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春播气候特点及其安全播、插期的气象指标。 宜山春播期,大致为惊蛰至春分。这一段时间与播种最密切的气候特点有三个方面:春季的低温阴雨,春分后的倒春寒天气,插秧期的天气特点。 从宜山县的气象资料统计得,宜山烂秧天气机率,三月上旬最大,以后逐旬减少,安全播种期基本上在三月中旬中后期。因此,此期间回暖迟早是决定播种期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1976,(1):13-14
四月份是水稻育秧期,连阴雨天气常引起烂秧或死苗。因此预报春播期有无连阴雨天气是做好春播期服务的关键之一。一、思路: 我们以太湖渔民群众的看天经验“清明节后,南风二天,天要变”为线索,普查了1959—1973年4—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72—1978年七年春播期(3月27日—5月10日)500mb亚欧环流形势,应用变K-均值聚类法进行客观分型,共得九型。对它们和春播期四种主要中期天气过程——连阴雨和低温连阴雨、过程性天气、连晴,用对应分析方法数量化。以环流形势与同期的北半球500mb波谱分析中选出的物理量作为因子,对天气过程类型作出了逐步回归和AID聚类的统计推断。 对1979、80年春播期作了预报检验,效果尚好。  相似文献   

4.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春季回暖较早,是提早播种,争取扩大复种指数,躲过伏旱,夺取高产的有利条件。但春播期正处于过渡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很不稳定,逐年变化较大,有的年份有明显的倒春寒,常造成大量烂种烂秧。因此,我们决心认识长期天气变化规律,努力做好春播期天气预报。 首先,我们对历史情况作调查,将近50年的春播期天气可分为5个类型。 春暖型:从3月上旬中开始气温就稳定在120°C以上,在4月上旬以前虽有明显寒潮,但时间短,无连阴雨。 正常型:3月上旬气温略偏低,上旬末到中旬初气温上升到12°C以上,一般有7天以上晴好天气,适宜育秧,中旬和下旬气温正常到偏高,有寒潮无连阴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技》1975,(1):33-34
每年2、3月份,是田阳地区早稻播种育秧阶段,这时正值冷暖季节交替,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每当冷空气南下,往往造成低温阴雨天气,给早稻播种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做好春播期预报服务工作,抓住冷尾暖头播种,防止早稻烂秧,我们在学习群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观察分析,发现癞蛤蟆活动与春播期冷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几年来,我们利用癞蛤蟆的活动规律来预报春播期天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春播期冷暖时段的中期预报,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所采用的预报因子都是前期的气象要素和环流形势,有些因子物理意义不够明确,预报质量不稳定,效果不够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从1982年3月1日开始接收日本第4~8天的中期地面、500mb形势预报,采用当日的形势系统预报信息来作当日的气象要素预报,因子物理意义明确。用1982年春播期和1983年春播期前期的预报传真图建立了一条MOS预报方程,经1983年春播期后期的使用,效果很好,报准了3月下旬一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和一次回暖天气过程,使我县早稻播种避过了低温阴雨,抓住了有利的回暖天气,防止了早稻烂秧,抢上了播种季节,领导和群众  相似文献   

