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成矿区带:南祁连成矿带(Ⅲ-23)。建造构造:拉脊山一带,加里东早期超基性岩侵入于上寒武统六道沟群一套安山岩夹变质碎屑岩中。岩体属辉橄岩-辉石岩体和纯橄岩的复合岩体:前者具岩相分异,主要有透辉石岩、异剥辉石岩、斜辉辉橄岩,m/f3.90;后者晚于主要由纯橄岩、含辉纯橄岩组成,m/f为9~13.5,表生风化产生风化壳型铁镍矿。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藏山南地区泽当岩体中的金鲁西铬铁矿进行了野外勘查和室内研究,依据野外调查对工作区内超基性岩体初步划分为堆晶杂岩和纯橄岩—斜辉辉橄岩两个岩相带,并对矿化较好的地区做了小面积的高精度磁法测量和对比解译,探讨下一步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3.
萨尔托海铬铁矿是我国大型铬矿床之一。本文论述了该区超基性岩与地表、浅部和深部铬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根据岩体产状、内部构造、岩石矿物学、岩石组构及通过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的分析对比、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等,提出萨尔托海超基性岩体是岩浆成因的,是在造山带区域应力场作用下成岩、成矿与变形、变质的。该区铬铁矿主要产于纯橄岩申,其次为斜辉辉橄岩,而橄榄岩仅有少量矿化。主要成矿地段的岩相均有自上而下由偏酸性到偏基性的垂直分带现象,工业矿体赋存于中下部纯橄岩—辉橄岩杂岩带的纯橄岩内或偏基性的辉橄岩中,其构造位置处在岩体基底凹槽之上;地表矿体则多是由形成浅部或中深部矿床的矿浆派生、沿裂隙贯入的脉状矿体。在造矿铬尖晶石中发现了原生硅酸盐熔体包裹体;肯定了褪色岩石富含Cl、B、S等挥发组分,岩石发生蚀变褪色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铬矿成矿作用有关;并从岩相、构造、地球化学及矿床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岩浆分异及铬矿床的形成作用。超基性岩及铬铁矿结晶温度介于1300—700℃之间。  相似文献   

4.
某阿尔卑斯型镁质超基性岩位于藏北超基性岩带的中部。超基性岩主要由斜辉辉橄岩组成,并有纯橄榄岩、斜辉辉橄岩等岩相带。纯橄岩与辉橄岩接触处为铬、铂矿化部位。岩体受强烈的热蚀变,主要为蛇纹石化及绿泥石化。亦有少量的铬绿泥石化及铬石榴石化等。铬矿体中的铂族元素以Os、Ir和Ru为主,Pt、Pd和Ph含量较微。经反复研究,找到了钌铱锇矿、铱锇矿、自然锇、等轴铂锇铱矿、锇铂钌铱矿、硫钌矿、硫铱锇钌矿、锇硫钌矿、硫砷钌矿、锇硫砷钌矿、安多矿、锇安多矿、钌峨眉矿、砷铂矿、钌单斜砷铱矿、镍砷钌矿、硫砷铱矿、钌硫砷铱矿、铂铁合金、钌铁合金,锑钯矿及未定名矿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H.W.Stockman和P.F.Hlava对俄勒冈州西南部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杂岩体铬铁岩中铂族矿物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 (一)地质与地球化学背景研究区的两个岩体可能是同一个较大超镁铁质岩带中的残余体,都含有构造成因的斜辉辉橄岩。豆荚状铬铁岩在岩体中的体积不足1%,产在部分蛇纹石化纯橄岩条带或碎片中。很多铬铁岩显示出堆积结构,被认为是地幔中硅酸盐体部分熔融沉淀形成的。一般说来,俄勒岗州西南部铬铁岩的含铱量比伴生的斜辉辉橄岩和纯橄岩的含铱量高得多。9个橄榄岩的全分析表明,其铱含量为0.8—16.8ppb,平均6.9±4.5ppb;而9个铬铁岩全分析结果,含铱12.9—1159ppb,其中有6个超过80ppb。铬铁岩中铱和铬含量的对数值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乳山海阳所地区超镁铁岩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山海阳所地区超镁铁岩多以包体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成群出现,分段集中;主要岩石类型有蛇纹石化橄辉岩,辉橄岩,透闪石化单斜辉石岩,角闪石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偶见纯橄岩;  相似文献   

