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国土》2008,(8):30-33
一场刚刚落幕的北京奥运大聚会,给了世界一个打破迷局的机会。14位外国媒体的老总从不同视角对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发展进行评说。在这些老媒体人的字句中,我们很容易能察觉到一种久违的新感觉。无论是赞许,还是建议,或是道出不足,他们都是在正视中国,不是轻视、不是傲视、不是无视、不是漠视、不是斜视、也不是鄙视。如果把这些评价视为世界观察中国的集体发言的话,那么,背后则更折射出一个宏大的历史现象:北京奥运明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世界整体性、全面性地"正视中国",而这堪称是人类步入世界近代史500年以来少有的积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人也在慢慢地走出过去的历史悲情,学会从西方对中国的观察中去理解自身,理解这个世界。很明显,在后奥运时代,一种新的中国观正逐渐地在这个世界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2.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尊重规律,要创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世界城市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必须肯定,中国已成为世  相似文献   

3.
龚缨晏 《地图》2014,(5):26-39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濒浩渺无垠的太平洋,西有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这些天然屏障.但是,中华文明绝对不是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相反,中华文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中断过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而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交通动脉,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濒浩渺无垠的太平洋,西有崇山峻岭、戈壁沙漠这些天然屏障.但是,中华文明绝对不是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的.相反,中华文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没有中断过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而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交通动脉,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矿产品消费量大幅增加,因此世界上尤其是西方国家出现资源的“中国威胁论”。本文以事实为出发点,通过数据来介绍中国对世界矿产品的需求和供应,提出中国虽然部分矿产品进口量大但占世界贸易量比重小、同时又向国际供应大量矿产品的观点,摆正对中国矿产品贸易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安云  左弦 《地图》2007,(1):50-51
1.中国古代戏剧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而600多岁高寿的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可谓古中之古,被称为“百戏之祖”。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满怀敬意地拜见“老祖宗”,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昆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而且  相似文献   

7.
梁顺林 《遥感学报》2021,25(9):1889-1895
中国定量遥感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过去10多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2012年左右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在英文遥感刊物上发表文章最多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文章数已经是美国的两倍左右。尽管在遥感数据的定量反演方法等研究方面,中国已经处于世界的前沿,是定量遥感的大国,但总体上尚不是定量遥感强国,在绝大多数的分支领域上还没有处于世界引领的地位。本文在回顾世界和中国定量遥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前向辐射传输建模,变量反演,高级产品生产,地面观测,遥感云平台建设,遥感教育和遥感应用等8个方面,简要地讨论了中国定量遥感发展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一些期望与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9.
廖克 《测绘学报》2017,46(10):1517-1525
本文分3部分:第1部分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地图学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阐明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地图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直至15世纪的中国明代,中国地图和地图学始终领先于西方国家,只是清代以后,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第2部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地图事业和地图学飞速发展,在全国地形图的测绘与编制、专题地图与地图集编制、遥感制图、计算机制图、多媒体电子地图、移动通信地图、互联网地图、地图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第3部分提出新世纪中国地图与地图学方向与任务的调整,分析了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地图学的机遇、挑战与展望。大数据通过三维动态地图可视化,能够显示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分异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而作出分析评价、预测预报、区划布局、规划设计、管理调控。因此地图学在大数据时代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今后互联网将成为地图编制与应用的主要平台,地图会更加大众化、个性化、智能化与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
龚缨晏 《地图》2010,(2):134-137
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它包括《旧约》和《新约》。《圣经》毕竟是一部关于宗教及伦理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系统研究世界地理问题的地理学专著,它在地理学方面的描述是非常含混不清的,据说伏尔泰曾说过:“上帝显然不是地理学的行家。”《圣经》对于宇宙与世界的看法,是通过一些简单、模糊、分散的文句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天然气水合物研发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世界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正急剧增长。目前的能源供给主要来自资源丰富的常规油气。但是,这些资源不是可再生和用之不竭的,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面临严重的短缺。毫无疑问,非常规油气的勘查开发已成为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天然气水合物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日本作为最早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研发的国家之一,在水合物的资源勘查和评价、生产方法建立、技术研发和改进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在全面归纳和总结日本甲烷水合物研发计划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甲烷水合物研发进展,为未来的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如制定研发计划路线图、开展陆上或海上生产试验以及调动企业积极性等。  相似文献   

