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球上先有了龙尔后才有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龙到鸟是如何进化的,目前还是一个待解的“扣”。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的地方发现了一枚鸟化石,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始祖鸟的生活在1.45亿年前的鸟化石。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又陆续在该地区发现六枚。到了本世纪80年代,在中国辽宁西部一个叫四合屯的小山村,突然“飞”起了一“群”生活在中生代的“鸟”,不能说遮天盖地,但也成方成阵了,着实叫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惊呼了一阵子。辽西的鸟化石首先是一位叫阎志友的农民老爹发现的,他把这枚化石标本无偿地献给了国家。辽西发现了鸟化…  相似文献   

2.
山东海阳姜家白垩纪水南组化石的发现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家位于山东省烟台海阳市北部。在进行烟台地区古生物化石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姜家这一白垩纪水南组良好的露头剖面,在其页岩中赋存丰富的动植物化石,计有玉门延吉叶肢介、长壳延吉叶肢介、中华狼鳍鱼、松柏纲和银杏纲植物化石及昆虫化石。根据前人化石保护评价方法,结合化石的赋存层位、赋存条件、化石类型及保护现状,计算了海阳姜家质量综合指数,认为其属于重点保护区级别;最后根据当地自然情况及工程影响,圈定了保护区范围,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封面故事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困扰古生物学界一百余年的难题。自1861年产于德国索伦霍芬的鸟化石被确认为鸟的始祖———始祖鸟以来,一百余年过去了,在世界各大洲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均未发现鸟化石。老天何以独钟索伦霍芬?这“谜”沉甸甸地压在古生物学家心头整整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4.
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经实地考察证实,广东三水盆地发掘出了华南首个5000万年前鸟化石,同期发现的还有2只青蛙化石、20余块5000万年前的骨舌鱼类化石以及完整的茂名无盾龟化石。“三水盆地发现的鸟化石,既是华南地区始新世又是中新世发现的第一块。”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江永评价认为,“2只青蛙化石是华南地区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山东国土资源》2014,(7):102-102
<正>鲁国土资字〔2014〕401号各市国土资源局、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省地质博物馆:现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18号)转发你单位。为做好我省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以下简称"重点化石")登记工作,同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重点化石登记工作古生物化石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观赏价值。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蕴藏丰富,据初步统计,全省共发现古生物化石25个门类859个属2039个种,典型古生物化石产地133处。其中,临朐山旺、烟台莱阳、潍坊诸城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其产出的山旺山东鸟、东方祖熊、棘鼻青岛龙、巨型山东龙、诸城中国角龙等多个  相似文献   

6.
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层主要包括金岭寺群上部土城子组和热河群下部义县组。保护区鸟类化石群保存完好,仅“核心区”2km2就共采出鸟化石约800枚,已鉴定出6属8种,创下了古鸟类研究史上鸟化石数量最多、鸟化石层位最多、埋藏密度最大的纪录,同时它们与7门18纲27类化石共存。保护区的鸟类化石、被子植物化石对其起源和早期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文化遗产或重要科学遗址。  相似文献   

7.
山东莱阳盆地的昆虫化石最早为A.W.Grabau(1923)和C.Ping(1928)所描述,计6属8种。最近,洪友崇(1984)又描述了3属3种。这样,共计发表了9属11种。实际上,这个地区的昆虫化石极为丰富。本文所描述的6目12科16属19种只是最新采集的昆虫化石的一部分,其中有11新属13新种,4已知属新种和2已知种。张生、刘德正和上官义宁等同志帮助采集了标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胡  相似文献   

8.
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中生代“红层”,由于缺乏生物化石资料依据,多年来对于它的时代归属及地层划分对比等问题一直存在着疑问。本文主要以生物化石、岩石组合及地层接触关系为依据,对沂沭断裂带内原“上白垩统王氏组”时代进行重新厘定。我们从该地层中获得了较丰富的孢粉类、叶肢介类、腹足类、双壳类和植物类化石,其化石组合面貌与山东上白垩统王氏组大不相同,与邻区化石对比表明时代应属早白垩世,并根据岩石组合特征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大盛群。  相似文献   

9.
榆社是闻名中外的"化石之乡",境内蕴藏着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以丰富的新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而闻名于世,其数量多、种类全、地层连续时间长,为世界之最,故有"哺乳动物化石宝库"的美称,已成为研究新生代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基地。1961年3月1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古脊椎动物化石重点保护区"。榆社化石博物馆位于山西省榆社县城迎春南路,1983年7月兴建,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座县级化石专题博物馆,共  相似文献   

