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石铁民 《地质论评》1959,19(8):380-381
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上看到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和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之后,愿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的意见: 笔者认为在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一文中的主要优点在于每一个术语都有  相似文献   

2.
丁培榛 《地质论评》1959,19(9):433-434
在地质论评19卷第5期上刊登了全国地层会议办公室所拟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个草案和五月二十日的第四次稿以后,有些感想和体会,兹提出以供参考和讨论。首先感觉到在全国地层会议中将有关地层规范的  相似文献   

3.
黄本宏 《地质论评》1960,20(3):141-142
“统”(Отдел)是地层表中第三级划分单位,是在“世”(Эпоха)的期间内形成的地层。1959年5月所公布的“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中对统的命名的规定,本来是合适的,也是行得通的,即统是系的再分,三分的系称之为上统、中统、下统;两分的系称之为下统、上统,如泥盆系下统、泥盆系中统、泥盆系上统、二迭系下统、二迭系上统  相似文献   

4.
张浅深 《地质论评》1964,22(6):467-468
自从“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及说明书)出版以来,我国地质界,对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地层符号的使用和专用地层单位名称的命名等方面长期存在的混乱状况,已有了显著的改变。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一文件在试行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5.
谷祖刚  沈光隆 《地质论评》1964,22(2):150-151
地层规范(草案)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地质科学的重大发展。它在颇大程度上,结束了对我国地层单位、时代单位、地层符号的使用以及对专门地层单位名称命名等方面的混乱现象,为我国地层工作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近年来发表的论著中,绝大多数作者都能  相似文献   

6.
黄本宏 《地质论评》1959,19(10):482-482
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和第6期上,连续发表了有关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术语规则草案和讨论文章。为使将来统一的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术语,能够广泛和顺利地被采用,而且都能具有明确的涵义,也来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意见。笔者认为,在反映地质历史进程的阶段上和地层的划分上,设计一定级别的划分单位和采用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涵义的术语是完全必要的。级别划分的多少,主要根据能反映的地质历史的精度而定。划分  相似文献   

7.
赵一阳 《地质论评》1959,19(5):230-232
地层的划分和术语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很不统一的现象。为了使这一问题能得到澄清,本刊拟在今后的几期中多刊登这一方面的文章。本期除刊出赵一阳同志的两篇文章外,还刊出了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草拟的“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希望读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多撰写这一方面的文章。同时也希望能针对赵一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及地层会议筹备会所草拟的草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引起争论,以达到使问题愈辩愈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前言地层单位的划分是地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地质工作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如何正确与合理地划分地层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层对比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则不仅关系到地层学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地质填图的质量和普查找矿以及成矿预测等项工作的效果。 1960年,我国出版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曾就地层的分类,地层单位的划分以及命名等作过一系列的规定,为后来的地层工作起过积极  相似文献   

9.
我国1960年3月25日公布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其中的第三部分专门涉及地层符号,有界、亚界、系、亚系、统、阶、亚阶、群、组、跨统跨系和时代不  相似文献   

10.
<正> 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勘探和地质科学研究中,是经常遇到的,然而在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使用上,往往不甚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时代地层内的岩石地层单位大都赋予了年代意义,常用地质年代来限制或分割群、组,以往形成的地质报告,往往带有统一地层单位的烙印,为年代地层单位和岩石地层单位的统一体。 在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岩石地层单位,有的在同一沉积盆地,层位相当、岩性一致,由于跨列不同省或地区,往往使用不同地层名称,如与湖北莲沱组相当层位,在江南古陆周缘  相似文献   

11.
用以划分地球历史的单位称为地质时代单位。地质时代单位由代、纪、世、期四个级别和一个自由使用的时间单位“时”组成。其中代、纪、世是国际性的时间单位,期是大区域性的时间单位,时是地方性的时间单位。划分地层的单位称为地层单位。地层单位除界、系、统、阶外,还有群、组、段、带、杂岩五个单位。其中界、系、统、带主要是根据生物的发展演化阶段来划分的,适用范围较大,是国际性的或全国性和大区域性的单位,通常又称为时间地层单位。而群、组、段三个单位则主要是根据地层岩性和地层接触关系来划分的,适用范围较小,是地方性的地层单位,通常又称岩石地层单位。目前,在地质报告和文献中,关于地质时代单位的叫法,存在着某些不够明确甚至混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简论多种岩石地层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是多重的,岩石地层及其单位是多种的,文中对多种岩石地层的概念、单位命名方案提出了意见,并对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刘汝完 《广东地质》2000,15(1):24-24
关于地层单位符号(亦称代号)的规定,至少有过四五种,但由于新规定未能取代旧规定,更由于书写或印刷的差错,使得地质书刊上的地层单位符号多样化.书刊编辑虽不可擅自修改论文作者提供的符号,但应该注意符号中汉语拼音的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地层单位符号(亦称代号)的规定,至少有过四五种,但由于新规定未能取代旧规定,更由于书写或印刷的差错,使得地质书刊上的地层单位符号多样化。书刊编辑虽不可擅自修改论文作者提供的符号,但应该注意符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59,19(5):233-235
一、地质时代单位代(Эра) 纪(Нериод) 世(Эпоха) 期(Век) 时(Время)代代是地质年表中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与界的名称相当。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纪纪是代的一部分,并符合于系的地层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张树森 《地质论评》1965,23(5):392-393
笔者因工作关系,对《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下面简称《规范》)曾进行了较认真地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感到有关地层符号部分尚有一些问题,谈谈个人意见,请同志们讨论并指正。地层符号是一种代号,主要在各种地质图件中,用来代表一定的地层单位。制定地层符号的时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用岩石地层单位测制地质组图必须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符号表示填图单位,笔者根据实践,并参考国内外资料,拟出一个建议方案。具体应用见表1“槐林咀幅及银屏山区岩石地层单位名称和符号”。  相似文献   

18.
丁培榛 《地质论评》1958,18(3):245-246
不管在过去的地质文献、现在的普查勘探报告或一般教科书中,关于地质时代与地层单位的使用,两者常常是模糊的,不是互相对应统一的。由于对地层术语的意义要求不严格,因而有许多地层名词不能给人清晰的概念。现在我愿意就这个问题提出个人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层单位的分类和术语使用,在地层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系统提出了地方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在我国地层工作中运用的原则。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层工作和1:50000—1:200000地质测量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武铁山 《中国地质》2002,29(2):147-1547
晚前寒武纪地层是华北早前寒武纪褶皱变质基底之上的第一套沉积盖层。主要发育和分布于华北晚前寒武纪的一些裂谷系-裂陷槽中,但各地沉积开始时间不一,后期遭受剥蚀程度不一。长期以来在地层划分、岩石地层命名、使用及年代属性上认识不统一,在一些地区认识分岐很大。笔者在岩石地层单位、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区(群、组)统一对比,明确了可作为华北晚前寒武纪沉积序列的代表性岩石地层单位及岩石组合特征;并介绍晚前寒武纪叠层石组合、微古植物特征性分子和已发现的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论述了层型所在地区年代地层划分及层型以外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单位年代属性的确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