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鄂尔多斯市,即原来的伊克昭盟(据清代学者张穆研究:"鄂尔多斯盟名伊克昭,蒙古谓大曰伊克,庙曰昭。"参见张穆:《蒙古游牧记》卷6"内蒙古伊克昭盟游牧所在",清同治六年(1 967年)刻本)。"伊克"系蒙古语,亦作"也客"、"也可"、"一克"  相似文献   

2.
正老哈河是辽河西源西辽河上源,秦至西晋称乌候秦水,南北朝时称土河,隋朝时称"托纥臣水",唐朝时称"土护真水",辽金时始称"土河"(即"土护真河"的简称),金后期及元朝时又称"涂河",明称老哈母林,清代始称老哈穆楞,简称老哈河或老河。关于老哈穆棱河之名的来历,人们都认为来源于蒙古语,但却不能解释其含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明朝人米万春的《蓟门考》记载"老花母林"河之名过于简略,而清朝人又把"老花母  相似文献   

3.
<正>受"农田荒了不打粮"这一农谚的影响,人们通常视荒为"祸",以致见荒思灭。譬如:一处水域荒了,长满了茂密的水草或灌木,往往会对其"灭荒"或"开发",轻者是为其"刮脸",即:铲除水草灌木;重者是填之、埋之,即:或种庄稼,或盖房屋。其实,这是对水域生境及其生态最大的破坏,水草植物在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和水分以及抗洪防洪中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岱召     
美岱召,位于土默特右旗美岱镇美岱召村,是一座城、寺合一的庙宇。早期为城堡,明代万历年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兴建,史称"福化城"。万历三十四年(1606)改作寺院,称"灵觉寺",清代改称"寿灵寺",因西藏迈达里活佛曾代表达赖四世来此坐床,又称"迈达里庙",主供迈德勒佛(弥勒佛),俗称美岱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名》2012,(1):61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吐日根牧场的冬草场,有个美丽神奇的名字,叫"阿敦乔鲁"。"阿敦乔鲁"是蒙语,意为"马群一样的石头",这是因为这里有众多形状像马的巨石而得名。在这里,一个个巨大的石头,犹如匹匹骏马,或奔腾跳跃,或俯卧小憩,密集地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国内湿地生态研究文献的整理,以衡水湖为个案,总结出湿地生态建设"四护"策略,即湿地生态政策上的"拥护",行动上的"救护",发展上的"养护",情感上的"守护"。"四护"策略包含有具体延伸性的措施或手段,四者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构成湿地生态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7.
正人们常说"知识是客观的",又有不少人把"客观"理解为"标准答案",甚至是"死板的教条"。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影响着人对知识价值与知识美的感悟、发掘和提升,让知识仅是知识,甚至成为羁绊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负,而不能内化为智慧,成为滋养生命成长的甘露。知识是人类活动的结晶,知识都有价值,知识的美就在于其价值得到充分张扬与生长。知识会有两方面的价值,即显性价值和潜在价值。显性价值即本体价值,也可称为客观性价值,是陈述或解释某个(或种或类)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黑龙江流域本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赫哲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诸多地名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后来,汉族大量迁入,许多地名音译为汉语,并加入汉族人对生活的理解,于是诞生了许多既美丽又有趣的地名。比如我们熟知的松花江,其自元、明开始被称为"宋瓦江"或"宋阿江",至清代,也被称作满语"松阿里乌喇"  相似文献   

9.
王洛宾说"最美的旋律在中国西部"草原民族对自然境界、生命境界、历史境界和人生境界的理解、歌颂、膜拜、欢悦,充分体现在胡笳的旋律里和歌舞的欢乐中。从贺兰山岩画那充满着图腾崇拜、蛮野氛围的原始舞蹈的凿刻图案,到历史名著《蒙古秘史》中描写蒙古人在跳庆典舞蹈时热烈豪放得"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构建了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模型",该模型包括表征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创设学习模块和选择教学材料五个部分,进一步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1中的"风成地貌"为例,按照"听风—看风—捕风"的教学设计主线,对该模型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蒙古对外经济联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东北地区日益成为蒙古对外经济联系的首选地区。本文从蒙古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必然性、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态势、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趋势及其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蒙古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呼和浩特"〔Kü keqota〕一名,始见于明代蒙古文史料,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六至四十年间的蒙古文《俺答汗传》载:"水公猴年(壬申,即隆庆六年),  相似文献   

13.
克什克腾旗,内蒙古赤峰市辖旗。"克什克腾"[Keigten],系蒙古语,为蒙古部落名。"克什克腾"一名,在历史文献中亦作:(一)客失克田。《蒙古秘史》卷七第一百九十一节、第一百九十二节与卷九第二百二十四节等出  相似文献   

14.
张哲夫 《中国沙漠》1987,7(1):68-68
土壤风蚀,也称"吹扬"、"风扬"、"吹失",还被叫做风暴、黑色风暴、沙暴、焚风、艾比风、西蒙风、哈麦丹风等。风蚀的定义,广义上指风的吹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狭义则指风的吹蚀作用、磨蚀作用、钻蚀作用、互磨作用。风的几种作用往往同时出现,其结果则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力能对比关系,有时以吹蚀作用为主,有时又以沉积作用为主,搬运作用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15.
正徐霞客(1586—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在少年时代便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待到成年,便开始将少时的理想化为现实行动。徐的出游,既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游山玩水",也有别于历史上如张骞、法显等出于政治或宗教  相似文献   

16.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位于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  相似文献   

17.
一、喝酒划"老疙瘩"拳完颜氏人成长于大漠草原,好酒,喝酒必划拳,划多以唱为主,可与蒙古人相媲美。"老疙瘩"为满族语,意为"小兄弟"。每当喜庆时,两人或多人盘腿席地正坐,有几个人先斟几杯酒,大家共同高唱富有欢乐音调的  相似文献   

18.
亚维农位于法国南部,隆河左岸。亚维农,古语原意是"河边之城"或"很多大风的城",位于普罗旺斯大河岸边的高坡上,凸出于周围的平原和低谷之上,终年都有大风刮过。这里留下了很多罗马遗址。1995年以亚维农历史城区之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亚维农城被古老的城墙所包围,美丽的隆河从城墙外蜿蜒流过。再远处鲜绿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蒙古东部地区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对外通道的发展和未来穿行于中国东北的亚欧大陆桥的可能走行路线,并对蒙古东部地区通道的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蒙古东部地区对外通道的发展构想及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20.
《西部资源》2013,(4):55
国际矿业巨头力拓公司旗下的Turquoise Hill Resources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旗下蒙古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铜精矿,第一批客户或将是中国北方的铜冶炼厂。行业内消息称,蒙古矿业部长已宣布力拓旗下位于蒙古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于7月9日开始出口铜,但是力拓公司拒绝就此予以置评。不过有知情人士证实了这个消息。"第一批铜精矿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