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参数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需要对地下含水层组参数进行分析确定。本文结合鲁北地区两个地下水水源地采用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实践,探讨定流量(单孔或多孔)抽水试验确定含水层参数的可行性,并对定降深抽水试验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于误差检验的稳定流抽水试验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文地质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地下水稳定流理论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基于误差可靠性分析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水文地质参数的准确性,而且还规范了抽水试验的技术方法,进而使地下水稳定流理论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3)
为了合理地开发地下水资源,依据大量的勘探钻孔和抽水试验资料,分析研究区含水层特征。在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通过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样品分析等手段,查明含水层的结构、埋深以及流量等参数,探讨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并分析研究区地下水的动态特征。为今后该地区地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型抽水试验的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东省东阿县下马头水源地为实例,探讨了大型抽水试验的主要水文地质意义,包括:确定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及方向,抽水影响范围及程度,水源地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及供水保证能力,水源地附近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水源地附近主要断裂构造的水力性质,水源地抽水对下游水源地的影响以及水文地质参数与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相似文献   

5.
含水层参数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地下水资源评价的质量。研究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是地下水动力学的主要课题。文献[1]提出的利用间歇抽水试验资料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不愧是一种好方法。因而引起了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的特别关注。 阶梯抽水试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流量可分为:当Q_i>0,一般被称为阶梯抽水试验,当Q_i<0,一般被称为阶梯回灌试验;当Q_i=0,一般被称为恢复试验。试验进行的状态无非是抽水、恢复、回灌,可是这三种状态进行的先后顺序却可以是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6.
在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深层微咸水将会被作为部分地下水替代水源,水文地质参数是研究地下水运动情况的重要参数,确定该地下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将为下一步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一般分为经验数据法、经验公式法、室内试验法和野外试验法四种。由于野外试验法求得的参数精确度较高,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主要采用野外试验法。通过野外试验法现场单孔稳定流及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探讨本项目在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抽水试验是获取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常用方法。参数计算结果精度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和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程度。以秦皇岛某水源地抽水试验为例,通过传统公式法和Aquifer Test专业软件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的差异性,传统公式法与软件所计算的参数有一定误差,利用软件计算的结果基本符合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可见,Aquifer Test软件用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方便快捷,计算结果直观精确,可比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志忠 《地下水》2011,33(5):24-26
分析抽水试验观测记录数据,计算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判断地下水补给来源、影响范围、含水层富水性和矿区地下水运动变化规律,为矿山生产建设科学发展形成技术依据要求。应用永定东中石灰石矿区抽水工作实例,为正确分析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并建立合适的Q-S曲线方程以预测未来水平矿坑涌水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惠阳  邱锦安  张荣 《地下水》2023,(6):148-150
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参数是研究海岛地区地下水运动及计算地下水资源量的重要参数。本文以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大横琴岛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为基础,使用裘布依公式与吉哈尔特经验公式,通过迭代法计算海岛地区基岩裂隙含水层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结果可知:稳定流抽水试验较为成功,试验数据可信,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可用,所得结果较为可信、可靠。证明这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对于海岛地区基岩裂隙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求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振玺 《地下水》1995,17(3):95-96
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中,特别是农业上的开发利用,往往同有延迟给水的无压、半无压含水层打交道(以排水为主的引外来水灌区尤其如此)。因此,弄清影响延迟给水的因素及相互关系,确定其水文地质参数有着实际的必要性。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最有用的方法之一。这里,我们将探讨利用抽水试验确定有延迟给水的无压、半无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下水突涌风险,地下空间在施工作业中有必要通过抽水试验确定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依据勘察报告的初步评价,基坑开挖15.5m时,场地内第⑦1层承压含水层有可能产生突涌,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需开挖前进行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取得场地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及降水引起的沉降特征,为地下空间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本次布设抽水井、观测井、分层沉降标组、孔隙水压力观测孔及地面沉降观测点,依据抽水试验技术要求获取渗透系数、抽水影响半径等相关水文地质参数。最后,针对工程场地内承压水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基坑开挖时的承压水降压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南通市南山湖综合楼基坑工程降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殷宝兵  周爱兆  姜彬霖 《探矿工程》2017,44(10):61-65,69
基坑降水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基坑的安全。南通市南山湖综合楼基坑开挖过程中虽建立了止水帷幕,但仍需对基坑降水的方案进行安全评估。采用MIDAS/GT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渗流模型,通过对现场单井抽水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综合地勘报告中室内试验渗透系数和抽水试验的渗透系数,反向推演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渗流边界函数和渗透系数;然后利用反推得到的计算参数,建立三维渗流模型,模拟群井抽水状态下水位降深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对群井降水效果进行分析,验证降水井设计是否合理,指导基坑土方的开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基坑降水工程值得重视的问题:正确测定基坑降水设计的水文地质参数;强化基坑工程施工的管理与监测,并推荐适用于工程勘察的小口径井抽水试验。  相似文献   

14.
