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兵 《青海气象》2005,(3):50-51
本文通过分析格尔木市气象台的探空发报程序设计,从发报程序设计的思路、报文传输流程、传输报文的简单安全验证、程序设计流程、程序框架设计等方面,简述了业务发报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
1999年初 ,我站开始使用“5 9- 70 1微机数据处理程序”进行探空测风数据处理。在使用中 ,根据该程序的特点和工作的需要 ,进行了一些改进 ,以使探空和测风工作更加方便。1 发报中自动更名及探空报文的传输  “5 9- 70 1微机数据处理程序”所发报文的命名格式是 :UPddzzff.ccc,其中 UP:固定不变 ;dd:二位数日期 ;zz:发报时次世界时小时 ;ff:报文报类代码 ;ccc:站名代码后 3位 ,汉中是 FHZ。向省局所发报文的要求格式是 :HZttddzz.msg,其中 tt:报文报类名称 ;dd:日期 ;zz:小时 ;HZ和 msg固定不变。而且该程序发报只设置了A:盘和 S:…  相似文献   

3.
我省第二期 PCC—1500机气象测报程序研讨会于九月三日至九月甘八日的省气象学校开办,参加人员,有我省国家发报站各1名、各地市气象局、处2名、探空站各1名、省局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也派员参加共计39名同志。本期主要为研讨传授 PC—1500机  相似文献   

4.
1978年省局业务科员王立人同志提出了新的探空计算方法。经中央气象局审查,认为它可以简化探空计算手续,提高观测发报时效,其差值在五九型探空仪的偶然误差范  相似文献   

5.
地面测报软件AHDM4.1给发报站留有自动发报接口,本接口程序解决的是与CIMS相联测站通过VSAT路由实现自动发报的问题。程序通过测试、实际应用表明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从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特点出发,以ASOM监控安徽省81套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运行为基础,统计评估了2010年自动站业务运行到报率、可用性的效能情况.根据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逐月运行效能统计特征,分析了未到报、报文格式错误和数据错误3者对可用性的影响,针对报文格式错误的个案特征,重点研究了出现报文格式错误与人机交互发报操作时间的定量关系,得到了定量化的发报阈值时间小于等于45 s.为提高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和业务质量,提出了解决报文字节格式错误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 ,台站拥有的微机数量逐渐增多 ,相应的管理维护工作也愈加显得重要。能否及时、准确、高效地做好台站微机及网络系统的维护工作 ,直接关系到台站基本业务的正常运行。下面就实践中遇到的三个实例 ,浅谈台站微机的维护工作。( 1 )实例一 ( 2 0 0 1年 4月 )故障现象基于DOS操作系统的探空观测主机 ;偶然会发生与X 2 5主机联网不成功的情况 ,由于所运行的程序没有显示网络是否连通的提示 ,经常要到通过网络发报时才发现报文不能正常发出 ,严重影响了工作流程和发报的及时率。故障分析该故障的出现有很大的偶…  相似文献   

