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溶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特有的一种铝土矿工业类型.文章对平果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矿床的含矿岩系、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其开采技术条件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钻探、浅井、槽探等手段对矿体边界及深度进行控制,并结合地形地质测量、物探电测深、采样化验、岩矿鉴定、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查明了矿区地层层序、含矿岩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产状、厚度、品位、矿石类型的变化特征及矿体围岩、夹石的岩性,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共伴生矿产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全区共求得铝土矿B+C+D级储量2148.79万吨.本区将为铝厂提供丰富的铝土矿资源.  相似文献   

3.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大竹园大型铝土矿是中国近年来取得重要找矿进展的大型铝土矿之一。以采自大竹园矿区栗园向斜不同部位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了稀土元素含量与铝土矿质量及成矿过程的关系,最后就稀土元素对于成因和环境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铝土矿、铝土岩和黏土岩稀土元素总含量(不包括Y)分别为107.07×10-6、185.00×10-6和246.28×10-6,依次增高,说明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是一个稀土元素贫化的过程,也是Eu异常和Ce异常趋于增大的过程,即相对于黏土岩来说,铝土矿具有高Eu异常、Ce异常的特征;相对于重稀土元素来说,无论是栗园向斜西翼还是东翼,铝土矿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且轻稀土元素含量以及La与Yb含量之比均随深度变浅而增加;单纯利用稀土元素图解不能有效反映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可以大体反映含矿岩系形成于海相或海陆过渡相环境;大竹园大型铝土矿与黔北其他铝土矿一样,总体上属于沉积型,可能与古喀斯特化过程、古风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下徐马-朱村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及品级等分析研究,分析矿床成因,最终提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一、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嵩箕隆起的东南缘,属庄头、方山、鸠山铝土矿带的北段。为一中型矿床,矿层产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的侵蚀面之上,石炭系本溪组的中上部。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10-30°,倾向100-120°,倾角15-30°。 (一)含铝岩系特征 1.地层特征:本溪组为一套含铝沉积岩系,厚4.88-25.54米,平均12.71米,含铝土矿1-3层,厚3.31米,含矿系数14%;含粘土矿1-3层,厚1.17米,含矿系数9.21%。  相似文献   

6.
夹沟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沟矿区位于参店——龙门铝土矿带的东段,为一大型铝矿床。矿层赋存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的侵蚀面上,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中上部。一、含铝岩系的特征 (一)地层和岩石特征:本溪组为一套铁铝岩系,页理、层理不发育,未发现动物化石。与下伏地层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和上覆地层上石炭统太原组均为假整合接触。厚O.45~54.25米,平均15.18米。自下而上可分五层(见图1): 1.铁质粘土岩夹山西式铁矿层(C_(2b)~(1-1)):褐红色铁质粘土岩、含铁绿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孙坡—管茅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及品级等分析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找矿标志。即主要为中石炭统本溪组含矿岩系、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及矿体露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东餐食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品级)和矿床成因研究,得出了该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通过冯家港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类型及品级等分析研究,并对矿床成因分析,最终提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选取新模向斜的一个钻孔剖面,对铝土矿的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铝土矿矿石矿物以一水硬
铝石为主,另有少量一水软铝石。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以及少量重矿物。此外,在含矿岩系近底部还发现有富集Ce
元素的矿物氟菱钙铈矿[Ce2Ca(CO3)3F2]。从剖面顶部至底部,铝土矿中稀土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稀土元素参数
LaN/YbN、LaN/SmN 和GdN/YbN 的数值均随深度逐渐增大。说明从剖面顶部至底部,稀土元素的淋滤迁出逐渐减弱,且稀土元
素间存在一定的分异。稀土元素间的分异可能由不同的含稀土元素矿物抗风化淋滤差异所致。铝土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
LREE明显富集、MREE中等-弱富集、HREE相对平坦的特征,且具有明显的正Ce异常。δCe异常值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接
近含矿岩系底部,δCe异常值再次增大。含矿岩系上部的Ce异常是由氧化条件下Ce3+ 向Ce4+ 转变并形成方铈矿(CeO2)所致。
随着深度的增加,含矿岩系的氧化性逐渐减弱,从而δCe异常值逐渐减小。接近含矿岩系底部,由于氟菱钙铈矿[Ce2Ca (CO3)3F2]的形成,导致δCe异常值再次增大。氟菱钙铈矿的沉淀可通过氟化物络合物(CeF2+ 或CeCO3F0)与Ca2+ 和HCO- 3
发生反应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娄烦县新开铝土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研究,及对其矿床成因分析,可知,该铝土矿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铝土矿矿床,即我国华北地区统称的G层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的碳酸盐岩风化残积物钙红土,经沉积成矿;娄烦新开铝土矿床为一矿体厚度中等、品位较好的小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2.
河南G层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从岩溶型铝土矿床的时空分布,铝硅酸盐造岩矿物在风化壳发育过程中的演化顺序,富铝风化壳发育的地形、岩性条件及现代实例等新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整个本溪组含矿岩系物质来源为多元,而铝土矿则以基底碳酸盐岩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六)其貌不扬不起眼的铝土矿 铝土矿实在太平凡,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闪亮的晶体,其外貌就是灰白色的硬质块状土.它常与陶瓷原料——粘土岩共生,其下为铁质粘土岩,其上为页岩.就是这不起眼的铝质粘土岩,铝的含量可达40%~ 75%,成为提取铝的主要矿物.  相似文献   

