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探讨引黄工程的输水损失是为制定中长期调水规划、合理配水调度及水费稽征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河北省1997-2015年近20 a的引黄入冀水文监测资料的分析,选用适宜的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分析输水河道单位河长损失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和规律,运用计算公式和分析成果,进行引黄工程各市受水区缴费水量的实际计算,为今后的引黄、引江等跨流域调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引黄工程更好的为输水区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硕 《地下水》2014,(4):166-166
介绍了2012~2013年引黄济冀输水工作的意义、输水线路、受水区监测站点接收水量情况;同时对此次引黄济冀输水工作的特点和输水河段的损失率、输水率及输水期间的泥沙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监测与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围绕地表水、降水、引黄工程等对地下水的补给、水体质量影响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降水、地表水、引黄工程等对临清市地下水水位提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降水及引黄工程对地下水水质的改善亦起到积极作用。研究成果对指导当地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规划和管理措施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地段存在污染的情况。为确保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本论文开展专门的研究,对中线干线地下水对渠道水质是否存在潜在影响进行论证。依据南水北调总干渠河北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中线干渠河北段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历史动态和现状、地下水水质现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核实确定了地下水影响渠系水的风险区段。  相似文献   

5.
引黄输水工程管理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 《地下水》2012,(4):105-105
天津市水资源短缺,旧引水线路不能满足引黄沿线新增的用水需求。2010年引黄济津新增潘庄输水线路,对南运河水利管理工作是一次好的机遇。对于输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引黄管理工作才是引黄济津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焦珣  高淑琴  张岩  张莹 《第四纪研究》2010,30(1):193-200
南水北调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大举措。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蓄作用,河南省受水地区水源结构的改变对主要的供水水源第四系地下水资源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论文在建立河南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受水区的分配水量相应压采各城市的浅层地下水开采量,模拟预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第四系地下水流系统的演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 河南平原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到2010年,郑州市、新乡市、濮阳市漏斗中心水位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2007年1月1日)将分别提高6.64m,8.15m和4.15m,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下水的开采压力,有效地恢复了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但是由于农业灌溉超量开采地下水,河南平原中部和东部的非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仍持续下降;  南部尽管不在受水区范围内,但是供水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水,所以浅层地下水位无明显变化。结合前人的供需水量预测结果,到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配给受水区的水量与受水区的需水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7.
李彬  王志春 《地下水》2008,30(5):25-27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从农业灌溉角度,分别对该地区旱季、雨季的地下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该区30m深度以内的浅层地下水质均普遍较差,利用其灌溉会产生中等及较高程度的盐碱化危害;而60m深度以下地下水质较优,作为灌溉水源产生盐碱化的程度较低。浅层地下水受地表盐碱性水体和苏打碱化土壤影响,致使水质盐碱性较强;深层地下水由于埋藏较深,不受地表土壤和水体影响,因而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淡水帷幕防治海水入侵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青勇  董广清 《地下水》1996,18(3):110-113
在莱州湾引黄灌区,结合引黄灌溉营建地下水淡水帷幕,可以引起抬高地下水位,淡化水质和抑制域水入侵的作用。然而淡水帷幕形成的规律以及地下水回灌方案的选择,均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薛桂先  陈文清 《地下水》2002,24(4):222-223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最大引黄灌区,近三十年引黄水量不足,水资源浪费严重,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针对灌区工程损毁、管理不善、配水不当等问题,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海岛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 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 水资源相对比较贫乏, 一般都依靠地下水维持岛上生产生活用水, 如果地下水质受到影响, 则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严重。为了解决岛内地表淡水湖泊水体污染问题, 决定调用海水对其进行稀释, 而这一方案则有可能造成引水工程沿线海水侵入地下水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从厦门西侧的筼筜湖经松柏湖调水到钟宅湾对周围地下水质和湖库水体的影响, 以及在丰水年和枯水年湖库水体和海水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分析表明: 工程在一年左右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将趋于稳定, 工程沿线150~800m 范围内地下水的盐度产生了明显变化。在枯水年,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 海水有可能会补给湖库, 引起湖泊盐度升高, 对工程沿线特别是饮用水备用水源湖边水库造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方生  孙雪峰 《地下水》1995,17(2):47-50,52
