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国土资源》2006,(8):25-26
去年以来,邢台市按照“减量、整合、严管、提高”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整合矿产资源调整矿山布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对17个矿区进行了资源整合,17个矿区内原有的276个矿山整合为67个,减少矿山209个,整合后已有46个矿山领取了采矿许可证。通过整合提高了办矿规模,减少边界矿柱损失储量就达2000万吨,减少因范围划定不合理损失储量达3100万吨,矿区范围的设定趋于合理,有效防范了矿山越界开采,促进了矿山安全生产。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河北国土资源》2006,(8):27-28
为彻底解决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布局乱及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破坏浪费资源严重问题,加大矿山布局调整力度,整合矿产资源,使矿山的开采规模与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做到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科学办矿,承德市国土资源局制定了《承德市矿山生产建设最低规模及最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标准》。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通讯》2006,(3):35-3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划定设立第二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现将规划矿区名单及范围(见附件)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2005年底,全省已发现矿种11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3种,15位的有8种,以建材为主的非金属矿产和地热资源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此外,2000年以来在承德、张家口等地发现和开发的超贫钒钛磁铁矿,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矿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省现有各类矿山7765个,其中,大型及以上矿山128个,占矿山总数的1.91%:中型矿山162个,占矿山总数的2.42%:其余为小型及以下矿山。全省矿产资源采掘业从业人员近80万人,年产值479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1%左右。  相似文献   

5.
这次全省矿产资源储量工作座谈会是经厅领导研究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从制度上、职能上、管理手段上进一步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的全过程。简单地讲,地质勘查的目的是为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矿业开发的对象也是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评估、矿山设计的依据同样是矿产资源储量。从矿政管理的“找出”、“管好”、“用好”三个管理环节看,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矿产资源储量。所以说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对整个矿政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安徽省马鞍市国土资源局在矿产资源管理中,坚持合理开发与规范管理并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开采”和“优先支持服务马钢”的要求,重点围绕“整合、发展、绿色”,严管探矿权、采矿权,实施矿山整合、矿区整治,力推绿色矿山、和谐矿区建设,使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亮点频出。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到1999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矿山企业16.5万个,其中按统计的生产规模划分,大型矿山503个,中型矿山1836个,小型及小型以下矿山16.3万个。全国各类矿业企业从业人员1061.4万人。1999年度,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总量(原矿产量)46.31亿吨(不含煤成气、天然气和二氧化碳气),其中石油1.602亿吨。开发天然气192.22亿立方米(未含海域天然气47.91亿立方米),煤成气0.989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地质勘查的目的是为了探明矿产资源储量,矿业开发的对象也是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评估、矿山设计的依据同样是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的全过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矿政管理的基础,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对整个矿政管理乃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字     
《今日国土》2008,(7):6-6
山东省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聚集”的原则,合理调整开采布局,严格控制矿山规模,全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目前,已有97个重点矿区完成资源开发整合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08,(7):6-7
数字97个山东省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聚集"的原则,合理调整开采布局,严格控制矿山规模,全力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目前,已有97个重点矿区完成资源开发整合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规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规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划定设立第二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现将规划矿区名单及范围穴见附件雪予以公告。附件:第二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名单及范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1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矿种齐全,储量丰富。但由于资源赋存条件较差,规划不合理,导致全省矿山布局分散、数量多、规模小、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低,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非煤矿山已有3714个。为了解决全省矿山“多、小、散”的状况,黑龙江省把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作为调整矿山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的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通讯》2012,(19):22-23,1
为总结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典型经验,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整合工作常态化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结构持续调整优化,2011年7月,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了第一批47个全国整合先进矿山。这次,国土资源部决定对遴选出的第二批先进矿山即河北恒辉矿业有限公司恒辉铁矿等31个矿山予以通报表扬。这次通报表扬的矿山,是在两轮矿产资源开发整合中涌现的又一批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统一矿山储量动态管理要求,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了该《要求》。《要求》共10个部分,即总则,矿山地质测量,资源储量分类,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损失,回采率,资源储量报销,矿山资源储量台账,矿山储量年报,附则。  相似文献   

15.
《河北国土资源》2004,(12):29-30
承德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近年来,全市坚持“加快经济发展矿业要率先突破”的方针,努力打造和建设冶金行业、水泥行业、黄金行业三大龙型矿业支柱产业,矿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全市共有各类矿山1413个,开采矿石量近4000万吨,从业人员愈10万人,矿业及相关制品总产值达11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的41.55%,上缴利税l2.3亿元,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10,(21):24-26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重点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和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显著改善,矿山所在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总结经验,加强典型宣传,进一步推进整合工作,国土资源部就推荐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先进矿山有关事项发出通知。内容包括推荐对象、推荐条件、推荐时间和审查程序、有关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通讯》2010,(18):33-35
为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该文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重要矿产资源"的范围,强调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的矿区原则上不得压覆。文件要求中央和地方的管理分工,规定压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累计查明资源储量规模大大型矿区规模以上的,或查明达到大型矿区且压覆占1/3以上的,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审批,并规定了报国土资源部审批时,建设单位应履行的手续;为强化审批管理,文件规定了国土资源部受理申请的工作期限和矿业权人办理变更手续的期限,深刻体现了严管与服务并重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8.
蒙古国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世纪末,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地质填图工作。近几年来,蒙古国矿业活动日趋活跃,截至2006年8月16日,蒙古国总共颁发了5815个许可证,其中勘探许可证4816个、采矿许可证999个。蒙古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萤石、金、银、钼、铅、锌、铁、石油等几十种矿产,其中煤储量46亿吨,铁矿石9亿吨,磷块岩50亿吨,铜255万吨,金2000吨.石油220万吨。通过对外开放,蒙古引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勘探投资和矿产资源勘探合作项目,特别是最近几年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找到了一批新矿床。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滕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全市煤田面积93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3%,煤炭储量15.52亿吨,划分为滕南、滕北、官桥和滕东预测区四大煤田,分布着29个矿区,年生产原煤1600万吨,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滕州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以来,滕州市又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以加强煤炭资源回采率监管为重点,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主线,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水…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11,(2):37-37
2011年第2号为加强我国铁矿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相关法规和《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有关规定,国土资源部决定在钒钛磁铁矿资源集中分布的四川省攀西地区划定设立首批铁矿国家规划矿区。现将首批铁矿国家规划矿区名单及范围予以公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