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对江西某地区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进行监测,对该地区的河水和井水进行采样,将样品分别进行浓缩、转移、洗涤、灼烧,经马弗炉高温灰化,采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水中总α、β放射性浓度。测量结果显示,井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45 9 Bq/L与0.110 2 Bq/L;河水水样总α、总β的平均比活度分别为0.079 9 Bq/L与0.146 8 Bq/L,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少数井水样品与河水样品的总α比活度超过了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孙瑞林  沈卓华 《岩矿测试》1991,10(2):156-157155
天然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物质浓度很低,常需浓缩后制成样品测量源再进行放射性强度测量,而在制样中对源的厚度控制严格。因此,应先测定水样中可溶盐总量,再确定需要浓缩的水样体积。利用常规重量法测定可溶盐总量,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费时。利用电导法测定,简便快速,应用也很广泛。但在许多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许一明 《水文》2018,38(3):73-7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活饮用水中的放射性指标越来越关注。生活饮用水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在国家标准中被列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分析了水中放射性的来源与危害,结合一些地下水站点的放射性α、β测定过程与数据,分析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与减小误差的措施,为其他地区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芹芹  张燕  李凡 《地下水》2022,(1):57-59,128
2019年以来,根据《水质总 α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8-2017)和《水质总 β放射性的测定厚源法》(HJ 899-2017)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地下水的总 α放射性和总 β放射性浓度开展了常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总α放射性浓度2019年为0.016~0.234 Bq/L,2020年为0.016~0.167 B...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照河  伊利军 《地下水》2003,25(3):174-175
本文主要介绍了饮用水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特点:放射性活度低,影响因素多,准确测定困难。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殿科 《铀矿地质》2003,19(4):246-251,231
在输水工程隧洞穿过地区开展放射性调查,测量地表岩石γ照射量率和氡气析出率,分析钻孔岩心、地表岩石及水体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U、Th、Ra、K及总α、总β。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预测放射性对施工人员和被输送水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切尔及利亚西海岸的小湾湾加扎韦特采集了不同粒度的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测量α、β和γ放射性。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测放射性污染。使用把γ能谱,放射性化学分离和α能谱、β计数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样品中大部分有意义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活度。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9,(6)
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对淄博部分地区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进行了检测,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第四版)进行由饮水所致居民内照射剂量估算可知:15个地下水样品总α活度浓度范围为0.017~0.215 Bq/L,均值为0.079 Bq/L;总β活度浓度范围为0.043~0.424 Bq/L,均值为0.110 Bq/L,总放射性活度浓度均不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总放射性指导值。GW2、GW14和GW15年有效剂量估算值超过个人剂量标准0.1 mSv/a,应进一步确定放射性核素种类及浓度,对地下水开展持续有效的水质监测,掌握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将居民饮水纳入城镇供水管网以保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该引水工程涉及区钻孔岩心伽玛照射量率测量和区域伽玛照射量率调查以及岩石、土壤、底泥以及地表水、地下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226Ra、Th、40K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涉及区属于天然放射性低背景区,地表及地下水水质较好,能满足引水工程的要求,该引水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铀矿地质研究、勘探和采掘工作中,分析地质样品中的铀、镭、钍的含量是十分重要的。γ射线能谱法无需对样品进行放化分离和制成薄源,因此是测定地质样品中铀、镭、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β-γ、β-γ-γ、β-γ-γ-γ法。由于自然界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列中的各核素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在地质样品中这些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中,各谱  相似文献   

11.
