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廷栋 《地质论评》2004,50(3):240-242
内容提要黄汲清先生历来也十分重视地质编图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不但多次强调地质编图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亲自组织、领导或指导了多项编图工作,主笔或领导制定了一些编图规范、编图技术方法等指导性文件。他1936年发表的《中国地质图着色及符号问题》,开创了统一中国地质图着色和符号使用的先河,对尔后60多年中国综合地质编图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59年他发表了《编制中国大地构造图的若干意见(节要)提出编制1:100万大地构造图的原则、技术方法和图例制作,对指导中国大地构造图的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我国地质编图工作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不愧为中国综合地质编图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自由网离散数据的地球化学编图以任意方式进行网格化成图存在明显不确定性,会导致地球化学特征的改变或歪曲。克里格法提供了一种更科学合理的空间估计插值方法。笔者运用该方法对津巴布韦超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并编制了地球化学图件,研究和讨论了自由网离散数据的地球化学编图方法,评价了采用克里格法编制地球化学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及专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涛  童英  郭磊  张建军  苏尚国  焦建刚  王连训 《地质通报》2017,36(11):1953-1962
中国侵入岩填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目前,需要探索中大比例尺(1∶5万~1∶2.5万)填图方法。依据以往的填图实践经验,特别是同源花岗岩、异源花岗岩、中基性岩、超基性岩试点填图,提出侵入岩填图方法体系。无论何种成因,侵入岩填图应该建立不同级别的等级体制填图单位,即侵入体-单元-序列(或岩套)-超序列(或超岩套)-超序列组合(或超岩套组合),分别对应岩体-岩基-岩带-巨型岩带。同源花岗岩岩浆,可以按照以往的谱系单位填图,其侵入体-单元-序列-超序列应该是同一个岩浆旋回演化的产物。岩浆混合花岗岩,可以按照混合程度划分单元,归并序列。中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也可以参考上述谱系单位和混合单位填图。侵入岩不同级别等级体制单位的建立有利于深入认识岩浆系统及其制约因素。此外,花岗岩等侵入岩蕴含了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有必要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专题地质填图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积性地质调查及填图是今后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如何做好这个工作,并实现地质调查和科研一体化,特别是在已有填图基础上,如何部署和开展新的填图工作,是一个亟待回答的新问题。专题地质填图是针对存在的重要地质或资源、环境问题,或是针对特定目标地质体等,以解决特定问题或满足社会特定需求为主要目的、填图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地质填图,填图的范围和比例尺依据解决问题和目标地质体而定。专题地质填图是以问题和需求为驱动,是对已有的综合地质填图的补充和提高,是高效实现地调科研一体化的一种方式。论述了专题填图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开展专题填图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岩溶洞穴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昌 《贵州地质》1990,7(2):177-184
对于溶洞三维空间形态,需要选取二至三种图相组合,构成一定的图型,才能较全面地予以反映。为了选择好恰当的图种,相互搭配组合,就需对各种溶洞图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文中列举出平剖面图、多层剖面图、立面图等多种图的具体运用。编图方法不外乎是依照水平投影或竖直面投影的方法编绘。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一般可以保持相同。为了较完善地表示地下溶洞的整体外貌及其与地表地貌的密切关系,提出此二者相组合的溶洞概貌图。在较广地面表示洞穴分布,提出以地貌类型或分层设色地势作为底层平面的图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R型和Z-R型阴影图方法以及最近开发的平行透视阴影图算法。同等值线图及彩色等量面图相比,阴影图最重要的优点是,通过用数学光源照射由量值构成的数字曲面来揭示数据中的离散或线性特征。由于数据特征受地质单元或地质体的控制,因而任何特征,特别是线性特征的发现在地质上可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利用百度地图快速绘制研究区交通位置图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卫图下载工具中KML文件导出、导入和图层属性功能,制作出相应的KML文件,把研究区位置和经纬度坐标网格叠加显示在卫星地图或影像上,并截图保存屏幕显示内容。再利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整理修饰,从而完成交通位置图的制作,弥补了以往采用纸质地图册制作交通位置图操作繁琐、信息滞后甚至不精准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许德树 《地学前缘》2003,10(1):14-14
(1)问题的提出 :二维平面数据可以通过等值线图或彩色色阶图进行展示。利用等值线图或彩色色阶图可以显示地形等高线、重磁异常、油气构造、气象变化等不同领域、不同意义的数据特征。等值线图或彩色色阶图不但能指出数据的高低变化 ,而且能够表现数据的梯度、走向等信息。等值线图或彩色色阶图的使用遍及许多工程领域 ,成为揭示、刻画面积数据平面分布特征的主要手段。然而对于不同的数据集 ,等值线间隔、或彩色色阶间隔的选取往往直接决定了所绘制等值线图、彩色色阶图的信息量。通常绘制等值线图或彩色色阶图时 ,采用的等值线间隔或彩色…  相似文献   

9.
