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库车河流域是库车县工矿企业的集中地,是阿克苏地区和库车县今后一个时期开发、治理的重点地区。随着库车河流域开发程度的迅速增大,进一步提高该流域水资源及其循环转化关系的研究程度,及时发现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广泛收集有关水文、水利现状资料和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库车河流域的水资源特征,并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世界大河澜沧江—湄公河流跨亚洲中国、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6 国, 是亚洲第一国际大河。流域内有多种气候区和地理环境,其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分布地域差异极大。文中着重对该区流域内的河川径流特征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对该区流域内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为国际河流的国际合作开发和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杨波  邓伟 《湿地科学》2006,4(2):121-126
流域水空间是与径流密切相关,直接受洪水波及的地表以及此范围内地下含水层系统所共同占据的空间。流域水空间功能评价是通过对流域水空间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综合判断,对流域水空间的水量承载力和水量调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流域水空间概念的基础上,以流域高程和土地类型建立霍林河下游流域水空间功能分类体系,以流域水空间功能影响指数进行霍林河下游流域水空间功能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以期为霍林河下游流域规划和管理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田纳西河流域地区原为美国典型的贫困地区,经过60年开发建设,1990年时已接近美国平均发展水平。通过实地调查考察,本文分析了该区综合开发与城镇化过程,及其区域城镇体系特征,指出其城镇化经验对于我国黄河上中游等内陆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雅鲁藏布江拥有独特且尚未开发的生物资源,以其两大代表性支流——尼洋河与拉萨河中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研究对象,基于Meta分析,系统整理相关文献中的物种名录,分析其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解析两条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分异及其流域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尼洋河和拉萨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单元数、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分别为94和51、74.02和74.10、521.50和329.60;尼洋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略低于拉萨河,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明显高于拉萨河,表明尼洋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更近,分类树更不均匀;尼洋河与拉萨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从上游、中游到下游都呈上升趋势,表明物种间的亲缘关系逐渐变远,分类树变得不均匀,两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受到的各种干扰逐渐增加;尼洋河与拉萨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分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栖息地多样性的差异,而年降水量和坡降是影响栖息地多样性分异的主要流域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6.
高前兆 《中国沙漠》1984,4(4):41-49
本文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治理沙漠、防治沙漠化的开发过程。总结了该地区根根流域生态系统特点,充分发挥流域内水土资源潜力,以水资源限度及其利用水平作好流域规划。并从建设完整的水资源系统、联合运用地表和地下水、掌握灌溉技术三方面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生态效益出发,同时注重建设沙漠地区绿洲防护体系,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和调整农林牧结构的经验。因而,石河子垦区已建立成为一个典型的人工灌溉绿洲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的核心区域,对黄河中游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可以反映黄河中游流域地貌演化进程以及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该文以黄土高原区域30m分辨率的DEM为信息源,首先提取了黄河中游7条典型一级支流及其纵剖面,然后计算了6种量化指标分析其流域地貌形态以及流域地貌演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貌特征综合评价指标反映黄土高原区域侵蚀地貌形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发育至深切侵蚀期;窟野河发育至深切侵蚀和均衡调整之间的过渡期;汾河、洛河以及渭河发育至均衡调整期。流域地貌随河流侵蚀循环而相应演化,7条河流所在流域的地貌发育程度从北到南也基本呈现逐渐成熟的趋势。所计算的侵蚀地貌综合评价指标值显示,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以及延河流域共同构成黄土高原强烈土壤侵蚀区;汾河、洛河以及渭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2021,44(3):807-818
冰川覆盖流域的雪冰融水对河川径流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气候变化影响雪冰融水过程和数量变化,河川径流过程和径流量相应变化,其程度与流域冰川情况相关。通过利用CMIP5气候模式输出气象数据驱动流域水文模型,模拟研究天山地区3个不同冰川覆盖率河流(库玛拉克河、玛纳斯河、库车河)的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未来气温和降水的持续增加,3个流域的雪融水均有增加,冰融水变化受冰川覆盖面积的影响,在各个流域变化不一致。径流变化主要受降水增加和雪冰融水变化的综合影响,在未来情景下各流域径流均有增加,分别增加了5.8%~14.3%(库车河)、2.9%~11.4%(玛纳斯河)、12.9%~47.1%(库玛拉克河),且冰川覆盖率越大的流域,预估径流不确定性变化区间受冰融水影响越大。预估3个流域的径流、雪冰融水年内分布变化表明,各河流的春季融雪时间提前和融雪量增加使得流域春季径流量较历史时期增大;在夏季,受雪冰融水变化的影响库车河、玛纳斯河夏季径流峰值量减小,而库玛拉克河径流峰值量增加,且预估的各流域夏季径流变化不确定性区间明显大于其它季节。  相似文献   

9.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闽江福州段进行流域划分,通过污染源数据的调查和分析,在流域层面上进行了污染负荷研究.研究以COD、NH3-N为主要指标,计算各子流域污染负荷,并确定其主要来源和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闽江流域福州段COD入河总量为9371.75t,NH3-N入河总量为992.63t,工业源与城镇生活源是主要污染源.市区内河是污染最严重的子流域,COD、NH3-N的入河量占流域总负荷的34。4%与61.3%.市区内河、闽江干流北港段、磨溪等流域水体受到各种点源污染的影响,而梅溪干流、大樟溪干流等流域水体则主要受到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际河流分布广,其流域占全球陆地面积的比例大,许多国际河流是多国大河,开发程度存在差异,且随国家经济边界的变化,其数目及其跨越国家数目相应变化。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相对于国家河流具有其特征,并由此带来跨境问题。随着流域系统观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以及世界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从单一目标向社会、经济和生态多目标转变;从短期转向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商品价值目标转向包括非商品价值的目标;(2)不仅包括自然要素,还包括了与其相关的社会、人文要素。