12.
在这篇短文中,主要简述了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认为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统一强大、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阐明海洋测量和制图一直是伴随世界强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主线,建设现代化的海洋测量制图体系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去年7月17日至26日国际摄影测量学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八届会议。这次会议参加者共四十余国五百余人,包括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及中国等。由这次会议的过程可以大致看出摄影测量在世界各国晚近的发展。但是参加这次大会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部份还不是国际摄影测量学会的  相似文献   

14.
地图学是一门经过数千年的演进发展形成的科学,地图(地图集)是地图科学研究的主阵地,是任何时代和社会都不可或缺的,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简要论述了地图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的演进发展规律,以及地图集的特点;然后,从哲学角度分析与论述了地图是怎样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实现由"地理世界"到"地图世界"的转变),人们是怎样利用地图进一步认识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实现由"地图世界"到"地理世界"的转变),提出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由"感知的地理世界"到"重构的地理世界"再到"认知的地理世界"、指导行动并反馈信息的"双向"转变的认知模式;最后,论述了地图集作为重构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的作用,举例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图集的快速发展和水平的大幅提升,并阐明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地图集成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兴旺发达,地图集作为人们进一步认知复杂非线性地理世界的"百科全书"的功能作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15.
刘丹 《今日国土》2011,(5):35-36
第一,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中国的人均排放仍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是美国的1/4,是日本的1/2。因此,中国应该按照联合国的规定,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第二,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发展先  相似文献   

16.
1593年刻印的《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地图载有亚伯尔耕、加拿大的名字,没有亚墨利加,显示明代知道新大陆的地名比利玛窦制作的《坤舆万国全图》早9年。1570年的奥特里斯的世界地图说明欧洲还没有到过美洲西部。普兰修斯1590年和1594年的地图完善了欧洲人还没有到过美洲的西部和亚洲地理,比对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的准确性,唯一可能是西方采纳了来自中国的信息。其中最大可能是荷兰航海者林斯豪滕和他相熟的中国通在印度果阿的交流,果阿是郑和当年必经之地。1590年后,西方地图有了飞跃的发展,其后西方海洋霸权中心从葡萄牙转移到荷兰和英国。奥特里斯1570年的世界地图,普兰修斯1590年与1594年的世界地图,3种地图逐步改善了西方对新大陆和中国的认识,但是没有欧洲人测量的文献根据,应该是中国的世界地理知识传入西方。《乾坤万国全图天下人物事迹》《郑和航海图》与《坤舆万国全图》代表3种不同用途的地图,均为中国创绘。《坤舆万国全图》的原图是明代内府藏的世界地图,约1430年成图,远早于利玛窦和李之藻时代。明代中国人是世界地理大发现者,是现代地图学的先驱,地图学起码是中国独立创建的,不是来自西方。  相似文献   

17.
莱斯特·布朗在2月16日发布的《中国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消费国》报告中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目前对谷物、肉类、煤炭和钢材的需求量已经超过美国。“中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超越美国将被看作一个世界经济领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正在书写新的经济史。如果上个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这个世纪看来是中国人的了。”这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EarthPolicyInstitute)所长莱斯特·布朗(LesterBrown)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时所言。中国是“经济超级大国”问:您认为中国如今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消费国。您认为…  相似文献   

18.
镁的供需形势分析和发展前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是10种常用有色金属之一,随着近几年中国式的皮江法炼镁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镁生产快速发展,而国外产量呈下降趋势。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铝合金生产、压铸生产、炼钢脱硫三大领域,其次用在稀土合金、金属还原等,目前世界镁消费呈上升趋势,中国消费增长最快;中国镁产量大部分用于出口,对世界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影响;预计今后几年全球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供应趋紧,价格将进一步上涨,随着其他国家产量下滑,中国将继续引领世界镁生产潮流。建议我国尽快制定相关政策,防止外资企业的大量渗透和对我国镁生产行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是中国数十万个行政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果不是全社会关于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理念,我想古村落将面临的冲击和毁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古村落因其特有的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阶段,解决好我国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问题,不仅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当前,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