8.
从业务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分析青岛探空站编写测风检查软件的思路和方法,从业务状态、需求分析、模块整合、程序语言、功能实现、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简述了L波段雷达测风辅助检查程序的设计方法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大风天气容易造成探空记录缺测、迟放等重大问题,严重影响探空业务质量,同时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业务数据损失.本文就大风天放球点的选择进行分析,最终解决我站大风放球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柏堃  郜庆林 《浙江气象》2006,27(4):29-31,42
自动站投入业务使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发报路由问题,自动站航空报自动传输问题未得到解决,给测报业务带来一定影响。通过开发并运行航空报报文转换处理软件,将自动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生成的航空报报文信息,及时转换并发送到舟山测报业务系统上,利用原双流报路发送航空报,实现了自动站航空报报文的快速编发,大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有效地提高了航空报发报时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PC-1500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投入使用以来,程序在逐步完善,使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各人的操作顺序不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里就我台探空观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来与同行磋商. 关于对流层顶的发报问题.在整理记录的过程中,是输入特性层后再处理对流层顶的,一般用特性层代替对流层顶.但在处理完后,如发现该特性层不符合对流层顶条件,需重新处理对流层顶时,将会发生原选为对流层顶的特性层在(TTBB)或(TTDD)报中不编码的错误.原因是:该特性层不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通辽站和额济纳旗站L波段雷达两例典型天控系统故障分析,按照天控系统信号流程对关键点电压和波形进行测量,详细介绍了故障检测过程,最终定位故障发生点从而排除故障,确保L波段雷达探空业务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自行研制的tkcffb(探空测风发报)系统于1996年1月1日01时正式投入业务使用。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运行实践证实,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准确。系统在中文系统支持下,用BASIC语言编程,中文提示,操作简单方便。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发报历史,解决了手工发报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和手工发报不可避免的报错、漏报、听错、校错等图1 PC—1500TK的软件框图一系列错情的产生,导致质量不稳定,时效差。该系统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另外,系统的传输速率高、准确、质量高,同时还解决了PC15…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测报数据处理软件 AHDM4.1没有自动传报功能 ,但留有自动传报程序接口。根据宝鸡站的实际情况 ,编写了一个自动传报程序。该程序可拷贝到 C:\AH子目录下 ,在“数据采集、编报”功能模块中选择调用。自动传报主程序采用Quick BASIC编程 ,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 ,便于维护 ;运行过程中随时给以中文提示 ,操作界面清晰、友好 ,简便易学。该程序适用于上星发报或采用分组数据交换网发报的台站。1 自动传报程序的功能对用 AHDM4.1编出的各类气象报自动转换成上星和分组交换网需要的格式发出 ,并留底。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 ,在分…  相似文献   

15.
探空站目前使用的业务系统软件具有"自动修改温压湿曲线"和数据异常的自动纠偏功能(自动纠正),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单纯依赖自动纠正功能来处理异常数据,会造成探测数据失真或不准确。为避免业务软件自动纠正功能的缺陷,确保取准、取全第一手探空资料,有必要对异常数据进行人工干预。通过东源探空站遇到的几个事例来说明人工干预的必要性和人工干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供探空台站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的重心逐渐从连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定时观测发报向监控自动站观测数据和维护维修自动站仪器倾斜。自2020年4月1日全面实现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以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但许多的技术规定和业务流程都发生了变化,需要各台站业务人员加强学习,尽快转换角色,不断适应目前的业务工作。主要指出了在当前业务工作背景下的几项重点工作,包括做好自动观测数据的监控、定时维护维修各类自动观测仪器、做好一些特殊天气的临时观测发报任务以及加强日常工作中突发状况的应急演练等,并用工作中的遇到的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当前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党永娟  许正旭 《青海气象》2005,(2):50-50,53
本文详细介绍了达日、托托河、茫崖等探空站探空报文传输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等,为今后探空站探空报文的传输、维护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11年前的一天,刚刚跨出中专校门的我,来到了大连市气象台探空站报到上班。 头一次来大连,头一次到大连探空站,更是头一次听说大连探空站刚刚在全国121个台站的业务评比中,排名倒数第一! 对工作,对事业满怀憧憬和渴望的我,真像  相似文献   

19.
一级站各类特殊报文的发报总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地面测报业务中特殊报类的发报规定和注意事项,并给出发报演示.  相似文献   

20.
目前气象部门的监测网络状况有以下特点:监测与网络业务发展迅速,新的监测业务不断增加,而且业务微机须直接联结到远程发报服务器,网络设备与维护负担加重,但不增加相应的人员编制;新增业务发报软件多为临时软件,或是FTP脚本,或是从网上下载的上传软件,不利于学习、维护与管理,针对性的专用发报软件开发滞后。鉴于以上特点,同时为减轻业务人员工作量与新增业务快速增长的矛盾,提高网络运行效率以及方便管理,我们开发了通用气象报文传输系统,基本统一了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方式与传输软件,同时使传输软件自动化与智能化。1研究方法1.1设计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