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流斯太西铁矿位于乌拉山中段北麓,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盖苏木管辖。该矿床主要产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地层中,矿体赋存于条带状石英岩及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中,该矿床属于沉积变质铁矿床。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新忽热一带晶质石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渣尔泰山与白云鄂博台缘坳陷带南西叠加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宇乌拉山(岩)群。乌拉山(岩)群原岩以富铝的高粘土质砂岩、含有机质粘土岩,碳酸盐岩夹部分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矿区内仅出露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叠加构造强烈,矿产较为丰富。本次工作获得查明资源量(122b+333)晶质石墨矿,平均固定碳含量7.67%,矿物量200万吨,矿石量3496万吨。还有推测(334?)矿物量合计达1000万吨,合计矿石量13492万吨,平均固定碳含量4.67%,属于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本次工作大致查明了矿体规模、产状及矿石质量,总结了矿区内晶质石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本区域找矿潜力,达到了本次工作目的。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右旗乌拉布拉格一带近年来陆续发现以银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多处,矿体产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老变质岩与志留纪酸性侵入岩接触带附近,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近矿围岩多为志留纪二长花岗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张勇 《西部资源》2015,(3):95-97
白泥井矿区铁矿位于乌拉山复式背斜北翼,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区内构造以单斜构造为主。白泥井矿区南北两个矿段共圈定42条铁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于乌拉山群第三岩组(Ar2wl3)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5.
一、乌兰布和沙漠的成土环境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高原的东部,介乎黄河、贺兰山、巴音乌拉山和狼山之间,东西最宽约110公里,南北最长约170公里,不包括山地,总面积为14,835平方公里。整个沙漠按地表物质组成可分为,北部冲积-湖积平原,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及强烈切割的中山、低山、丘陵等四个地貌类型,总的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图1)。根据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区≥10℃积温在3000-3600℃,最热月(七月)  相似文献   

6.
何峰  杨丽 《西部资源》2012,(6):116-117,119
从构造、岩浆活动、区域变质和矿源层,论述了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的成矿环境、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示了金矿沿断裂带成矿的规律性,指出了金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日前,我区4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获得国家专项勘查资金2840万元。这四个危机矿山找矿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哈达门~乌拉山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内蒙古敖汉旗金厂沟梁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8.
包头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西接巴彦淖尔市,东临呼和浩特市,阴山山脉的乌拉山、大青山横贯中部,最高峰海拔近2300米。阴山以北为中低山及高原丘陵,阴山以南,地形突兀下降,海拔仅1040米左右,为著名的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  相似文献   

9.
大青山地区地处华北陆块北缘呼和浩特一带,属华北地台北缘金、银、铜、铅、锌、铂、钼、硼、石墨、滑石成矿区(Ⅱ_3);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燕山期金、银、铁、铜、铅、锌、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Ⅲ_(10))。Ⅳ级成矿带调查区东部属旗下营—土贵乌拉金、银、白云母成矿带(Ⅳ_(10)~4)。Ⅴ级成矿带在本区东北部为金盆金成矿带(Ⅴ_(10)~(4-1))。区内古元古界扎尔泰山群增隆昌组总体上富集Au、Ag、As、Cu等成矿元素,是本区Au、Ag等成矿元素的矿源层之一,该组受燕山期岩浆上侵影响,局部与早白垩世二长花岗岩接触带存在大规模拆离面,后期沿拆离面侵入的石英脉萃取了围岩中的有益组分并富集成矿,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大地构造部位属华北陆块区。华北陆块自原始陆块形成至现今的构造格局,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形与演化。根据不同时代的大地构造演化特征划分为:太古宙东伙房——西乌兰不浪古陆块、大井——小南沟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色尔腾山古岩浆弧)、中元古代被动陆缘渣尔泰山裂陷槽、中新生代断陷盆地。研究区中太古代晚期经历了乌拉山运动形成麻粒岩相——高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新太古代期末经历了色尔腾山运动,形成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晚元古代末期,渣尔泰山群经历了强大的白云鄂博运动并受其影响,形成钙质绢云母板岩、炭质板岩、变质石英砂岩、石英岩及变质砾岩等低绿片岩相的岩石组合以及韧性变形的糜棱岩等。研究区位于铁、金、铜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带上,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及其与之相伴生的变质深成体构成区内最古老的陆核,新太古界色尔腾山岩群及其变质花岗质侵入岩构成了本区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乌拉山运动和色尔腾山运动在测区内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构造运动及岩浆活动导致热液活动频繁,断裂构造,韧、脆性剪切构造发育,形成了众多规模不等的铁、金、铜矿床,矿点及矿化点。  相似文献   

