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地形图上的地物点作控制,在肉眼配准下放大SPOT图像,图像的几何精度能否满足有关大、中比例尺专题图编制的精度要求,这是专题图编制人员一直所关心的问题。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已知,SPOT图像影像的几何误差在10米左右(指分辨率为10米的全色图像),可以用于测绘1/10万和修测1/5万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地形图[1]。从这一结果来看,SPOT图像用于编制中比例尺专题图,其精度是不成问题的。但由于编制这类比例尺专题图需要放大图像的比例尺,如果放大时操作不严或使用的方法不当,则势必影响图像的原有质量,使图像不能用于专题图的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SPOT 5参数进行严密物理模型法纠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SPOT 5影像的纠正基本上利用共线方程法、有理函数计算法与多项式计算法进行,这些方法对于平坦和丘陵地区比较有效,但对于山区就难以达到理想精度。介绍了一种利用SPOT 5提供参数,按照严密物理模型进行纠正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于起伏较大的山区比较有效。试验表明,利用严密物理模型纠正的影像平均精度优于15 m,达到1∶10 000制图需要,从而可以利用1∶10 000图件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利用数据库,以及进行土地变更调查。  相似文献   

3.
秦淮河丘陵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及制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着重论述了使用SPOT卫星遥感图像提取土地利用专题信息的技术与方法。利用数字地形模型(DEM)派生的坡度、坡向等辅助信息,对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空间进行扩展,建立基于知识的统计分析扩展模型,对不同参数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取SPOT星遥感土地利用专题信息,特别适合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同时,通过地物分层分类信息提取方法和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编制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相似文献   

4.
选择各地市挂图为专题要素编绘的基本资料,在编绘地市挂图中按1∶25万图成图精度要求建立统一的数学基础,并采用国家1∶25万地形图编绘地理要素底图,再以底图上地理要素为骨架,将专题要素转绘其上,经协调处理复合成图.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全国的一致性,也要兼顾地方的特殊性,合理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类图斑及分布特征.充分发挥地图的功能,努力开拓地图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深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从目前和未来的角度看,有其合理和不合理的两部分.前者宜加以保留,发挥其优势,后者必须摒弃.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取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就是为了给政府部门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部门制订区域规划、农业区划、进行国土整治提供参考数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结果,除了提交报告外,还应辅有一套更直观易读的系列比例尺地图.地图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这项工作不仅能反映当前土地利用情况和生产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土地质量评价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而且对地图学的发展,尤其是专题制图的繁荣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编制系列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制图工程.许多测绘单位参与了编制工作,所采用的编制方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使传统的编图方法,在新时期条件下有所发展.因此研究总结几年来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面广量大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的1:5万专题调查制图的需要,我们采用数字插值放大、优化波段组合的光机复合处理技术,探索了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制作技术。本文介绍了制作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基本工艺方案及技术关键:(1)对TM图像磁带数据进行实数倍(2.28倍)双向线性插值放大,(2)在C-4500扫描仪上用50μm光点扫描获得比例尺为1:25万的潜影图像,(3)把潜影图像经显影、定影处理,再光学放大5倍,获得1:5万TM影像图。从我们结合有关任务先后在河北省南皮县、黑龙江省穆稜县和山东省莱洲湾等地区进行的试验研究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调查中,遥感数据被作为调查的基础数据源,开始取代传统的航片或地形图,以SPOT5数据应用最多。本文介绍了SPOT5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并结合土地利用调查的有关要求,对SPOT5卫星影像数据进行几何校正、波段组合、影像融合等方法的探讨及制作1:10000标准分幅卫星遥感正射影像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1:50万浙江瘩土地利用现状图阐述了浙江省土地利用的特点、编制过程中屏幕比例尺的确定和各个要素的综合原则。  相似文献   

8.
IRS-P6卫星影像的最高空间分辨率是5.8 m,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领域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与2.5 m分辨率的SPOT-5卫星影像在成图比例尺、响应图斑大小、地类可解度和信息提取精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IRS-P6卫星影像可以制作1︰2.5万和1︰5万中等比例尺的图件,更新或辅助更新1︰2.5万与1︰5万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可以作为另外一种数据源与单一的SPOT数据源进行互补,使之更快捷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志强 《地图》1991,(2):26-27
开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获取准确的土地数据,不仅可为制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制订国民经济计划、区域规划、农业区划服务。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要求,需用1:1万国际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基本资料编制1:5万县、1:1万乡土地利用现状图。编好县、乡土地  相似文献   