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严重水环境问题。缓解地下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是:1)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依法管水,制订水的长期供求计划;2)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开发微咸水灌溉;3)节约用水,包括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水重复利用;4)跨流域调水补源,即引黄、引江,实施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位山引黄灌区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引水调控能力低、灌溉方式简单落后、管理粗放、引黄费用征收不合理等影响节水的不利因素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了配建控水工程等八项节水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丹巴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水电规划“三库22级”的第8级电站,左右两条引水隧洞长10余公里,调查揭示沿线地下水丰富,本文即是通过对隧洞线泉水水样进行采样、水质分析结果讨论其对隧洞中的混凝土砌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隧洞经过区基岩地下水水质不会对衬砌混凝土造成不利的影响。只是佛爷崖断层带处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含量较高,存在一定的酸性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聊城市四河头渡槽始建于1970年,是位山同灌区二干渠徒骇河的交叉输水建筑物.现该工程已严重老化,多年带病工作,渡管漏水严重.这些因素对位山灌区引黄灌溉、徒骇河防汛行洪造成了严重威胁,也阻碍了城市建设湖河相连通航.2003年,国家计划与发展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将四河头渡槽改建工程列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计划,同意将四河头渡槽由移动渡管型式改建为倒虹吸型式.本文针对工程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本工程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后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用水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回顾了河南省平原区以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并通过收集、统计2008—2018年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的监测成果,基于ArcGIS软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量化分区;结合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供水量等资料对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用水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整体逐渐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资源量随降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供水后,2015—2018年平均地下水供水量在地下水资源量中的占比较2008—2014年减少9.55%;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且主要体现在埋深 > 8~12 m范围向埋深 > 4~8 m及≤4 m范围的转变,埋深 > 12~16 m及 > 16~20 m范围在受水前后基本保持不变,埋深 > 20 m的区域范围有所减少;2008—2014年各监测点分布县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供水期间有2/3以上县区浅层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农林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在供水后均有所减小,城乡生活、环境综合用水占比增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恢复及缓解供水矛盾问题等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广饶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超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对全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为保障当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通过对广饶县井灌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引黄引河灌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监测点进行取样化验及对比分析,广饶县井灌区浅层地下水已然存在工业污染、面源污染、串层污染等人为污染状况,农业灌溉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深层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较好,其水质状况主要受当地水文地质因素的影响。结合广饶县地下水环境现状,提出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污染源监督治理等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一切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地球表面水体包括山川河流海洋水和储存于地下岩、土空间流动的地下水.作为人和牲畜饮用,以及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只能取于大陆、岛屿上的淡水资源.由于地表水体受到环境污染水质恶化,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认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今后城镇和农田灌溉用水的重要资源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淄博煤田富硫煤(w(St>2%)煤矿作为典型研究区,阐述了由于直接排放酸性、高SO4离子、高硬度和较高矿化度(TDS)的矿坑水导致的地表水体及地下水的污染。研究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主要受控于矿坑排水的质量,区内主要河流、水库已被污染。引用这种受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会引起浅层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并影响到饮用此类地下水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揭示污水灌溉过程中水-岩相互作用及地下水污染的机理,进行了现场土柱模拟实验,分别模拟了污水灌溉和降水入渗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污水灌溉过程中SO4-不会被吸附,也不会产生沉淀,因此,污水灌溉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主要原因。降水入渗实验表明,污灌区土壤中的SO4-,Ca2+和Mg2+,也可以通过降水淋滤进入地下水,这是污灌区地下水受污染的另一条途径。就对水环境的影响而言,酸性煤矿矿坑排水的环境效应是负面的,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后北京市地下水环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受水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变化预测,分析了北京市区的地下水环境变化情况,提出了调水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地下水环境修复、生态恢复、地质环境问题防治等实际需要,进行了地下水停采方案的分析,为北京市未来水资源调配、地下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修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部银川盆地干旱少雨,大量的黄河水用于灌溉,灌溉入渗水对地下水循环的参与程度、参与深度研究是进一步解决灌区水环境问题和确定地下水污染来源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笔者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和氚同位素年龄分析,构建了银川盆地不同水体同位素特征分布关系。结果表明:银川盆地降水和流经的黄河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丰度均值都分布在全球雨水线上,降水和黄河水符合全球大气降水来源;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及由地下水排泄汇集的排水沟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都分布在地下水拟合线上(δD=8.24δ18O+1.08)。这条地下水拟合线与全球雨水线近似平行分布。两线之间的差异指向2种不同水循环的主导过程,即蒸发-混合主导过程和水岩交互-混合主导过程。两种解释对应的灌溉循环量分别占地下水排泄量的44.07%和89.76%,初步认为水岩交互-混合是地下水拟合线分布于全球雨水线下方的主导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