14.
焦作地区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又是耐火粘土重要产地。地质工作开展早,研究程度高。但对奥陶系之上的一套粘土岩为主的地层的时代及其生成环境,一直有所争论。一些老资料和教课书依据粘土岩系之上灰岩(L_1—L_2)中的(竹蜓)类化石口Pseudoschwagering sp.,将其时代统统划归晚石炭世,近来有人把这套粘土岩系(包括铝土矿)划归早石炭世;多数地质工作者则认为该套粘土岩系应归中石炭世。河南大部甚至包括部分山西境内的粘土岩系的时代,同样存在这个争论问题。一九八二年,我们在博爱县黄岑粘土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宁武县西红河铝土矿区地质特征的研究,可知:铝土矿为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铝土矿矿床,即我国华北地区统称的G层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铝土矿成因类型为碳酸盐岩古风壳钙红土沉积的矿床;西红河铝土矿床为一矿体厚度中等、品位较好的中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6.
山西交口-汾西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山西板内造山带汾西-尉庄板拗北缘,是山西省内主要的铝土矿矿集区。本区铝土矿中共伴生有丰富的稀土元素,但稀土元素含量变化较大,总体较为富集轻稀土而贫中稀土,重稀土含量也较少。对铝土矿中共伴生稀土元素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梅 《南方国土资源》2012,(7):23-25,29
文章阐述了广西靖西县新圩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矿体特征及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的控制因素,分析了其形成机制,提出了第四纪发生的多次地壳周期性运动使成矿具有明显的多期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山西省绢、白云母矿分布特征、含矿岩系及含矿岩石类型,确定了4套含矿岩系,4种含矿类型.经初步选矿试验证明,均为较难选矿石.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交口县赵家圪垛稀土铌钽矿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对山西铝(粘)土矿含矿岩系中稀有稀土金属矿资源评价,利用槽探、浅并、钻孔及分析测试、选矿试验等方法手段,在赵家圪垛矿区中发现含有Nb、Ta、Sc、Sr、Ga、Li六种稀有元素,15种稀土元素,其中稀土总量(REO)、(Nb+Ta)2O5(岩)密切相关,并与含矿岩系产状一致.稀土、铌钽矿矿床规模达到大型,是铝(粘)土矿含矿岩系层位中一种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20.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成矿区是黔北-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工业类型属产于中二叠统梁山组碳质
页岩、泥灰岩之下,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泥质岩、泥岩、粉砂岩(或零星分布的上石炭统黄龙组灰岩)不整合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铝
土矿矿床。在含矿岩系之下,零星残存透镜状黄龙组灰岩。黄龙组残留的多少,指示该区在石炭纪末期至早二叠世遭受风化剥蚀
时间的相对长短及各自所处位置的相对高低。研究认为:在含矿岩系底部无黄龙组分布区,推测其古沉积时期地势高,为风化剥
蚀区,无铝土矿沉积;在黄龙组残留较少的区域,反映出该区域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长,古地势也较高,风化剥蚀深度较大,
其环境不利于成矿;在黄龙组残留较多的地段,指示该地段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相对较短,地势相对较低,其环境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