7.
正成矿区带:阿拉善成矿带(Ⅲ-18)。建造构造:龙首山一带,中元古代侵入前长城系变质岩地层中的复式铁质超基性岩体。第一次侵入含硫化物的岩浆,形成含矿中细粒超基性岩;第二次侵入含硫化物的岩浆,形成含矿中粗粒超基性岩;第三次贯入富含橄榄石的硫化物矿浆,形成硫化物纯橄岩;第四次贯入硫化物矿浆,形成硫化物矿脉。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榄岩、含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二辉岩。岩石m/f值为3.43~5.07。含  相似文献   

8.
六、铬铁矿床地质特征简述(一)矿体的分布及其地质规律本区超基性岩侵入体中的铬铁矿床全部产于纯橄榄岩体中,未见产于斜方辉橄岩中的矿体。因此,矿体在超基性岩体中的分布情况与纯橄榄岩体的分布有关,主要集中在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岩带中,在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岩带内小的纯橄榄岩体中的矿体很少。在靠近岩体下盘部分的纯橄榄岩—斜方辉橄岩带中的矿体,因为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并结合世界其它地区同类矿床实例,讨论了豆荚型铬铁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铬铁矿与纯橄岩-斜辉辉橄岩都是由同一原始地幔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不同程度熔融的产物。铬铁矿及纯橄岩是这一过程中高度熔融的最终产物。其熔融的机制是两种辉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不一致熔融转变为橄榄石和铬尖晶石,并伴随着副矿物铬尖晶石及造岩矿物成分的调整和再造,从而导致铬铁矿床与纯橄岩的紧密伴生。该研究成果对认识世界上同类矿床的成因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玉石沟铬铁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石沟铬铁矿床产于北祁连蛇绿岩型超镁铁岩中,可分为产于堆积超镁铁岩中的堆积铬铁矿床和产于地幔橄榄岩中的豆荚状铬铁矿床两种类型。堆积铬铁矿床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位于辉长岩下约20m处的纯橄岩或辉石岩中;豆荚状铬铁矿床由地幔岩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产于地幔橄榄岩上部或顶部基性程度最高的纯橄岩或纯橄岩-斜辉辉橄岩杂岩带,位于堆积杂岩下约200~1700m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金川是世界第三大在采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其成因备受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金川岩体被一系列北东-东向左行平移断层自西向东依次划分为Ⅲ、Ⅰ、Ⅱ、Ⅳ等4个岩体。金川岩体主要由硫化物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橄榄辉石岩组成,边缘断续分布少量斜长石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金川最大的1号矿体产于Ⅱ号岩体的中心,呈现出由中间硫化物纯橄岩向两侧浸染状的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石岩过渡的对称式岩相分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金川Ⅱ号岩体橄榄石Fo值在79.7%~83.9%之间变化,w(Ni)为959×10-6~2060×10-6,大多低于从硫不饱和玄武岩浆中结晶出的橄榄石Ni含量。模拟计算表明金川岩体母岩浆为高MgO玄武岩浆(w(MgO)=10%~13%,w(FeO)=11.5%~12.5%)。橄榄石Ni含量偏低的原因是橄榄石结晶的同时发生了硫化物熔离,橄榄石与硫化物的质量比值约为40﹕1。硫化物纯橄岩和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Ni含量及其与Fo值的相关性都存在显著的区别,暗示它们可能是从Ni含量不同的母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同时,硫化物纯橄岩中橄榄岩经历了与硫化物熔体的Fe-Ni交换...  相似文献   

