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消炎散外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散外敷联合塞来昔布、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瘀血阻滞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步虎潜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肾亏虚型KOA患者90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健步虎潜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比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39/45),对照组为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虎潜丸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支具制动加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芩清热除痹胶囊口服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实验室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不良反应,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5),对照组为86.67%(3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实验室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联合骨疽拔毒散外敷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作用显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症状评分,抑制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31例单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29/31),对照组为77.42%(24/3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三黄膏外敷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肌肉拉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比较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骨关节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提升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优于单用肌肉拉伸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根据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评价综合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整个疗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竹管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 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 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竹管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16/18),对照组为72.22%(1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竹管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赵氏雷火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KO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单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赵氏雷火灸治疗,2组均每周治疗6次,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36/39),对照组为76.92%(32/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IL-1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赵氏雷火灸治疗KOA疗效稳定,可有效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补血通络丸内服、红白舒筋散外敷,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用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及疼痛改善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牵引,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120例分为3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1组予子午流注择时普通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予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表(WOMAC)评分及膝关节功能影响指数(Lequesne MG)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2组为92.5%(37/40),观察1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77.5%(3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均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3组VAS评分、Lequesne MG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可以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对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度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 例老年性KOA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 例。治疗组采用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的改善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39/42),对照组为69.05%(29/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筋骨消痛贴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老年性KOA患者的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 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揿针干预,对照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干预,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L-6、TNF-α的变化与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39/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4、8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揿针疗法对KOA患者疗效肯定,可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膏外敷联合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肩周炎粘连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 例。2组均在臂丛麻醉下予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治疗后均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并配合针刺及肩周推拿等中医康复物理治疗;治疗组则加用经验方活血止痛膏外敷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肩关节功能(C-M)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9%(38/41),对照组为78.04%(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C-M评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采用经验方活血止痛膏外敷联合大关节传统松接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综合运动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利斯霍姆(Lysholm)膝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屈膝活动范围(ROM)以及伸膝受限ROM的变化。结果:2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屈膝ROM及伸膝受限ROM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综合运动疗法对KOA具有显著临床疗效,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无药物及手术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针灸配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痛消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影像学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及停药时间,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对照组脱落5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1.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脊髓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停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需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消丸联合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3D复位配合接骨散加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 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采用3D复位法合PVP术式治疗;对照组2采用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3D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接骨散加PVP术式治疗。观察3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椎体高度丢失率及Cobb氏角恢复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1组为96.67%(29/30),对照2组为13.33%(4/30)。VAS评分治疗组、对照1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高度丢失率、Cobb氏角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D复位配合接骨散加PVP能取得更好的骨折复位,效果可能要优于单用PVP及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PSS、QO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盐酸坦洛辛缓释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脾肾气虚、痰瘀互阻证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桃仁膝康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仁膝康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对照组为71.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VOMAC评分、膝关节炎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仁膝康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结合涂擦酮洛芬凝胶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从疼痛、僵硬、日常活动三方面评定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对膝骨关节炎(KOA)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 例KOA肝肾亏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积分及关节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核因子(NF)-κB p65水平。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33 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纳入35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8%(29/33),对照组为77.14%(27/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WOMAC量表积分及IL-1β、IL-6、TNF -α、NF-κB p6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消炎散外敷治疗KOA肝肾亏虚证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