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地图》1997,(3)
台湾被日本占领时期所绘制的世界唯—一套结合土地调查、地籍测量、地形勘测而制成的地图集“地堡图”,在事隔92年之后,由台湾一家出版社重新出版。据报道,这份国宝级的旧地图共分386张,重现了92年前台湾的风貌。“地堡图”是日本占领时期成立的“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运用科学绘图方法,动用百万次人力,费时6年时间,于1904年完成的。该图集有466张1:2万的地图,历经战火,目前只收集复原386张,是研究台湾地形、地貌、行政区划、人文景观的珍贵资料。台湾出版近百年前地图  相似文献   

2.
“地图”也称“舆图”。地图之重要中国古人即知,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传奇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荆轲向秦王献地图,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清代两广总督琦善不会看地图,上奏道光皇帝,昏言香港是“一叶扁舟,孤悬海外,无甚地利,无甚人烟”,成了擅行割让香港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5年第4期一则文摘中报导:“1995年2月18日,我国发行了介绍鼎湖山的特种邮票(1995-3T),一套4枚。其中第一枚《鼎湖山·北回归线的绿洲》以鼎湖山区域航摄像片图为主图,下面配有以北回归线为轴线的条带形地图……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行的以航摄像片为内容的地图邮票。”该图首先刊登在《DINGHUSHANBIOSPHERERE-SERVE》一书的封里①,此后,有些报纸在刊登有关鼎湖山的作品中也曾引用了该图②。笔者是该图的作者,感到由衷的高兴。为了使读者进一步认识鼎湖山,进一步了解该图创作意图,特借《地图》一角,作一些介…  相似文献   

4.
《地图》1986,(2)
在探讨地图制图学的特征和结构之前,先看一看传统的地图生产特点。首先是工艺性强,制图者的个人技巧对地图质量的影响非常之大。然后是制图者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经历,长期的实践才能积累起足够的经验以应付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经验性的知识。这种知识有很大的主观性,甚至是“只能会意不能言传”的,即所谓“技能”和“艺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影响较大,师徒相传就可以维持地图生产的连续性,看不出理论的指导作用。当地图主要地被看做是艺术和工艺产品的时候,把地图制图学当作一门科学就相当困难了。在以实地测量为基础生产地图之后,很长时期也只把地图投影做为地图制图学的理论部分,成为把制图学“上升”为科学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资源地图既是资源调查或资源评价的成果,又是资源开发和国土规划的基础图件。它的编制和使用是一个信息复合、传输、反馈的过程。本文通过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图的编制,对编制资源地图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此图为例,在“地图制作—使用”这个系统中讨论“地图信息”的有关问题。一、多种信息复合,综合编制资源地图资源地图要反映资源的状况,而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其本身所含要素以及地图所要反映的特征复杂性不尽相同。从资料收集到成图,是一个信息再现和复合的过程,这对内涵复杂的资源地图尤为突出。如“黄河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地籍图———《潼关图》据古籍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地籍图作为一个地图品种,就已应运而生。《周礼·地官司徒》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忧邦国。”“小司徒之职,……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的调查与研究,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曾指出:地图是地理学的“始”与“终”。正是从这点出发,经济地理学者与地图制图工作者,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都将为整理和提高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成果的质量,充实专题地图制图的学科内容作出应有的努力。本文结合编制1:100万全国土地利用图总色标及《北京》幅的试验工作,就小比例尺土地利用图制图的有关问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8.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0,(3)
1.最早的石刻地图——春秋时的鲁国人鲁班创造的《九州之图》。 2.最早的城邑地图——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城邑图》。 3.最早的地图制图理论——西晋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 4.最早表示历代区域沿革的历史地图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图集)——裴秀主持编制的《禹贡地域图》。  相似文献   