10.
科技     
《国土资源》2007,(6):54-54
岩溶山地土壤植被研究引入地学理论,我国科学家将首次对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综合考察,我国发现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北极河马”化石显示酷寒之地曾“温暖如春”,化石为证:恐龙也会游泳,美矿井中发现远古化石森林,  相似文献   

11.
河南信阳大别山地区陈棚组上天梯段凝灰质钙质页岩中首次发现昆虫化石莱阳中蝽(Mesolygaeuslaiyangensis),共生化石有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化石群,含化石地层时代暂定为晚侏罗世;陈棚组与安徽晓天的毛坦厂组及冀北、辽西地区的九佛堂组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临朐县城东北20km的尧山脚下,有一个生物化石宝库——山旺化石宝库。在宝库中有丰富的硅藻土页岩,呈灰白色,层层叠叠,薄如白纸,稍经风化层层翘起,宛如一册巨大的书本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世人称之为“万卷书”。赋存在里面的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古生物化石,就是“万卷书”中的象形文字。它真实地记录了当地在距今2400—1400万年间的沧桑变化历史。硅藻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也是山东特色矿产之一。它是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是由单细胞硅藻类长年累月沉积在淡水湖底,体内原生质分解,以硅酸为主要成分的遗壳成层集积而成。化石硅藻的体积极…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蒙阴盆地三台组以前及新发现的三趾型恐龙足迹化石开展了综合研究,认为应归入翘脚龙足迹属Grallator,其造迹者是小型兽脚类恐龙而非此前认为的鸟脚类恐龙,是目前山东省时代最老的恐龙足迹化石,也是中晚侏罗世恐龙活动的唯一证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潜龙”地质长廊的顺利完工,历时三年零四个月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二期工程完美收官。  相似文献   

15.
《河南西峡白垩纪蛋化石》一书的核心 ,是弃用按地层规范正式命名又被广泛应用于河南省的高沟组、马家村组及寺沟组地层单位名称 ,恢复使用河南省地质局石油队 1960年创名、后在1961年自己又废弃的走马岗组、赵营组及六爷庙组 ① 。西峡盆地并不是“南北两翼地层对称”的“一个完整的向斜盆地” ,由此 ,导致了该书作者对地层划分及沉积相等分析的“失误”。《河南西峡白垩纪蛋化石》 ,实质上主要讨论了地层 ,又喧宾夺主地用大量文不对题的篇幅描述了广东、山东、湖南等地的蛋化石。  相似文献   

16.
信息在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者,于7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在我国辽宁朝阳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始鸟类化石,这件化石据称是我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学者们已将这种鸟类命名为“原始热河鸟”。  相似文献   

17.
山东栖霞、临朐一带是山东胃癌死亡回顾调查中居首、二位的显著高死亡区。它与栖霞复背斜和临朐坳陷中的新生代火山岩区区域地质背景相吻合。火山岩受沂沭断裂和栖霞断裂等深断裂制约。山东栖霞、临朐一带新生代火山岩为富含Cr、Ni元素的地幔源基性、超基性火山喷发、分异混染、混杂玄武岩。Cr、Ni元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为Ⅰ级、ⅡA级致癌物,与癌病有肯定的因果关系。据此推论,栖霞、临朐的新生代火山岩中Cr、Ni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是导致栖霞、临朐成为胃癌显著高死亡区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山东山旺化石宝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山旺化石产区地貌地质特征在鲁中山区的东北边缘 ,西距临朐县城约 2 1km的地方 ,有一片新生代盾状火山丘掩映的小型古盆地 ,这就是素有“化石宝库”之称的山旺盆地。现今残留的古山旺盆地 ,平面形态呈近似盔形 ,盔顶朝向东略偏南 ,面积不足 1km2 。其西为尧山 ,南为黄山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质学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活动,来到美丽富饶的山东,参观了平邑矿石博物馆和诸城恐龙博物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了年代久远、种类多样的化石。什么是化石?化石有哪些种类?通过在博物馆里的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化石,根据地质学家详细的讲解及上网查询的资料,我知道了,化石就是埋藏或保存在岩石中的远古时期生物体或生命活动的痕迹被石化而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石刺丝孢学术会是每4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第一届会议是在美国召开的,主要研讨内容涉及珊瑚、海绵、层孔虫和古杯等门类化石的领域。第六届学术会于1991年9月9~14日在德国明斯特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是来自欧、美、亚、澳等2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30余人,其中我国代表6人(有2名是在国外工作的访问学者),亚洲国家还有日本和朝鲜的代表。东道主德国和美国代表人数最多。大会共收到论文225篇,在大会上作报告约120篇。另外约有30余篇论文以“专栏”形式在会上展出。会议报告内容大致可分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化石刺丝孢研究两部分,前者涉及化石刺丝孢的发展,演化和生物地理分区,化石刺丝孢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