以淮南1某矿不同含水层水及采空区水数据为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突水水源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在原有Na++K+,Ca2+,Mg2+,Cl-,SO42-,HCO3-六个评判因子基础上,增加总硬度、碱度、PH值和矿化度等作为新的评判因子,其准确率由80%提高至100%。由此表明:判别准确性与样本个数没有直接关系,仅与选取样本代表性有关,选择合适评判因子是提高模糊评判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地质找矿和地质大普查工作对矿样测定速度和正确度的要求,对钼矿样品中的钼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探讨在敞开体系中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的四酸溶矿体系消解钼矿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The nuclear analytical method of element mapping in large-sized (several dozen cm2) polished sections of geological samples was worked out. The method includes activation of the sample by bremstrahlung of an electron accelerator using a developed device for uniform sample irradiation. The next step is to obtain a series of digital autoradiograms, which is processed by the program for estimation of the decay dynamics of induced radioactivity for each pixel of the image. The data obtained are converted into a series of metaimages characteri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duced radionuclides (measured elements) over the surface of polished thin sections. The results of mapping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data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developed method is suggested for screening detection of element distribution including distinguishing of the sample zones containing PGE inclusions.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一种聚氨酯泡塑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痕量铊的方法。样品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氟酸分解后,再加入10%硝酸。在Fe件和过氧化氢介质中,痕量铊被聚氨酯泡塑富集。用蒸馏水在沸水浴中解脱,以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消除基体影响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铊。方法检出限为0.2ng/g。用本方法测定土壤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痕量铊,结果与推荐值相符,12次检测结果的精密度(RSD)为:5.05%~8.74%。  相似文献   

15.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了对蓝色翡翠呈色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可见光区480nm以后逐渐增强的吸收带是其产生蓝色的原因;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表明蓝色的成因与钒离子有关。根据3d过渡金属离子的晶体场理论和翡翠晶体场理论的研究,可以推测:由于翡翠结构中M1位的Al3+被过渡金属离子钒(V4+)替代,目l起八面体结构畸变而导致蓝色的产生,因此,蓝色是过渡金属离子钒(v4+)产生的原生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淮南潘北矿区突不同含水层组分作为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矿井突水水源进行判别分析,重点研究样本评判因子的选择对判别准确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判别因子的选取对判别结果影响较为显著,即在原有Na++K+、Ca2+、Mg2+、Cl-、SO42-、HCO3-等六个评判因子基础上,增加总硬度、碱度、矿化度和PH值作为新的评判因子,其水源判别准确率由62.5%增至100%。因此,选择适合评判因子对提高灰色关联判别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赫  王龙山  张艳  李雪莹 《陕西地质》2009,27(2):97-102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土壤样品中微量碘的可行性,对测定碘的条件作了部分改进及进一步优化。样品经艾斯卡试剂分解,热水提取,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分离溶液中大量的钠、铁、锌等阳离子,干过滤部分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体子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溶液中的碘。本方法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定结果和标准值吻合。并用该法顺利完成了陕西省宝鸡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中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试样经650℃灼烧,王水(1+1)冷浸泡分解试样,利用泡沫塑料富集金,采用硫脲溶液解脱金,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矿样中的金,本法适用岩石矿物中0.05×10-9以上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对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光冻"样品的矿物组成为叶蜡石,多型特征为2M型,含极少量的1TC型;其结构有序度高,化学成分表现为贫Al、富Si型,边缘部位具有石英化迹象。"灯光冻"样品中的Fe3+呈八面体占位,与Ti4+,Si-O--Al空穴心共同致色。"灯光冻"样品中的叶蜡石晶体呈不规则叶片状,大小较均一,呈弯曲片状集合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关维娟  许光泉  陈明强  许峰 《地下水》2014,(1):40-42,47
对Bayes逐步判别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选用六大常规离子( Ca2+、Mg2+、K++Na+、SO42-、Cl-、HCO3-)作为判别因子,建立Bayes逐步判别分析模型,以内蒙唐家汇矿区突水水源判别为例,在建立的判别模型回判检验准确率仅60%,分析原因可能与选定的特征判别因子对该矿区水样分类影响能力较弱有关。增加总硬度、碱度、PH值和矿化度作为判别因子,重新建立Bayes判别分析模型,使回判准确率提高至90%,证明适当增加特征判别因子对改善Bayes逐步判别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利。经对唐家会矿区的3个未知样本进行了判别分析,并与距离判别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判别结果对比,结果表明Bayes逐步判别模型准确性较好,判别准确率与距离判别结果完全相同,而优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合理选取特征判别因子的情况下,Bayes逐步判别法是目前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