11.
兴和县南湾石墨矿位于乌拉山—集宁—阜新太古代金、银、铁、铜、铅、锌、石墨、白云母成矿带。矿体呈层状产于含石墨钾长片麻岩中,位于太古界集宁岩群黄土窑组石榴钾长片麻岩底部。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固阳县长胜渠金矿地处内蒙古固阳县东南32km处,矿床位于乌拉山——大青山金、银、铁、白云母成矿亚带中。出露地层及岩浆岩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第一岩组和二叠纪及侏罗纪岩体。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为矿区主要的控矿、赋矿构造。矿床属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2013年,核工业二○八大队通过详查工作,共发现金矿体15条,提交Au金属量23528.39kg,矿床平均品位5.61g/t。矿体产于中太古界乌拉山群中的蚀变花岗岩、片麻岩、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混合岩及石英脉中,受乌拉山——大青山东西向构造带所控制。随着工作程度的不断深入,长胜渠一带已成为包头市新的重点找矿基地。笔者主要针对长胜渠金矿成矿特征展开探讨,并对区域找矿方向及矿区内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吉兰泰盐湖地区沙漠环境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兰泰盐湖地区沙漠分布广泛。TM遥感影像显示该地区沙漠的分布主要受两条沙带的控制,一条沙带位于吉兰泰盐湖以西巴音乌拉山的西北部地区,该沙带向西与腾格里沙漠相连,移动速度很快;另一条沙带分布在吉兰泰盐湖的北部和东部,面积很大,沙体连成一片构成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盐厂于1988~1997年9年间,相继开展了“湖区补水、治沙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对沙漠的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甲浪沟金矿位于乌拉山金矿带中,矿区内侵入岩不发育,金矿赋存于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中,该岩组混合岩化强烈,石英—钾长石脉、石英脉是本区主要金矿化体,而辉绿岩具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目前已经圈定三条金工业矿体,矿体的主要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矿、碳酸盐化等,并为直接找矿标志。因本矿床产在太古界中—高级变质岩中,严格受构造控制,与混合岩化有关的硅化,钾长石化蚀变岩型金矿,即变质——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乌兰布和沙漠位于黄河后河套平原西南,东临黄河、西至巴音乌拉山,吉兰太盐池,南界贺兰山北麓,总面积100万公顷、其主要特征是:各种类型沙丘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大致在楼口-敖龙布鲁格-吉兰太一线的东南即沙漠的东南部,主要以连绵起伏,缺乏广阔丘间土质平地的沙丘链为主;该线以西即沙漠西部为具有湖泊残余的半固定沙垄及白刺灌丛沙堆:磴口-敖龙布鲁格-沙拉井一线以北,下伏地面为古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呈现出沙丘链,灌丛沙堆,古河床洼地与粘土质平地相间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1,(23):63-64
(按姓氏笔划排序)特等奖(共47名)王珏(上海市洋泾中学)、王恒申(河北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王道奎(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牛娜(天津市汇文中学)、左巧珍(山西阳泉市第二中学)、龙燏(贵州兴义中学)、孙兴丽(河南省洛阳市三中)、李冬昕(上海市北虹初级中学)、李冬梅(北京通州区第三中学)、李红文(山西阳泉市第十五中学)、李兵(湖南地质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12,(18):F0003-F0003,64,63
特等奖万志超(贵阳市第一中学)、王利华(吉林省长春市第四十五中学)、王维(成都树德中学)、王颖(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付姗姗(哈尔滨市第4.}中学)、闪德龙(上海市控江中学)、司思(三亚市第四中学)、刘戈(安徽省蚌埠六中)、刘继明(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刘雷〔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汤正全(江苏省黄康中学)、许甜甜(桂林市第一中学)、苏永莲(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李孝阁(河北省抢州颐和中学)、李峰(安徽宿州第二中学)、吴劲松(中国地图出版社)、何平(上海市昆  相似文献   

18.
湖北 松滋(1)嘉鱼(2)食潜江(3) 竹山(4)云梦(5)正当阳(6) 咸丰(7)恩施(8)一仙桃(9) 武汉(10)大悟(11)兆钟祥(12) 注:(1)、(2)、(4)、(5)、(7)、(11)、(12)县名, (3)、(6)、(8)、(9)、(10)市名。 新疆 墨玉(1)富蕴(2)沙湾(3)处, 温泉(4)新源(5)天山(6)麓。 哈密(7)和硕(8)遍于田(9), 奎屯(10)裕民(11)博乐(12)殊。 注:(1)、(2)、(3)、(4)、(5)、(8)、(9)、(11)县 名,(6)山名,(7)(10)(12)市名。 山西 长治(1)平定(2)万荣(3)临(4) 永和(5)乡宁(6)五寨(7)兴(8) …  相似文献   

19.
结果表明:(1)在科尔沁沙地,五种主要类型农田生长季平均土壤含水量是粘壤土水浇地(ICL,12.4%) > 沙壤土水浇地(ISL,9.5%) > 粘壤土旱坡地(CLDSL,8.87%) > 粘壤土旱平地(CLDL,6.55%) > 沙壤土旱平地(SLDL,5.70%),地温是SLDL(22.04℃) > CLDL(21.73℃) > CLDSL(21.40℃) > ISL(21.08℃) > ICL(21.05℃),土壤养分综合指数高低的顺序是ICL(90.8) > ISL(83.8) > CLDL(75.8) > CLDSL(55.0) > SLDL(36.8);(2)五种类型农田玉米植株高(cm)和生物量(kg·m-2)都是ISL(270,2.96) > ICL(245,2.70) > CLDSL(225,2.12) > CLDL(220,1.86) > SLDL(181,1.32);(3)玉米地上生物量与土壤速效N、P、K的相关系数为0.860,与土壤水分的相关系数为0.837,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53,而与地温的相关系数为-0.976。  相似文献   

20.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  郝庆菊  江长胜 《地理科学》2011,31(4):485-489
以位于西南大学试验农场的紫色土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稳态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的土壤深度内,不同耕作方式下总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22.74 g/kg)>DP(14.57 g/kg)>XM(13.73 g/kg)>LF(13.10 g/kg)>SH(11.92 g/kg);活性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DP(3.67 g/kg)>LF(3.49 g/kg)>LM(3.28 g/kg)>XM(3.17 g/kg)>SH(2.69 g/kg);稳态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的百分比为LM (85%)>SH (78%)>XM (77%)>LF (75%)>DP (74%)。长期垄作免耕具有明显的碳截存效应和良好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