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 改革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幅员辽阔;资源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国土资源的绝对数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国上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草场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森林资源蓄积量居世界第五位。然而从人均国土资源占有量来看,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资源指数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草地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5,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3;林地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海洋…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土然资源,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实行的是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与之相适应,我国刑法中对一些严重影响土地管理秩序的土地违法行为也予以了规定。我国现行1997年《刑法》规定了四种严重土地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规定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的部分,分别是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第342条)、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第228条)、非法批准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05,(3):48-48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八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司法机关在处理有关耕地破坏的土地违法案件时均要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耕地破坏鉴定,各级土地主管部门也很重视鉴定工作。但在土地鉴定实践中,有几个问题时常遇见,而国家没有明确的文件,致使鉴定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一、耕地破坏标准不明确的问题199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新增了非法占用耕地罪(第342条),将耕地纳入到刑法保护的范围内;2000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从数量上明确了罪与非罪的界限。但是破坏耕地行为仍屡禁不止,因此破坏耕地鉴定工作非常重要。法律规定,构成非法占用耕地罪的法定结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2.2亿公顷2019年12月9日,从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获悉: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2018年底的22.96%,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蓄积175.6亿立方米,面积和蓄积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土地面积权有11.65亩,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3,人均耕地1.59亩、人均林地2.79亩、人均牧草地3126亩,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数的44%、18%和35%;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土地退化、损坏严重.  相似文献   

7.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8.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人人有责。但是,目前我国耕地的现状很令人担忧,如何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表现一耕地偏少且负担过重我国现有耕地约1亿多公顷,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不足世界耕地总量的7%,在亚洲没有印度的耕地面积多,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耕地资源的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耕地资源比重明显偏低。不仅如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79公顷。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印度的1/2,美国的1/10,加拿大的1/21,人均耕地更显贫乏。  相似文献   

9.
正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芬兰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全社会的高度共识,体现在各行各业、日常工作生活的各方面。森林缘何"越伐越多"芬兰有着"森林王国"的美誉,森林覆盖率高达74%,人均森林面积达5公顷,是欧洲人均林地面积最多的国家。林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尽管采伐量不断提高,但目前芬兰的木材资源量与20世纪初相比却增长了近60%。这种  相似文献   

10.
正耕地为人类提供粮食等基本物质,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耕地资源具有人均耕地少(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质量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三大特征。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自然需求"与"人为需求"也日益增长,耕地非农化趋势进一步加快。"自然需求"使土地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而"人为需求"造成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耕地环境恶化,从而使我国耕地保护雪上加霜。他  相似文献   

11.
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期,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40.53%,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是一项重要指标。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但与此同时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之间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城镇化必然会大量占用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怎样处理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同时又保证城镇化进程的顺利实施呢?统筹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成为了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1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土地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处境,这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而许多大中城市的人均耕地已经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我国2010年耕地保有面积为19.2亿亩,但到2003年底,我国耕地面积已经降至18.51亿亩。1997~2003年间,我国耕地净减少1亿多亩。农村人...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土地监管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且不可替代.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1.29亩,低于全国人均面积;2007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22亩,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7年我国人均仅有1.38亩耕地,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江清。南平市,闽江源头,福建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78.89%、耕地和林地面积占全省1/4、林木蓄积量占全省1/3、人均水资源量为8900立方米……生态,是南平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如是嘱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对土地资源必须始终坚持 统筹规划合理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一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我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人均耕地面积更少。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公顷,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二是优质耕地少。全国62%的耕地资源分布在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水资源却不足全国的20%。水资源充沛、热量充足且有灌溉设施的优质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25%。三是耕地后备资源少。我国土地垦…  相似文献   

15.
正西峡县位于豫西南边陲,总面积3454平方千米,总人口46万,其中山区面积占85%以上,耕地保有面积2.1万公顷,人均耕地仅有433平方米,远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近年来,西峡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等未开发土地,让企业"上荒山、下河滩",实行"大项目上山,小项目下乡,鼓励项目进标间",既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又为发展经济挤出了空间,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做出了一篇大文章。大项目上山,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今天世界阅读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处在战略机遇期和新转折点的中国,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通过外部侵略扩张获取发展资源和空间,和平崛起."中国梦"的国土资源承载力是绕不开的选择. "中国梦"的国土资源承载力形势严峻,这是由我国国情、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决定的.13亿人口的现代化,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空前的壮举和挑战,加上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三重叠加影响,使我国面临的复杂局面世所罕见.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的40%,已探明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相似文献   

17.
信息视点     
正浙江:实施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近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年)》。浙江省提出,到2024年底,全省力争完成新增造林18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超过60.8%,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据悉,此次国土绿化行动将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路,重点推进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加快构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治理体系,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灾害 (一)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逐渐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但人均水量只有2714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亩均水量为1770m3,约为世界亩均水量的3/4。可见,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据统计,我国每年水旱灾害面积约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26%。水利部门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长约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森林防火,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近段以来,沁阳市西向镇政府狠抓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守护好辖区内的森林资源。由于天干物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冬季是森林火灾的易发期和高发期,全面扎实做好火险防控工作,对于保护森林安全至关重要。地处太行山脚下的西向镇,北部  相似文献   

20.
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切实保护耕地,是确保农业的稳定,确保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1.59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3.75亩的42.4%,耕地保护问题是我国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突出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