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化前兆台网管理经验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使河北省地震局张家口中心台所辖的5个台站,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遥测组网。该台网拥有一个台网中心、7个子台、28个主测项、11个辅助测项,日产出形变、电磁、流体科学的观测数据8万3千组。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种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也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台网设备的正常工作做保证。现将我们在管理数字化前兆台网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数字化前兆台站的第8…  相似文献   

2.
基于山西省地震局区域中心市县地震前兆数据库,依据中国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规范录入基础数据,使用SQL语言,通过新增字段、创建数据库表和评估清单视图等操作,据山西省“市县地震前兆监测台站名录”三级考核台站的测项信息进行分类,实现山西地震前兆监测台站的三级分类管理及查询,为日常管理及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基于前兆台网中心的MS SQL Server地震前兆数据库,利用交互式动态Web开发技术建立起辽宁省地震前兆数据的网上服务系统,为台站和用户之间建立起便捷的数据服务通道。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克昌  李志雄  王松  岳鑫雨  李杰飞 《地震》2006,26(1):115-122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 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 GPS、 气氡、 气汞、 电磁波、 地电场等测项), 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 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 入库、 管理、 处理、 监控等业务; 对这些观测项目可以在控制台上直接取数并将数据入库; 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 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 数据监控的软件管理系统, 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 方便台站工作人员操控。 监控系统的地震前兆数据监管软件系统DataMonitor可准实时监视数据, 检查数据的异常和到达情况, 并向台站数据管理人员告警; 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 包括数据到达情况统计、 缺数统计、 数据连续率统计等, 并可按用户定制的测项分类进行统计。 该系统还提供多种前兆数据处理方法, 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各种常规分析处理。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已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应用, 满足了数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 可及时方便地掌握数据的情况并对观测系统进行维护。  相似文献   

5.
“九五”重点项目江苏省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中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系统集成,全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库及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合作建立了江苏省前兆数据库和分析预报方法集成系统JSOMEN,编写了适用于江苏前兆观测资料的控制主表,用C,VB等语言编写程序整理入库了1990年以来全省43个测点75个测项的一百多万组前兆观测数据,同时建立了台站和市局的前兆数据库,以达到全省前兆观测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在中国地震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地震局对全省12个台(井)的27个主测项和9个气象三要素辅助测项进行了现代化和数字化建设改造(冯志生等,2001),同时新建了一个前兆台网中心。改造后主辅测项的每日观测数据被自动收集到前兆台网中心并入库,前兆台网中心人员每日只需对观测数据进行干扰剔除后即可供分析人员直接使用,台站观测实现了无人值守或准无人值守。这一建设改造工作使得江苏  相似文献   

7.
浅谈山东“十五”地震前兆仪器的运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十五"前兆仪器的整体运行概况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故障多发于无人值守台站,且故障原因多数由于电源、通信、避雷等通用设备导致,结合形变、电磁、流体各学科在日常运行中的典型故障,提出了加强台站人员的责任心及日常性的检查、维护、经验积累是保证前兆仪器稳定运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管理软件》是天津市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台站日常工作核心软件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该软件层次结构及数据流程,然后从台站应用模块、数据汇集、数据检索、数据入库、数据分级保存、日志管理、数据质量监控、数据报表、数据库管理维护、数据报送等十个方面介绍了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对软件研制采用的关键技术、运行环境、应用情况予以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9.
对甘,宁,青三省区70个台站,121个测项自正式观测以来的全部资料进行了整个时间域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单测项短临异常对应地震的条件概率(信度)大多数是比较低的,只有采用适当的综合预报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预报水平,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三种综合分析预报方法,即“前兆信息量直接计算法”,“多因子综合相关分析法”,及“信息合成法”其中以“前兆信息量直接计算法”普适性,可操作性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0.
通过Java编程语言和Jfreechart图表控件,设计并实现了多台站、多测项的地震前兆数据展示系统,能迅速的绘制较长时间跨度的大量数据,并实现了常用的分析处理方法,提高了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震前兆与短临预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云南地区近30年前兆观测及其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映震效能的角度对云南地区的前兆观测进行了一次系统研究,从64个前兆台站168个观测 ,优选出了20个具有较好映震效能的前兆台项。它们初步构成对云南地区地震进行”时、空、强“预测的骨干前兆指标群。  相似文献   

12.
GPS数据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等特点,同时不易受观测环境的变化影响,因此它在监测地壳的应力场变化、大震前可能出现的短期前兆、地震过程中观测点位的瞬时变化、震后地壳的运动特征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利用江苏区域溧阳、南通和盐城三个GNSS观测站,根据GPS定位原理,利用GAMIT软件计算出这三个站在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的时间序列,从计算结果中看出,在这三年里,这三个GNSS站均向东南方向偏移,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均对这三个站引起永久性的同震位移,这三个站观测数据在NS、EW和垂直方向上均呈现出较好的年变特征。这是GNSS数据在江苏地震前兆监测中的初步应用,同时也为江苏区域的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文中论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入库、报送和共享等具体工作,指出了当前数据报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保障前兆观测数据的连续、完整。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可信度较高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作研究的提取弱短临前兆信息的方法及定量指标^[2],对1990年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四省(区)部分专业台4种手段、31个台(项)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在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和景泰6.2级地震前,约占总数65%的台项均出现了弱前兆异常。事实进一步证明,作提出的提取弱短临前兆信息的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震磁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地区地磁观测网由16条测线、150个测点与16个临时台组成,取得了大量的准确可靠资料。应用这些资料,消除了地磁正常变化背景,分析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有意义的震磁前兆,在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具有积极作用与一定实效。与此相配合,开展了密云水库与活动断裂的构造磁学研究,为震磁前兆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结果,并且讨论与展望了震磁前兆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地热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及分布特点,着重对仪器的运行率及影响因素、井孔观测环境、数据产出等方面进行分析.收集整理了277个地热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发现在汶川MS8.0地震中,有134个台站具有同震响应及震后调整现象.最后对典型的震前地热异常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信号识别是前兆研究的基础,但是前兆现象的识别始终存有较大争议,从前兆观测系统,环境影响因素,观测量自身物理规律,前兆特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前兆识别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和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希冀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客观认识,寻求在当前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地震前兆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08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发生6.1级地震,2009年7月9日姚安发生6.0级地震。笔者统计了震前距震中210 km范围内云南省的"九五"及"十五"数字化前兆资料,发现部分资料在两次地震前有很好的短临异常显示。数字化仪器是"九五"和"十五"期间逐步安装应用的,数字化仪器与模拟仪器相比,数据量大,数据精确度高,能提取更多、更丰富的来自地下的信息。因此,数字化仪器最终将取代模拟仪器。加强对数字化前兆资料的分析研究、探索及应用,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也是提高地震预报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区域前兆台网的大量数据存于数据库中。为便捷地查询测项信息、台站工作日志和观测日志、台站基础信息,并减少区域台网中心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前兆数据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该平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在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预报研究中心、各省属地震台和市县地震部门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前兆观测异常数据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借鉴数据挖掘中的算法,本文设计了一种前兆时序模式表示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检测数据序列中大幅突跳、阶跃等比较明显的异常数据。实际观测数据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量数据的异常检测效率很高,对前兆数据的预处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