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洋地球物理数据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海洋地球物理元数据、基础数据库和空间数据仓库等几个方面对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进行设计,并基于C/S和B/S架构开发了海洋地球物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经应用实践,该系统能够实现海洋地球物理数据的高效化管理和便捷化共享,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满足海洋调查、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重要的海洋测绘成果——南海重磁异常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校正、处理、整合升华了1987~2007年的南海海洋重磁调查成果,编制完成南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南海磁力ΔT异常图两份基础图件,探索了南海磁力ΔZ⊥异常的处理方法,并且获得了可信的南海磁力ΔZ⊥异常图。成果证实,本文编制的南海重力测量图件、磁力测量图件与南海多波束测深测量的结果匹配,这三种地球物理的成果可以互为验证、互为补充,并且与拖网获得的岩石地球物理性质一致,说明所编制的南海海洋测绘图件可信。提出开展多兵种联合的海洋测绘工作建议,这是海洋测绘发展的方向,互为验证、互为补充的海洋测绘成果才能踏实用于海洋资源、海洋地质灾害预测、海防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才能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项目属海洋调查、海洋测绘和海底科学交叉领域,是项目完成单位在多波束勘测研究、数据处理和软件研制等方面多年成果的集成。项目主要成果包括:构建了从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有效驱动海洋信息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海洋信息资源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需要对海洋数据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文章根据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特点,进行了数据层次分类研究,分析了数据标准化过程,确立了基于文件和数据库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存储策略,提出结构化事务型数据库、结构化分析型数据库(NewSQL)和非结构化计算型数据库(NoSQL)相结合的数据组织架构。该数据分类组织方案为实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规范化管理、集约利用和共享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海洋数据分类与组织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测量平台,是卫星遥感和常规航空摄影的有效补充,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已成为重要的海洋信息获取平台。本文从海洋地形图测绘、环境监测、海冰监测、海洋航磁测量和机载激光雷达测深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无人机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与实践现状,指出了发展无人机测绘系统的必要性与意义,并就无人机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洪在地  刘斌  徐明  赵鑫 《海洋测绘》2020,40(1):58-61
为了提高传统多波束测量的效率,开展无人艇载多波束组网测绘系统总体设计以及测绘/航行一体化、组网拼接、伴随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表明,该测量系统中两艘无人艇可伴随母船航行以及多波束设备实现了组网测量,测量效率提高二倍,数据精度符合相关规范。本文所实现的测量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水深测量数据快速获取的能力,所研究得到的航行/测量一体化技术对于测绘无人艇的开发具有参考意义,所提出的组网测量作业方式对海洋测量、调查作业有着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双侧侧扫声纳是海洋工作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工具,它用于测绘海底地貌、探测海底礁石、沉船、管线、电缆及各种水下障碍物,有时称它为海底地貌仪。船在前进时双侧侧扫声纳以扇形波束向航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海洋测绘数据库,在网络中以简单多样化的操作界面,发布区域海洋测绘信息数据,通过系统用户权限分配,实现区域海洋测绘信息的在线浏览、查询等,建成集海洋测绘数字信息管理、上传与下载、网上服务为一体的海洋测绘信息保障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开展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山区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的过程中,利用“科学”轮船载的全水深多波束测深系统Seabeam3012对多个海山进行了地形测量工作。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恶劣海况导致采集数据质量差、多波束系统易检测错误海底信息、测线布设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船体姿态对数据质量影响分析的多波束测线方向优化、基于地形变化并参考浅地层剖面资料的作业参数优化和基于实时采集情况的多波束采集测线布设优化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海山区多波束数据采集质量,并提高了作业效率。获得的高品质地形数据,为多学科协同研究奠定了基础,为ROV等设备的现场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测绘学会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举办的“海洋测绘高新技术研讨会”于1995年5月24~25日在天津召开。海洋测绘专业委员会主任、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部长孔令户同志致开幕词,来自交通部、国家海洋局、解放军测绘学院、海军及部分仪器生产厂商等20个单位的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围绕高新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及二十一世纪海洋测绘事业发展方向这个主题,邀请了5位海洋测绘专家进行讲学,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26所姚兰总工程师,介绍了水声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最新应用成果,重点阐述了浅地层剖面仪、旁侧声呐、条带测深仪等海洋测量仪器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朱维庆研究员重点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论述了该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中,荷兰广泛使用了各种地球物理调查方法,并在方法选用、测线部署、资料处理和图件编制等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对中荷两国的做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对今后在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中如何开展地球物理调查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2017年《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情况,从海洋测绘学科发展角度出发,统计分析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研究状况,主要对海洋测量定位、海岸地形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水位控制和潮汐测量、海图制图等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旨在为广大测绘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在作为海洋测绘学分支学科的海图制图研究中存在的概念内涵过窄、研究内容表述不够完整等问题,采用分析、归纳、比较的研究方法,论证了海图制图学科与海洋测绘学科的从属关系;阐明了海图制图概念的科学内涵,即研究海图及其编制、出版、更新和应用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明确了海图制图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海图发展史、海图分类、海图内容、海图编制、海图出版、海图更新、海图应用和海图标准化等方面,并较为系统、全面地对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可为海图制图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海底管线调查综合物探作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底石油管线调查方法包括物探方法和潜水方法或两者的结合。综合物探作业方法是综合利用浅地层剖面、旁侧声纳、测深仪、磁力仪等手段探测和分析海底管线状态。文章给出各种物探手段联合作业方法、作业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对布线方法、仪器选择原则及作业关键点进行较详细的说明,对海底管线综合物探作业给与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海洋测量学是研究海洋空间几何、物理场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论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在介绍当前海洋测量学科发展要求基础上,梳理了海洋测量学科内涵特点与海洋测量要素组成,构建了海洋测量学科体系架构,设计了海洋测量学科专业能力分析方法,并系统阐述了海洋测量学科专业的术语定义、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为海洋测量学科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与...  相似文献   

16.
A system to record digitised echo information from echo sounders has been developed as part of a project to improve methods of estimating the abundance of fish stocks around New Zealand. The depth of echoes appearing at the echo‐sounder receiver is determined, followed by a sequence of samples of the echo envelope defining its shape. All data are digitised and recorded on a seven‐track digital magnetic tape recorder.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eserve a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the echoes as possible. In contrast to other published systems designed to either “count” or “integrate” fish echoes, this system allows free choice of methods of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海洋测绘学是一门研究海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表达、管理和应用的综合性学科.介绍了海洋测绘学科发展概貌与内涵特点,梳理分析了当前测绘学科分类现状与存在问题,设计构建了海洋测绘学科体系架构,阐述了海洋测绘学科专业构成、概念定义与研究重点,为海洋测绘学科建设发展研究提供基础知识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海海底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中国近海海底,尤其是珠江口外海底各种潜在的地质灾害,特别是海底滑坡、埋藏古河道、海底沙波、崩塌和塌陷、侵蚀沟槽、浅层气及活动断层等与海洋工程关系密切的地质灾害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危害性,为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Marine Policy》2005,29(2):163-174
This paper reviews differences and overlaps between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marin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military surveying. It concludes that recent trends with technology, the utility of hydrographic data and State practice suggest that hydrographic surveying in the EEZ should 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oastal State. Paradoxically arguments for military surveys in the EEZ being outside coastal State jurisdiction appear stronger than those for hydrographic surveying. The paper offers some guidelines related to the conduct of hydrographic surveying in the EE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