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以趋势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两个测区的重力资料作了电算处理。这两个测区分别是东乡枫林矿区再力详查和乐平地区区域重力测量,两区工作程度很不相同。前者面积6km~2,工作比例尺1/万,设计总精度95μgl,实达50μgl。电算取值网格和实际观测点相同,为100m×50m。后者面积7200km~2,比例尺1/20万,设计总精度0.8mgl,实达精度约0.5mgl。实际观测点按1点/3(km)~2密度布置,电算取值网格为2km×2km。在一些文章中,对趋势分析方法有效性的评价是毁誉并存,看法不一。本文亦准备谈些我们在完成上述实算工作后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应用化探分散流找金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提供了大量的找矿信息。我队自1982年以来在川西北地区共完成1/20万-1/5万分散流扫面1万多平方公里,找到桥桥上、东谷、莱子沟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一些有望矿点。其中前一个矿是用1/5万分散流(4-6点/km2)找到的,后二个矿是用1/20万  相似文献   

3.
湖南第二代区域化探工作已完成16万km~2,根据本省自然景观的特点,工作方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其次是土壤测量控制面,平均采样密度为1—1.5个样/km~2。系统的按不同地质构造单元(或沉积相)来布置岩石采样工作。样品分析测试41个元素。所有样品全是按定量分析精度要求测定的,检出限高。如 Cd 为0.1ppm,As 为1ppm,Pb 为2ppm,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开展了1/5万化探分散流约20000km~2,获得了大量以Au为主的分散流异常,为找矿决策和普查选点提供了靶区.在所提出的化探规划和施工区,经过进一步工作,取得了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史维浚 《铀矿地质》1989,5(2):95-101
本文在总结铀矿水分散体规模的基础上,对铀矿水文地球化学代矿工作的网度要求进行了讨论,提出区调阶段的工作比例尺为1:20万—1:10万,普查阶段为1:5万—1:2.5万,详查阶段为1:1万—1:5000;在阐明各工作阶段所圈定的水文地球化学场的地质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小比例尺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原理、效果及技术要求。提出了在潮湿多雨地区开展水分散流找矿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指出了水分散流找矿的关键是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度。在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中要注意通用找矿标志和矿化度(电导)的取样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6.
地球化学找矿在广大西伯利亚和苏联东北部地质研究程度不足的地区,往往用近代水系冲积层取样方法进行。比例尺1:20万的区域岩石化学测量,所执行的是平均采样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一个样的任务,同时与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配合或超前地质测量一个阶段,作1:5万比例尺(每平方公里4—6个样)。岩石化学测量的任务是发现近地表出露并有相当规模工业储量的矿床。在此条件下,根据冲积层中岩石化学分散流能可  相似文献   

7.
地球化学勘查根据在不同的地质—找矿阶段中的目的、面积和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大致分为如下三类:(1)区域化探(或称战略踏勘性化探):主要工作目的是发现由成矿远景区(带),大、中型矿田和矿床以及某些地层、构造、火成岩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所引起的省的、区域的和局部的地球化学异常.工作面积常常为数千平方公里或更大,常用工作比例尺为1:10万、1:20万或1:50万,采样密度(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例)为2点/kM~2、0.25~1点/km~2或0.04~0.08点/km~2.  相似文献   

8.
实践证明,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找金方法.冶金部门自1986年以来,已完成1/20万比例尺12500km~2,完成1/5万比例尺56000km~2.随着工作量的不断增长,所获得的异常将越来越多,如何快速筛选出有潜在意义的异常,加快查证工作是当前化探找金工作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已有的经验表明:大金矿有大异常,如夹皮沟金矿田,金异常达上百km~2;金厂峪金矿床金异常  相似文献   

9.
关于趋势分析是否适用于处理化探数据,当前争议甚多.笔者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是:用趋势分析来预测成矿远景区、评价化探异常是有效的.本文拟对安宁河地区分散流工作中的趋势面分析结果作一简单介绍,并对该区的找矿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1977~1978年,我队在西昌地区安宁河一带开展了1/5万的分散流普查找矿工作,圈出组合异常32个(图1).其中Pb、Zn异常12个,Mo、Pb异常2个,Sn、B异常  相似文献   

10.
“七五”期间,我公司区域化探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三年来,在河北省北部共完成金矿区带分散流扫面15594km~2,发现金异常357个,通过进一步工作,查明小型金矿5处,具中型以上远景储量的金矿床3处,还有一批有望异常正在进一步工作.总结我们的经验,区域化探在金矿找矿工作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为金矿找矿部署提供依据1986年以前,我公司的金矿找矿后备基地比较紧张,公司决定大力开展基础物化探工作,首先是分散流测量,并且要求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出成果.物化探分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缩短分散流找矿周期的技术措施,当年提交了张宣地区和冀东地区两片分散流成果图,公司根据分散流异常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自1965年以来,我们在辽东地区几个金的成矿带上,以Au为直接指示元素,以Cu、Pb、Ag、As为辅助元素,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手段与地质相配合,进行了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先后投入1/5千的30公里~2、1/万的200公里~2、1/2.5万的1200公里~2的次生晕工作和1/2.5万的400公里~2的分散流工作.由试验、试睑性生产到大面积投产,都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并对金在表生环境中的变化,不同类型金矿床中次生晕成晕特征,异常推断解释和评价方法,以及金的直接指示作用等,有了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柏杖子金矿床的发现是从1979年在凌源南部开展1:5万的分散流工作以后,物化探工作逐渐深入发现的。当时在此获得了长7公里,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的金、银、铜的分散流异常带。经5条剖面的检查,认为分散流异常是矿体引起,年末施工了三个普查验证钻孔,两个孔见到够工业品位的金矿,一个见到矿化。 在此基础上,1980年系统的开展地表工作,在分散流异常范围内投入1:1万的化探次生晕。15平方公里。其中以  相似文献   