本简要地介绍了化学元素在地质体中非均一性的认识史,并以元素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为基础,根据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出成矿(或成矿指示)元素组合的矿化概率估值。根据每人单元(网格)的矿化概率估值,绘制了一种新的综合地球化学预测图。本研究了浙江某地区土壤中各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元素组合情况,绘制了该区成矿元素组合的综合地球化学预测图。该图反映了一组成矿(或成矿指标)元素所反映出来的综合信息,确定了几处成矿概率较大的地区,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英、美等国加强对花岗岩地区的区域地质研究工作,采用了近似于对沉积岩区的填图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秘鲁海岸花岗岩岩基填图中创立的单元-超单元-岩基段填图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花岗岩岩基是复式岩体;花岗岩岩基是多幕深成活动造成的;侵入体的成分和结构的分带,常是多次岩浆活动的产物。在填图中要解决的关键是:查明花岗岩岩基和岩体的内部结构;查明花岗岩的侵位序次;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构造单元或填图单位;寻找岩基的典型地段和典型剖面。我国已在江西等省开始进行这种花岗岩地区新填图方法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研究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时,需要有表示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及其分布规律的水文化学图系。完善的水文化学图系对合理地组织矿床的勘探或开采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编制矿床水文化学图系的原则和方法很多,而广泛采用的制图原则和方法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1)编制在地形图上的地下水总矿化度或某些离子含量的等值线图;(2)在矿区平面图上按不同类型编制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分区图。在进行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时候,这些图件都是很有帮助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雷洁  王金荣  赵磊 《甘肃地质》2013,22(1):90-93
基于3S技术的数字填图RGMAP区域地质调查技术实现了区域填图中数据采集的全过程信息化,其中背景图层数据参数的正确调整是数字化区调项目野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本文根据笔者在数字填图技术应用中得切身体会,对背景图层参数不规范,比例尺不统一及路线或剖面导入后无法正常显示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开展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工作,需要以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为基础。目前,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尚未形成统一的编图技术标准,无法满足工程地质编图的需要。通过总结国内外工程地质编图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原城市群北部城镇规划区1:5万工程地质调查与编图”工作,以焦作市幅为例,编制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探讨了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编制方法,并对编图目的、主题表达、工程地质分区、工程地质层划分和图面配置提出新见解。1:5万综合工程地质图表达的主题为工程地质综合特征,工程地质分区是该主题的具体反映; 依据宏观工程地质条件,分别以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工程地质层)、岩土体结构或变形强度、地壳稳定性或活动断裂(地震)、不良地质现象或地质灾害等特征差异性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以工程地质层作为基本的制图单元,依据《GB/T 50218—201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进行工程地质层划分,图面尽可能反映工程地质特征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每个工程地质钻孔柱状图、水文地质要素、内外动力地质现象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综合工程地质图由主体平面图、镶图、剖面图、钻孔综合柱状图、工程地质特征说明表及图例组成,图、表或图例配置要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现代地层学多重地层划分和现代构造变形等理论为指导,采用1/5万区调填图新方法体系,重点论述了秦岭造山带区调填图中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标准、意义及与其它地层单位的关系、表示方法;认为其同样具有可填图性,是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无法兼并或替代的。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内江松柏寨的七山、七堰、八景等自然景观;对以般若寺为代表的寺庙、寨门以及历代名人所留下的行踪和墨迹作了生动描写;提出以生态旅游为理念进行统一规划,并采取保护性开发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席春平 《地下水》2007,29(3):133-134
通过介绍野外数字化测图的方法和步骤,对两种测图方法在地物点、地形点施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比较,坐标法测图误差主要来源:测站点误差、视距(或测距)误差、展点误差及高程正中误差;数字化测图误差来源:点位中误差、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通过对比得出野外数字化测图具有成图精度高,野外工作量少,工作效率高,可任意制作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容易保存等优点;野外数字化测图是工程地形测量发展方向,必将取代传统的测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图切剖面图是地质工作中最常用图件之一,近些年国内专家、学者们都着力于自动化图切剖面的开发与研究,却忽略了在未赋高程属性的纸质图、光栅图或矢量化底图上实现图切剖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制图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或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非专业制图的地质技术人员,还离不开传统习惯来完成图切地质剖面工作,笔者基于传统手工作图思路,探讨在Au-toCAD上二次开发实现图切地质剖面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勘探网或勘探線描繪的正确与否,对勘探工程的佈置和檢查,特別是对剖面图的切制影响很大。过去一般描繪勘探線是用三角板或三角板配合直線尺推平行線,有的是按座标展点。前一种方法因为图紙底板和图紙的收縮,图上兩点间按座标求得的距离往往不等于直线尺量得的,如按此继续推下去,因在推动三  相似文献   

19.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编图是科学表达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分布和特征的图示方法,大区域的编图一般可能涉及到对不同的工作区、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时间的测试数据,以及不同景观条件和网度的表层、深层土壤元素数据或不同分度带的网格数据分别进行拼接合并,因此区域编图对原始数据的整理和网格化处理不可避免.而不同的数据整理方法及其计算参数所形成的结果是非常不同的,数据本身的特点也对编图具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区域内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数据整理和处理的方法及技术参数的选择是关键技术问题.作者就化探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几种插值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价,并分别从网格间距及搜索半径大小等方面做比较,提出了自己在编图中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选用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地球化学图册或图集是地质科学的基本图件。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地质图。为满足我国出版地球化学图集的要求,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各省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图自动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国内化探需要的计算机编图系统,使我国的地球化学图件赶上或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一、系统内容 (一)数据的拼接、归位和坐标体系转换目前编制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图件是采用1∶20万化探数据。作分省或分片区域性地化图时,是把1∶20万单图幅数据拼接成多图幅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