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文章从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探讨了浦北县新华铅锌银矿床的成因.认为其矿质来源与赋矿岩体--海西一印支期浦北花岗岩无关,其形成时代晚于赋矿岩浆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成因可能与燕山期岩浆在深部的活动有关,因此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3.
四道沟金矿是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矿床,对其成因问题前人观点众说不一。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岩浆热液成因和沉积变质成因,成因不同直接影响着找矿方向。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工作实践认为:该矿床成因应为沉积变质- 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所以沉积变质和岩浆热液成矿的有利条件均应成为找矿的主要方向。据此开展的找矿工作已初步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广西宾阳县高田铜钨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铜钨矿床.成矿主要受岩浆期后热液及构造控制,该区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广西环江板同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环境,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6.
湖南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沙坪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矿床受SN向宝岭倒转背斜和观音打座倒转背斜的控制,矿石以铅锌硫化物矿石为主.从矿床所表现出的各方面特征来分析,研究表明,黄沙坪矿床近矿围岩中铅锌有明显的预富集,局部形成了矿源层或矿胚,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明显,属典型的以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导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刁泉银铜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矿床成因系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铜多金属矿床,研究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对同类型矿床勘查有直接或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锡矿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锡产地之一.为更好地研究广西锡矿成矿理论及指导找矿实践,文章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分析广西区内锡矿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广西锡矿具有典型的多旋回岩浆成矿地质特征,以雪峰期、加里东期、燕山期为主.根据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成因机制,可以将区内的锡矿划分为多种矿床类型,总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野骆驼泉金矿产于柴北缘深断裂与阿尔金旁侧断裂的交汇部位,矿层主要赋存于滩间山群千枚岩形成的破碎蚀变带中.本文主要简述了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认为金矿床与造山过程紧密联系,矿床主要形成于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属岩浆热液期后矿床.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三叉冲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认为与成矿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岩浆岩及围岩性质、断裂构造、次生氧化富集作用,矿床属“岩浆期后浅成低—中温热液交代钨矿床”,该区具备寻找中—大型远景规模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花岗岩型矿床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归纳了其地质特征及规律,认为地质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和矿种多的地区,其深部极有可能存在有隐伏花岗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中国镍铜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矿产资源方面,全国尚无统一的矿产地质数据库。经过大量资料收集、数据整理和建库,完成了中国镍铜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矿产地数据库的建设。在此基础上,以MAPGIS为平台进行程序编程,建立了数据信息丰富、库结构合理、具有多项实用功能的矿产空间数据库软件。借助空间数据库软件对中国镍铜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进行地质研究,总结了中国此类矿床的小岩体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3.
广西凤山金牙金矿床是我国近年来在滇黔桂地区具有大型规模、并有潜在远景的卡林型金矿床。它与国内外同类型金矿床相对比,除某些共同特征外,在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矿物、主要载金矿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又成矿模式等方面均有其独特之处。上述内容的研究,对金牙矿区外围及滇黔桂毗邻区找寻卡林型金矿床,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总结大脑坡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成矿方式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矿床形成晚于围岩,属于层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MVT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15.
东峰顶金矿区呈脉状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重晶石脉型,矿体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体矿物共生组合、铅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年龄、包裹体成分及特征以及原生金的成色等研究,认为金矿床矿源为重熔岩浆岩。成矿溶液主要来自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溶液,成矿温度140℃~400℃.成矿深度约1.5km。矿床成因类型属中温、中深条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地质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彩霞山铅锌矿床矿石矿物和围岩的硫、铅同位素及脉石矿物的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和地幔的混合;硫来源主要为同化了海水硫酸盐的岩浆硫,并有少量生物还原硫参与。氢、氧同位素指示成矿流体早期可能有岩浆热液,主成矿期主要是地层中的建造水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17.
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左贡-类乌齐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北羌塘-昌都陆块西南缘,龙木措-澜沧江缝合带北侧。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分析研究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氧化淋滤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控矿地层-构造发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取才于《广西铅锌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是在该项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而成。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青海牛鼻子梁铜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查力度的加大,通过化探异常查证、结合工程揭露验证,在柴达木地块周缘发现了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牛鼻子梁、夏日哈木等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牛鼻子梁铜镍矿床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古陆块上,其成矿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杂岩体有关。岩体出露面积约8km2,平面形态呈长条状,岩体具有复合杂岩体特征,多属闪长岩-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本文通过岩体岩石特征、矿体特征、矿相学特征、岩石稀土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牛鼻子梁基性-超基性岩体产于大陆边缘环境,形成于晚泥盆世,岩浆分异充分,岩石类型丰富,岩体中硫化物丰富,矿床至少经历了岩浆期、矿浆期、热液期3个成矿期和4个成矿阶段,成矿类型应为岩浆熔离型、熔离贯入改造型,并有后期热液叠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区域地质前景、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苏家沟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得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金矿床中亚类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