10.
论TM图像与GIS数据综合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TM,SPOT卫星遥感图像以及相应卫星影像图,综合土地利用专题图等GIS非遥感数据,针对宁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实际需要,进行有关遥感信息专题提取和应用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了CCD图象的主要几何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卫星CCD图象进行两级仿射纠正编制影象图和进行机助制图的修测地图的方法。并根据我国对充空CCD图象(比例尺为1:44万)进行了上述方法的试验。进而探讨了利用我国资源卫星CCD图象修测地图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数字地面模型的情况下,若利用1:150万比例尺卫呈CCD图象上的可判地物,来测1:25万地图是可行的。而利用该图象编制1:20万至1:50万战区道路水系变化现势专用图,则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这一目标,正是有关部门提出的当前地图更新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开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SPOT5)处理及建库技术方法研究和探索,制定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及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和"省级基于遥感影像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制作了覆盖河南拿省的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了河南省基于SPOT5的GPS像控点图形图像数据库、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库和基于影像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全国土地利用二次调查基础底图制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空间实验室测量相机(MC)拍摄的彩色红外立体像对在中比例尺地形制图、正射影像地图以及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可能性,给出1:10万和1:20万比例尺的制图例证,表明平面位置和高程精度能满足1:10万比例尺地形图规范要求;1:10万比例尺影像图可以满足专题制图精度要求。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二种来源(MC,MSS)的遥感数据做数字匹配,并进行信息提取、组合、增强和分类等处理,其结果与原始图像比较表明有独特的优越性,与MSS原始数据相比,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各种类型界线更分明,可分辨类目增多;而与MC原始图像相比,其光谱特性获得改善且能保持原有的空间分辨率。土地利用类型解释精度与MSS和MC原始图像比较分别提高7—2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试验区,用TM磁带、TM假彩色合成影像、SPOT多光谱影像和彩色红外航空像片同时对试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制图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TM图像计算机增强处理与自动分类、TM最佳波段组合、三种影像的目视判读与制图、以及遥感信息源的综合评价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1: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技术数据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的《1:50万华北地台太古界变质岩原岩建造图》(简称《原岩建造图》)属中比例尺区域专题地图,它是专题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原岩建造图》编制技术方法和成图过程,重点阐述其地理底图各要素的绘制和综合特点。  相似文献   

16.
西藏自治区当雄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经IRSA-2图像处理系统增强和几何精纠正处理的多季相陆地卫星MSS图像,以及黑白全色航空像片,建立了利用多时相陆地卫星MSS假彩色合成图像和航空像片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的综合判读标志,完成了利用IBMPC/AT计算机进行土地面积量算数据处理的全部程序并解决了内业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调查结果证明,在当雄县使用的遥感方法进行高原土地利用调查,较常规方法可取得更高的调查精度和经济效益。其方法的研究对于完成全藏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5万区域调查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专题图,采用国际统一标准分幅和编号。习惯规定使用同比例尺地形图之接图表:本幅居中用晕线表示,周围紧邻8幅标出分幅线、图号、图名,总貌为“#”字形。笔者认为这种接图表不适应专题区调图使用、管理的需要,应该进行改革。在1:5万区调酉阳等四幅联测和珙县等七幅联测图件编绘一出版工作中,笔者提出有必要把联测图区范围、图幅编号、图名表示在图上的建议。认为联测图区与传统接图表并列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对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地面控制点(ground control point,GCP)选取的影响,提高GCP的采集效率,在基准图像上采用2种方法选取GCP:1改进的分水岭分割和加权邻域检测方法选取道路交叉点作为GCP;2GrabCut分割和轮廓检测方法选取区域重心作为GCP。以0.5 m分辨率的航空图像作为基准图像,使用上述方法选取GCP,对2.5 m分辨率的ALOS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次研究采用的GCP选取方法受人为因素影响小,精度在1个像元以内,并可实现半自动选取。这一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生产中的GCP提取,在实现中小比例尺DOM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曾指出:地图是地理学的“始”与“终”。正是从这点出发,经济地理学者与地图制图工作者,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都将为整理和提高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成果的质量,充实专题地图制图的学科内容作出应有的努力。本文结合编制1:100万全国土地利用图总色标及《北京》幅的试验工作,就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制图的有关问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反映TM资料的亮度、绿度、湿度等信息特征,有利于区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的亮度指数BI、植被指数VI及TM5数据组合的数字处理新方案,介绍了利用该方案处理数据及图 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及目视解译,编制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方法。在对江苏省射阳县中部 三个乡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本文对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在1:5万土地利用现状 图编制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