13.
在甘肃西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Ⅰ,Ⅱ级水系发育或较为发育地区,利用1∶2.5万分散流加密工作方法对1∶10万或1∶5万分散流异常进行追踪评价.采样点一般布设在Ⅰ,Ⅱ级水系中,密度一般控制在35~40点/km2,样品为水系沉积物中-细粒的细砂.异常区以1∶5万分散流测量统计的背景值为背景值,以Ca=2(C0+RS)或Ca=2Ca′来确定异常下限值,对所圈定的异常区采用踏查确定其是否为矿致异常-地化综合剖面追查其异常源-探槽工程验证-利用地质勘查手段确定其工业价值的异常评价体系.近十年来,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部地区发现一批金、钨矿床.  相似文献   

14.
对燕山地区1/100万比例尺重磁资料经数据处理后,推断出深部构造及其派生的断裂体系;再据后者对已知岩体的控制特征,用大比例尺航磁图和地质图,建立了该区已知岩体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一次标志和组合标志.确立了超镁铁质、镁铁质岩体的数学模型.初步预测了8万km~2范围内的隐伏岩体.还进行了多组判别分析、R因子分析、模糊R型因子分析以缩小靶区.  相似文献   

15.
一、有關普查工作的几个問題 (一) 普查工作的程序問題 按照規范的規定,应由小比例尺至中比例尺,然后到大比例尺(1∶5万)。在赣中南区域,有的地方有了前人所編1/20万、1/25万或1/30万地質图,有的地方就只有一百万分之二地質图。从比例尺的关系来看,似乎可以直接选定1/5万普查范圍,但由于前人的資料,有的調查时間很短,有的編制的时間离現在已有十几年或二十多年,有的又只是一份路線地質图。因此,具体圈定还有困难,在1955年和1956年初,曾經因为只根据了这些图紙,选擇了1/5万普查的区域,結果有的中途修改,有的又临时撤囘。根据这些經驗教訓,我們增加了一項路線檢查工作,在沒有旧的中比例尺地質图的区域,工作量稍为大一些,接近1/20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质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建平  郑存江 《岩矿测试》2003,22(3):211-216
利用VFP6.0强大的数据计算和管理功能,设计了对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数据的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同时管理多个图幅样品的数据,还可以自动实现样品编码、内检样品按指定比例随机生成、一级和二级标样质量汇总、内检合格率和报出率计算、二级标样质量监控图绘制以及按选定格式进行分析数据和内检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输出美观的表格。该系统适用于不同比例尺化探数据的实验室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及其在化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先川  王世称 《地球科学》1998,23(2):171-174
稳健协同克立格因子分析集稳健统计、协同克立格和因子分析的优点于一体,可同时研究多个变量不同方向的结构差异及变化性,用该方法研究次生晕指示的结构特征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原生晕的特征,揭示其深层次信息.对团结沟金矿区次生晕分析表明:在矿产预测中矿床原生晕组合标志并不适用于次生晕及分散流的研究,本方法对大(中)比例尺次生晕、分散流与原生晕的信息转换和关联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着手整理全省化探资料,至一九七六年止,完成了全省地球化学编图工作,提出了若干成矿预测区.近年来,有关单位对某些预测区进行了普查找矿评价,取得良好找矿效果.现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成果作一概略报导.根据收集到的全省矿区-矿带普查与详查化探报告和区域测量中的化探资料,确定了以下编图内容:1.全省化探工作程度图:比例尺1∶50万,反映历年来化探普查测区的位置、完成面积、投入方法、工作比例尺和测量密度.2.全省次生晕测量、分散流测量、水化学测量、重砂测量等方法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比例尺1∶50万,附异常一览表.3.化探报告卡片:将化探报告摘编成卡片,附缩制的化探地质图件(比例尺不定).4.简要文学说明书:归纳全省化探工作情况、异常分布特征、各方法找矿有效性、成矿预测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东秦岭东沟超大型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汝阳东沟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巨型钼成矿带的中部;矿床的发现和探明,源于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的导引.从1∶20万到1∶5万分散流地球化学的指示作用,到1∶1万次生晕地球化学的分布状态,揭示了东沟区域地球化学首先是富钼的;其各种比例尺的Mo元素异常均有清楚显示,尤其是1∶1万次生晕Mo异常更是中、小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的再现和加强.因此说,钼的找矿意义就是地球化学找矿的手段的选择和方法的应用.在强度上,1∶1万次生晕10×10-6的异常可界定为矿致异常,这不仅是东沟,也是从其他几个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次生晕异常的找矿标志方面得到很好的印证.  相似文献   

20.
用1:2.5万分散流追踪异常源的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智 《黄金地质》2004,10(3):65-67
在甘肃西部干旱、半干旱荒漠区,Ⅰ,Ⅱ级水系发育或较为发育地区,利用1:2.5万分散流加密工作方法对1:10万或1:5万分散流异常进行追踪评价。采样点一般布设在Ⅰ,Ⅱ级水系中,密度一般控制在35~40点/km^2,样品为水系沉积物中-细粒的细砂。异常区以1:5万分散流测量统计的背景值为背景值,以Ca=2(C0 RS)或Ca=2Ca’来确定异常下限值,对所圈定的异常区采用踏查确定其是否为矿致异常—地化综合剖面追查其异常源-探槽工程验证-利用地质勘查手段确定其工业价值的异常评价体系。近十年来,利用该方法在甘肃西部地区发现一批金、钨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