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针对地图代数局部算子的传统实现方法应用于海量栅格数据计算时效率低下的问题,从串行算法的并行化映射、计算机图形处理器资源的自适应参数调整等多角度来研究地图代数空间并行算法的实现机制,总结出地图代数局部算子在GPU并行处理架构上的通用求解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大数据量处理时较CPU加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网络最短路径的地图代数栅格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金来  胡鹏 《测绘科学》2007,32(1):109-111
在阐述网络分析和最短路径算法的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图代数为理论支撑,介绍了地图代数对于网络元素的表达,探讨另外一种途径的网络最短路径分析—基于栅格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地图代数的网络数据模型、栅格路径距离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求取最短路径的栅格方法的具体过程。最后,通过算例证明栅格途径的网络分析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GIS技术在PDA、手机等移动设备中的应用快速增长,为解决在嵌入式环境中如何快速处理GIS栅格数据,实现地图和影像的快速浏览、局部放大缩小等问题,以Windows CE或Windows Mobile系统为例,给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GIS技术实现对海量栅格数据的快速处理、浏览显示等互操作的关键技术,并详细阐述其程序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栅格GIS的公交站点覆盖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午  程琳 《测绘科学》2011,36(4):249-251
本文利用栅格分析技术对公交站点覆盖率的计算进行了改进,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公交站点信息数据叠加得到的栅格数据中提取三个栅格矩阵:记录公交站点ID号及其位置信息的栅格矩阵、道路网络上各点的出行阻抗矩阵、不在道路网络上各点的出行阻抗矩阵,对这三个阻抗矩阵进行栅格运算,计算公交站点的覆盖率,并通过南京城区部分公交站点的分布说明本文算法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地图代数符号库的数据结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游涟  周宏伟 《测绘工程》2002,11(4):14-17
从地图代数理论符号概念出发,介绍了绘制符号两种方法的特点和栅格符号库的设计思想,重点给出了点状符号库和线状符号库数据结构设计方案。该结构方案简单实用,符号美观精细,是符号化代数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Oracle 10g Spatial的空间栅格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了Oracle 10g Spatial中新增的栅格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机制,包括其采用的数据模型、元数据管理机制、栅格金字塔策略及物理存储结构等。在实验中给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对栅格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的操作示例。同时,指出了Oracle提供的栅格数据上载工具存在的局限性,并针对该局限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现有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栅格、矢量和混合数据模型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数据模型。该模型将栅格数据以矢量方式进行组织 ,从而同时具有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点 ,也克服了目前普遍应用的混合模型所存在的缺点。还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的三级栅格划分和行次序编码方法。该方法存储空间小 ,便于快速索引和计算。最后 ,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拓扑关系原理的栅格转换矢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从与传统方法不同的角度着手,以拓扑关系为指导,研究了一种新的由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的方法。与传统转换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对栅格数据进行预处理,它在转换过程中即形成拓扑关系,只需对图像数据逐行处理一次,故适合于大图像的处理。该方法转换效率高、速度快,并在试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讨论快速生产数字栅格地图(DRG)的方法,阐述如何在已有数字线划图的基础上,转换成栅格图,编程实现自动对栅格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图号计算内图廓对应的大地坐标及像素坐标,进而快速批量地生成数字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10.
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三维数据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首先对现有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栅格、矢量和混合数据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目标的栅格矢量一体化数据模型。该模型将栅格数据以矢量方式进行了组织,从而同时具有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的优点,也克服了上前普遍应用的混合所存在的缺点。还提出了一种三维空间的栅格划分和行次序编码方法。该方法存储空间小,便于快速索引和缺点。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11.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栅格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常规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栅格化的误差,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栅格化误差存在空间上的"此消彼长"现象。建议采用结构性栅格数据来改善栅格化误差分析,对误差作基于格网的量化计算,并标记在单元格上。它能有效地区分"此消"与"彼长"导致的误差,使面状要素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且容易进行误差的量化分析与表示。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一些通用的空间数据的数据交换格式进行了研究,并就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量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栅格数据中,.bmp格式的数据量最大,.jpg格式和.gif格式的数据量较小;矢量格式的数据量的大小与空间数据的属性有关,在几种常用的矢量格式中,.e00格式的数据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SOLAP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遥感多维分析研究领域,但其计算性能仍面临大规模数据的挑战。本文借鉴数据密集型计算模式Map-Reduce在OLAP领域的相关应用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该模式扩展的遥感数据SOLAP立方体模型。在数据分级分块基础上,对现有模型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并在Map-Reduce支持下,通过引入多维地图代数将该模型中的SOLAP计算转化为基于栅格块粒度的并行地图代数操作。以遥感旱情应用为例阐述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过程,并实现了原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在大规模数据处理情况下具有较好加速性能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The virtual globe is the default visualization for Digital Earth applications, but it can only show one half of the Earth.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user-adjustable, on-the-fly projection of georeferenced raster images for web mapping and web GIS applications. This technique allows users to center a map on arbitrary locations, while still seeing the entire Earth surface. Modern web mapping libraries can apply map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s to vector data in the browser, but they do not currently support the projection of raster images at interactive frame rates. We use the cross-platform WebGL (Web Graphics Library) graphics pipeline for hardware-accelerated projection of raster data in web browsers. Two algorithmic techniques – inverse per-fragment projection, and combined forward per-triangle and inverse per-fragment projection – for georeferenced raster imagery are documented. The resulting raster maps combine the ease of use and flexibility of interactive virtual globes with the ability to show the entire Earth. The adjustable projection of raster imagery allows users to observe global phenomena that are difficult to visualize on virtual globes or traditional maps with static projections.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的数据特性,运用小波变换工具,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征,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数字栅格地图可见水印算法。首先,对可见水印信息进行扩展等预处理;然后通过计算数字栅格地图的视觉重要区域来选择水印嵌入位置,水印嵌入位置由人类视觉系统特征和地图数据特性共同决定;最后,将可见水印自适应地嵌入地图所选择嵌入区域的小波域中。对提出的水印算法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差性,同时还较好地保持了可见水印和原地图的视觉特征,以一种更积极有效的方式保护了数字栅格地图的版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栅格地图复合式水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复合式数字栅格地图水印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数字栅格地图的不同频域块中分别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和脆弱性数字水印。基于数字栅格地图相比一般影像数据具有较高亮度,低频分量具有更高感觉容量的特点,在地图的小波低频域上自适应嵌入鲁棒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版权保护功能;结合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利用抖动调制技术在小波高频域中嵌入脆弱性数字水印,以实现地图内容完整性认证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地图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认证,同时对常见的各种攻击诸如JPEG压缩、锐化、剪裁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将静态的纸张和影像地图及传统的各类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时代的电子信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怎样将栅格数据矢量化。通过在国产软件SuperMap环境下进行栅格数据矢量化过程,详细描述了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地图配准和镶嵌等专业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