要求考虑开发和管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人文要素;(3)从单一国家的开发转向多方参与、多国联合开发,并提出整体开发方式,并且具有多方参与的特征,包括有影响力、奖金和技术能力的国际机构、学术组织、非政府组织、私人投资者和社区团体等;(4)管理对象从技术管理向人的管理方向转变;(5)管理范围从流域的一部分,扩大到全流域,甚至扩大到整个地区流域各国而不仅仅是沿岸国之间,从单纯的流域内考虑转向更广泛的区域范围;(6)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纵向岭谷地貌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3条大江的阶地、河谷主要沉积物均为中更新世以来所形成,说明三江并流这-独特地貌-水文现象形成于中更新世及以后的时间。中更新世昆黄运动是西南纵向岭谷乃至中国的地貌-河流发育重要转型事件,奠定了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了三江并流区的现代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河流变迁研究在凉山地区研究中尚属薄弱环节,该文对历史时期凉山地区主要河流的水文状况进行了复原性探讨,并对各河流的水文状况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地区河流河道变化小.各主要河流流域内的植被日趋萎缩,总体水量呈下降趋势,河流的泥沙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变化主要是历史时期凉山地区经济开发力度加大破坏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论地理环境对潮汕饮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多样,无所不食而名震南粤,享誉全国。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湿热的气候、濒临大海、水网密布、人多地少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百越之族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孕育了注重饮食口味“清、淡、甘、和”,汤水讲究原汁原味,小吃多样、原料丰富、佐料齐全以及工夫茶等饮食特色,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形成了潮菜流派。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大河流域”区贫困类型及脱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滇西北“大河流域”区位于著名的横断山“纵谷”区的核心地带,咪金沙江-长江、澜抢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独龙江-伊洛瓦底江的上游区,是世纪上生物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由于长期封闭、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综合作用,造成区内贫困问题突出。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对区内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现状的分析和实地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贫困人口的粮食收入、现金收贫困型、粮食或耕地贫困型、能源缺乏贫困型、水资源利用缺乏贫困和失去生存条件贫困型5大类型。扶贫工作中,可抓住各贫困类型的主要问题,实施重点扶持,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沙漠与河流复合地貌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妹  严平 《中国沙漠》2019,39(5):97-104
沙漠-河流过渡带是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世界主要沙漠中普遍存在,河岸沙丘地貌发育过程是其独特性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河流通过提供物源和场所控制河岸沙丘地貌的发育过程与格局,另一方面,沙丘发育过程改变河道。本文回顾了沙漠与河流复合地貌过程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沙漠与河流交互关系、沙漠和河流交互尺度以及河岸沙丘地貌形成与发育过程等。但水系变迁与沙漠演化、沙丘复杂性与河谷形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构沙漠河岸风水复合地貌过程模型等问题,将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难题,这有助于促进风沙地貌与流水地貌的高度融合,丰富沙漠科学和干旱区水文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Kärkevagge is an alpine valley in the low arctic of Swedish Lapland. It is named after, and famous for, its large deposit of immense (c. 10–15 m) boulders that almost fill the lower valley. Above the boulder deposit, on the flanks of the valley, are more recent and generally much smaller (c. 1–3 m) individual boulders that have fallen from the valley-wall cliff face, presumably from post-glacial valley-side unloading. Some of these smaller boulders are seemingly fresh and unweathered while others have been reduced to no more than mounds in the tundra. These boulders must be younger than the larger, lower giant boulder deposit, but are not particularly recent rockfalls as they are partially buried in colluvium. Comparisons of mineralogy and chemistry indicate that the possibility exists that the incompetent, 'rotten' rocks, if not considerably older than their competent neighbors, are inherently self-destructive. They have evidence of increased sulfur content, which is a proxy for pyrite, a known weathering accelerant in Kärkevagge.  相似文献   

17.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区是新疆最重要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之一,区内以著名的山峰、气势磅薄的冰川、优美的风景河段,幽密的原始森林、珍鸹的野生动物,奇特的象形山石为特征。凭借资源的独特性和高品位,合理规划,贯彻旅游业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宣传与促销,可以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并可与库库县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我互为依托,相互辉映,共创阿克苏地区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分为白河和潮河两支,分别穿行于燕山山区。两河的上段为顺直河型或游荡河型,下段为典型的深切曲流。河势及河型受地质构造的深刻影响。潮白两河的纵比降大,来水、来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不均匀,对不同河型的形成有影响,这也表明密云水库以上的潮白河具有山地河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长江流域分布着约100种槭属植物,占世界槭属植物种类的二分之一.长江流域槭树的地理分布,横断山区有17种,峨眉山有26种,庐山有13种等。同时对庐山、黄山、南京、苏州、杭州、上海等地,作为城乡绿化美化的风景树种,槭树的栽培和置景概况作了介绍.最后,提出槭树资源的开发利用4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地域结构与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文章讨论了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地域结构的现状、特征及演化过程。中国西部现代河谷型城市中心一般布局在河流隘口处、河流交汇处和河谷地形宽阔处,然后沿河谷向外围廷伸。它的地域结构及其形态演化可分为孕育期与生长期、突变形、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