孙加永 《探矿工程》2010,37(5):67-69
通过一例基坑地下水控制的实例,介绍了多种手段在基坑地下水控制的综合应用,特别是在厚砂层中的帷幕施工及局部地下水的控制,对类似基坑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潘春宇 《地质与勘探》2024,60(2):356-366
“地下复合支撑”是通过在基坑坑底布置加固水泥土将坑底工程桩与基坑支护桩墙相连形成复合受力体。基坑开挖时,复合受力体共同受力抵抗变形,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并抑制坑底土体隆起。本文提出“地下复合支撑”概念及其设计理论,分析坑底加固面积置换率、固化剂掺量、加固深度等关键设计参数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为“地下复合支撑”投入工程实践提供设计依据和理论参考。基于工程实例,针对原支护体系给出地下复合支撑的优化设计方案,验证新型复合支撑的可行性,体现其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和坑底隆起变形控制的优势。同时,按照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基坑内支撑的道数,具有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苏州中心项目基坑临近地铁侧、隔断承压水的特点,采用超深地连墙进行基坑围护。根据工程重点、难点以及质量控制要求,对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的护壁泥浆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泥浆配制、参数控制、泥浆处理的成套方案。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所研究的优质护壁泥浆在本工程地连墙的施工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竺新强  马强 《江苏地质》2019,43(2):315-321
长江漫滩地区第四系是一个巨厚的复杂含水体,地下水丰富,对深大基坑施工影响极大。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连接线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漫滩,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7.5 m。为满足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要求,勘察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了3组抽水试验井,对潜水含水层及承压水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根据试验井类型和边界条件,选用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承压水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承压水非完整井稳定流及非稳定流等多种地下水计算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并综合分析,为设计提供水文地质参数,并实地验证了参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柳林  姜伏伟  张发旺  刘伟  栾崧 《中国岩溶》2019,38(5):752-758
岩溶地下工程施工抽水容易诱发地面塌陷工程事故,目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砂性土层,较少涉及黏土层,但大量的抽水致塌事例发生在黏土层。本文分析施工抽水对界面上黏土性质、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并划分出Ⅰ、Ⅱ、Ⅲ三个影响区。依据“土-水”耦合作用,在Ⅰ、Ⅱ区建立非饱和黏土地面塌陷崩解作用模式及其判据,在Ⅲ区建立饱和黏土地面塌陷潜蚀作用模式及其判据。为了应用于施工抽水实践,推导出潜水非完整孔和承压水非完整孔抽水诱发地面塌陷的临界抽水流量表达式,并计算出南宁地铁工程场地地面塌陷的临界抽水量为17.97 m3?d-1。在场地内进行的现场抽水验证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此临界抽水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性及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崔永高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6):1207-1213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后,与坑外含水层相比,基坑范围内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减小,这对基坑降水渗流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某广场式建筑由五幢塔楼和地下车库组成,采用桩侧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基坑开挖深度21m,承压含水层组厚10m,透水性较强,采用敞开式完整井降水,井位主要沿基坑周边布置。在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化后,建立了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型,进行了非均质渗流场模拟,并与均质渗流场作比较。结果表明,坑内后压浆区域的渗透系数减小后,坑内水力坡度变陡,单井涌水量减小,井数应相应增加;若模型计算域全部按注浆后的渗透系数考虑,则会严重降低补给强度、低估基坑总涌水量;在相同的降深要求下,坑内后压浆后渗透系数减小、但坑外渗透系数不变,基坑总补给量基本没有变化。现场监测与模拟结果较为一致。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地下水控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明惠  杜景云 《贵州地质》2004,21(3):188-190
岩溶地区深基坑开挖常诱发较多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基坑排水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诱发岩溶地面塌陷;开挖导致基坑壁滑塌;造成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局部拉裂。本文分析了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基坑支护体和周边建筑等对深基坑开挖的影响。提出了深基坑开挖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