7.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上旬,是我区春播大忙时期。但这段时间内往往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长时间的阴雨低温,造成倒春寒天气,给早稻播种造成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们以“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这条农谚为线索,制作春播期有无倒春寒的中期预报,收到较好的效果。 农谚“社前青蛙叫,早禾播二道”在我区流传较广。“社”是指春社,在春分附近,是指3月中旬或以前如果发生青蛙叫,后期将有一段较长时间的阴雨低温天气。春季青蛙叫发生在燥热的夜晚,燥热之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7,3(1):9-9
为了做好春季气象服务,我们每年在一月初,就开始向有关部门发布春播期长期天气趋势预报,以便早计划、早准备、妥安排。发布的内容,除了预报春播期天气类型的好坏以外,还指出可能出现何种灾害性和关键性天气,并提出适当的农事建议,供使用单位掌握和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管报管用”的效果。现将我站春播期天气类型预报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来宾市从2002年成立以来(2003-2014年)春播期(历年2月21日到3月31日)低温阴雨(日平均气温<=12℃大于或等于3天)天气实况,重点以2011年全市大部为中度低温阴雨为例分析评估其影响,为春播期低温阴雨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7,(3):12-13
一、预报思路我们利用1956—1975年(缺1967年)历史天气图,对春播期3月20日—4月20日进行晴暖时段的形势普查(主要以700毫巴为主,其次参考500毫巴)找规律、定形势。通过在一定形势下找指标的方法初步探讨了我区春播期晴暖时段天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根据贫下中农的反映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将晴暖时段的标准定为:连续≥3天无雨,且每天日照都≥5小时,为一次晴暖时段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用上下游气压效应作马山县倒春寒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爱瑛 《广西气象》1996,17(4):31-31
通过分析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发现当年2月下半月的气压与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于是根据上下游气压效应,找出马山县春播期倒春寒天气的气压指标,经过5年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西太平洋付热带高压(以下简称付高)是低纬度重要的大型天气系统,它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十分巨大。多年来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它与我国夏季旱涝的关系。而研究其与春季低温阴雨关系尚见不多。本文在这方面作了初探。一、同期付高与同期华南西北部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关系(一)好坏典型年份二者的关系首先我们选取了1969年以来华南春播期天气特好年(即三月份无低温天气,其标准是无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为≤12℃的年份),如1973、1977二年,及春播天气特差年,如1970、1976二年。利用中央气象台长期组提供的月付高环流资料,情况如下表一: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53~1993年南阳市春播期连阴雨天气资料及元月逐候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绘制元月纬向环流指数历年位相图;根据预报年元月逐候亚洲纬向环流指数,在历年位相图上选择历史相似年,并根据历史相似年春播期连阴雨出现实况,制作该年春播期连阴雨趋势预报。经1984~1998年试用,预报准确率为7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发现当年2月下半月的气压与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有着较密切的关系,于是根据上下游气压效应,找出马山县春播期倒春寒天气的气压指标,经过5年使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3个气象站点历年2—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广西贵港市1960—2011年春播期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播期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月下旬气候变暖最显著;春播期1980年代中期明显偏冷、1990年代末始转暖,2000年代初期后增暖明显,最近几年维持偏暖但变暖不显著。春播期降水量由1980年代初之前的减少趋势转为之后的增多趋势(3月中旬增多趋势最显著)。重度烂秧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1960—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频次数明显减少(最近5 a未曾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均伴随降水出现(多为20mm以下)。春播期低阴雨日数的小幅减少趋势可信度不高,低温阴雨结束期主要出现在3月上、中旬并有推迟的趋势,倒春寒多发的3月中、下旬气温呈下降趋势,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农业仍面临春播期低温阴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五峰县气象局在应用转移概率预报春播期总降水量时获得良好效果,本文以预报1992年春播期总降水量为例简述其方法。首先,取五峰站1957~1991年35年春播期雨量资料,将其划分为Ⅰ、Ⅱ、Ⅲ三种状态,并求其状态平均值;其次,统计转移概率,建立预报测度;第三,求状态概率,得出M_(Ⅰ)=0.652,M_(Ⅱ)=0.345,M_(Ⅲ)=0.043;第四,将所得各状态概率与平均值乘积之和确定为所求预报量。以此预报出1992年春播期总雨量为186mm,实况192mm,误差仅6mm。本方法具有以下若干优点:  相似文献   

17.
低温阴雨天气除和北方冷空气活动有关外,还与一定势力的暖湿空气的活动有关。春季暖空气活动又与前一年副高活动密切相关。在此思路下,我们用前一年1—12月的副高面积指数总和,与我地春播期天气趋势进行对照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8.
张汉川 《气象》1981,7(3):11-12
通过资料分析我们发现,春播期的冷暖与隆冬温度关系密切。我们以此思路建立的预报工具,经过7年的实践检验,预报效果稳定,现介绍如下: 我们通过对本地育秧历史的调查和单站资料分析,用日平均气温稳定(五天滑动)通过12℃日期的迟早(x_1)和4月上旬旬平均气温的高低(x_2)两个因子,采用组合编码(见附表)来划分历史上春播期冷暖年(取编码和≥0为暖年,<0为冷年)。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7,(3):10-12
一、预报思路和天气概况我区每年在春播期3月20日—4月20日,往往会出现1—3次5—7天或10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过程。我们根据预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认为连阴雨天气过程的产生与大范围的环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对1956年至1975年(缺1967年资料)3月20日—4月20日出现的25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普查,发现我区产生连阴雨的前五天(±1天)在700毫巴中高纬度环流形势均为两槽一脊型。即我国沿海以东和乌拉尔山各为低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82个站1973-2008年春播期间(4-5月)的24 h降水资料,结合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研究了黑龙江省春播期较大降水出现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相关天气系统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得出以下结论:黑龙江省春播期间的较大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各自的规律;造成黑龙江省春播期较大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蒙古气旋、华北气旋、江淮气旋、东北气旋等6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