27日-11月1日,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瑞德·克若纳(左图左4)、加拿大地质学家阿依尔(左图左3)和格瑞克·斯托特(左图左5)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学家刘敦-(左图左1)、万渝生(左图右1)在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原总工程师王世进陪同下考察鲁西地区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和侵入岩。  相似文献   

16.
结合项目实际工作,介绍基于日照市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RZCORS)的网络RTK在莒县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方式和工作效率,并与传统GPS实时差分系统RTK技术进行比较,进而说明RZCORS系统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黑龙江省地质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应用,加强生产单位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尽快实现找矿突破,黑龙江省地质找矿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近日在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亚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近日,记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一批11个省(区)的地质志总近结工作全面完成,在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生物地层系统研究、建立古生物化石群、构造发展阶段深化和构造分区细化,深部地质和第四纪地质深入研究等方面获得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原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探矿队)成立于1965年,隶属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该局历经40余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地质找矿与地质服务为主导,以地质勘查、岩心钻探和地质环境为支撑,基础施工、多种经营为补充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多种类型的激光扫描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激光扫描系统在不同尺度下获取的数据,展示城市各个方面的部件特征,探索出基于四层结构(地形数据层、街区数据层、室内数据层和实体数据层)的数字城市三维建模解决方案,为多种激光扫描系统在数字城市综合应用提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