12.
黄其顺  梁日暄 《地质论评》1981,27(5):413-419
一、概况 1973—1975年我们在北祁连山进行含铬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质研究工作中,在玉石沟、三岔什和吊大坂超基性岩体中,观察到一种结构构造特殊的岩石。这种岩石多产在岩体的边部,岩石由大小不等,圆度完好的纯橄岩、斜辉辉橄岩、斜辉橄榄岩、变辉长辉绿岩、变质玢岩和结晶灰岩等砾体组成,砾间基质为强烈片理化了的蛇纹岩,形成蛇纹混杂岩。蛇纹混杂岩呈带产出,延展规模大小不一,长数十至数百米,宽数至数十米。本文拟对这种蛇纹混杂岩的产状、岩性特征及其成因等进行描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两类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矿物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是:从二辉橄榄岩→斜辉橄榄岩→斜辉辉橄岩→纯橄岩→铬铁矿石,其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Mg/(Mg+Fe)(矿物牌号)依次升高,表现出富Mg贫Fe的演化趋势;铬尖晶石的Cr/(Cr+Al)亦同时升高,表现为富Cr贫Al的演化特征。 变质橄榄岩中的矿物均是原始上地幔岩部分熔融的残余物。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橄榄石与铬尖晶石是生成相矿物,而斜方与单斜辉石则是消失相矿物,正是通过两种辉石的不断消失,岩石才从二辉橄榄岩依次转化为纯橄岩,并造成纯橄岩与铬铁矿的紧密伴生。在此过程中,矿物成分时刻都在变化,造岩矿物向富Mg贫Fe,金属矿物向富Cr贫Al方向调整,这与实际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罗布莎铬铁矿床为例并结合世界其它地区同类矿床实例,讨论了豆荚型铬铁矿床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铬铁矿与纯橄岩-斜辉辉橄岩都是由同一原始地幔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经不同程度熔融的产物。铬铁矿及纯橄岩是这一过程中高度熔融的最终产物。其熔融的机制是两种辉石(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不一致熔融转变为橄榄石和铬尖晶石,并伴随着副矿物铬尖晶石及造岩矿物成分的调整和再造,从而导致铬铁矿床与纯橄岩的紧密伴生。该研究成果对认识世界上同类矿床的成因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商丹断裂以北,是该地区出露最大的超基性岩体,以侵位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斜辉橄榄岩组成.对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接触变质带榴闪岩中锆石包裹体成分及锆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与相邻的镁铁质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不是同一构造旋回的地质体.斜长角闪岩先形成,之后松树沟岩体侵位其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MORB和IAT两个端员组分特征,很可能是秦岭群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规律兼论西藏铬铁矿的勘查与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荚状铬铁矿及其有关的超镁铁岩的形成过程,主要与上地幔的部分熔融程度和流变强度两个因素有在,属于大洋岩石圈构造演化的一部分。矿体分布受壳-幔边界控制,并在上地幔顶部塑性剪切带中形成2-3个主要含矿。其成矿岩相以高熔度的纯橄岩-低辉方辉橄榄岩条带状杂岩为最有利,而单一的大型纯橄岩相,不论其在因如何均不利于形成商品位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山地区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新疆北山地区,岩体平面形态为眼球状,出露面积约2.1 km2.由纯橄岩、单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方辉辉石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淡色辉长岩组成,堆晶结构和堆晶韵律发育,属于层状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分离结晶/堆晶相是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此...  相似文献   

18.
达拉布特岩带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界山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扎依尔复向斜之南翼。岩带由十余个超镁铁质岩体组成,由北东至南西有木哈塔依、鲸鱼、萨尔托海,达拉布特、科果拉、坎土拜克、库朗库朵克、苏鲁乔克、阿克巴斯套和阿音那巴斯套等岩体依次出现(图1)。主要岩石类型为斜辉辉橄岩,其次为纯橄岩异离体和含豆荚状铬铁矿体等,属阿尔卑斯型超镁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队在某地超基性岩体上,应用铬次生晕找铬铁矿,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提出本文,供参考,不当之处,精予指正。一、地质简介组成本区超基性岩体的主要岩石有:纯橄岩,蛇纹石化纯橄岩,斜方辉橄岩,蛇纹岩及透辉岩等。铬铁矿的矿床类型有:晚期岩浆分凝式同生矿床,晚期岩浆分凝式同生后生混成矿床,晚期岩浆压入式(贯入)矿床。目前已知前两类矿床多赋存于纯橄岩及弱  相似文献   

20.
正成矿区带:唐巴勒-卡拉麦里成矿带(Ⅲ-4)。建造构造:泥盆纪已形成的萨尔托海镁质超基性岩体受后期构造作用被挤进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和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中,与绿色火山岩系相伴生,与围岩为断层接触。岩体主要由方辉辉橄岩和少量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组成,岩石m/f为8.6~11.8,橄榄石中全结晶化硅酸盐熔体包裹体均一化测温为1 218~1 325℃(彭礼贵,1987)。铬铁矿体与变质变形地幔橄榄岩中异离体型中粗粒纯橄榄及方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