10.
虞南 《浙江测绘》1996,(4):17-18
地方志与地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志又称“图经”,“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训”。简言之,图加上文字说明,就是“图经”。方志又称“图志”,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后来图亡,只能称为《元和郡县志》。还有“图说”、“图考”都是方志的名称。由此可见,地图与方志是密不可分的,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并且常有“图冠方志之首”之说。因此,在编纂省地方志的同时,编制一部反映本省基本情况的大型地图集,作为省地方志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白鹤群 《地图》2004,(4):82-83
我收藏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出版的《鉴史辑要图说》,是一册较为详尽介绍中国历史沿革的图册。该书共有14幅地图,均为彩色:书为16开本,地图为对页8开;封面、封底为布面烫印。书中14幅地图分别为唐虞夏商图、周朝列国图、战国七雄图、秦三十六郡图、汉代图、三国图、南北朝及隋图、唐代图、五代图、北宋及辽图、南宋及金图、元代图、明代图、大清国图。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89,(1)
现在西安碑林中保存着我国古代地图中的珍品——宋代制作的“禹迹图”和“华夷图”它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两图同刻在一块石碑的正背两面,正面是“禹迹图”,背面是“华夷图”。二图尺寸大小一样,长宽备约0.77米。“禹迹图”于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绘制。于南宋阜昌七年(公元1137年)四月刻石。“华夷图”于宋神宗王朝(公元1068年——1085年)时所做,阜昌七年十月刻石。  相似文献   

13.
地理信息解决方案 在2007年加州大火中,至少有1500所民宅化为灰烬,从圣巴巴拉郡到美-墨(墨西哥)边境,超过50万英亩土地被烧毁,许多灾民无家可归。美国陆军工程部队协助联邦应急管理局向灾民提供了多项援助,其中“受损建筑分布图”“土地烧毁形势图”等专项测绘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管理专业《测绘学》课程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斌 《测绘通报》2003,(11):62-63
通过对土地管理专业《测绘学》课程教学的研究,提出教材内容的增减,着重论述与土地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专题地图的绘制与应用。形成以测图-用图-测设为主要线索的测绘学教学方法,其中在使用地图方面强调了地籍图和房地产图等与土地管理专业相关图形的应用,并且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达到良好的课程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图》2001,(2):53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地图政策委员会宣布将对其出版的《世界地图》作一些修订,以适应一些变化了的事实和地名。 修订内容之一是死海水位的变化。由于降水和灌溉等原因,死海表面现在比海平面低395m,比20世纪90年代时的最低记录又下降了2.94cm。 此外,印度城市加尔各答的英文名“Calcutta”从2000年12月23日起恢复为原名“Kolkata”,孟买的英文名“Bombay”也恢复为原名“Mumbai”,这些都将在新版地图中得到反映;由于韩国对“日本海”这一名称提出异议,新版地图中“日本海”后将用括弧加注“东海”;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确定的新边界也将出现在新版地图中。  相似文献   

16.
毛元元 《地图》1999,(3):34-3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发展阶段。下面分述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发展成就。原始时期  原始地图是人类社会初期出现的简陋地图,它还没有脱离图画和神话传说。如民间流传“史皇作图”的故事,说黄帝与 尤大战时,黄帝的臣子史皇曾作地形物象之图,终于把 尤打败。这自然不可信,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4000年以前的中国已经有了描绘地形物象的“地图”。再如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大禹治水时“河伯献图”的故事,这是治水…  相似文献   

17.
地图可综合反映地理信息、人文信息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自然变迁、社会发展、政区变化、城市化进程等丰富的内容。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地图及其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多 ,地图收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地图作为记录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 ,它是与人类历史共同前进的。我国古代“图书”一词的“图”就是指“地图”或“舆图”。古人做学问 ,提倡“左图右史” ,也就是地图与文字资料相互参正 ,便于理解。近年的地图收藏热正是地图文化不断发展和繁荣的明证。但要搞好地图收藏 ,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 ,包括地图基础知识、地图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8.
地图内容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不同资料图投影与新编图投影之间的转换。这是因为地图投影是地图编绘的数学基础,没有了投影这一数学基础,地图的编绘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整幅或局部地图从一种制图投影到另一制图投影的几何改正变换是一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图》1992,(4)
一些投影以更为有限的方式,如地图上沿着一个单一方向或一二条线上,把大圆表示为直线。例如正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把南北方向的大圆(子午线)表示为直线,圆柱投影上赤道形成的大圆也显示为直线。要“强迫”两点位于在投影上成为一条直线的大圆弧上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把“地球倾斜”,使得地图对投影的正常赤道定位呈横轴(90°)或斜轴(小于90°)的关系。例如图3(见上期64页原文,图4、图5同)展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进行农用地分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重要依据。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缩编被广泛应用于获得小比例尺的图件,对于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缩编成为越来越多部门、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问题,并对地图缩编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深入探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在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借助MAPGIS软件为土地利用现状图缩编提供另一种技术手段,从而实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半自动化缩编,提高缩编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