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走水路,念水经,发水财,奔小康”,已在启东市广大农(渔)民中逐步形成共识。1996年全市渔业产量超过20万吨,其中海水养殖3万吨,淡水渔业1.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5.7%和60.7%。启东水产养殖业之所以发展较快,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全市及各级党政部门能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以养为主”的方针指导下,青岛市水产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72.5万吨,产值33亿元,水产养殖在全市沿海地区致富奔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海水养殖业受到世界沿海各国的极大重视,成为国际上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主流方向。据FAO估计,水产养殖产品将是世界粮食的主流,今后几年内全球对水产品的需求量预计增加1900万吨,其中多数来自养殖生产。随着全球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增长和海水养殖业对周围环境影响规模的扩大,开展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梁松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之一,海水养殖产量每年超过300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总产值达数百亿元的重要海洋产业。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海水养殖年产量1000万吨的宏伟目标。但在发展中却面...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文登市小观镇发挥沿海优势,将发展水产养殖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走科技引路、发展多新品种和立体养殖、综合利用的新路子,近两年.水产养殖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年水产总产量达到5.6万吨,水产总产值1亿多元,全镇经济形成了工业、农业和水产业“三足鼎立”的新局面。1 实施外聘内训战略  相似文献   

6.
1991年全球产养殖产量为1660万吨,其中1410万吨产于亚洲太平洋。 亚洲前10名水产养殖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日本、印度、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台湾省、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孟加拉国,1991年这些国家的水产养殖产量均超过10万吨。 1 内陆和沿海的水产养殖 1990年亚太地区内陆水产养殖总产量中,  相似文献   

7.
陆忠康 《海洋科学》1983,7(2):55-57
台湾位于北回归线上,沿海平原气候温暖,最适于暖水性种类栖息和生长。 据1977年统计,水产养殖产量为139,628吨,为1967年养殖产量的2倍半。1967—1977年,水产养殖产量稳步地增长,占全省水产总产量的12—16.3%。据日本1981年《养殖》杂志报道,1980年台湾省水产总产量为93.6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为17.5万吨,占全省水产总产量的18.47%。 在渔业统计中,台湾水产养殖一般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世界鱼、贝类养殖产量创新记录,达到1267万多吨,由于养殖的水生植物增加390万吨,所以比前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加,1991年上升到1658万吨,增加127万吨,增长8.3%。但是鱼类养殖还要走相当一段距离才能赶上捕捞业。1991年世界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0年以来,我国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超过123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到了1995年,我国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达2571.2万吨。其中,海水捕捞1026.8万吨,养殖412.3万吨;淡水捕捞137.3万吨,养殖940.8万吨。由此可见,我国水产品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养殖业。  相似文献   

10.
1970年以来,挪威的鲑鱼和鳟鱼人工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1971年产量约500吨,而1983年产量已上升到15500吨,预计至1990年产量将翻番。挪威养殖的鲑、鳟大部分用作出口。近年来挪威发展鲑鳟养殖业的实绩已引起欧洲和世界水产界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海洋信息》2001,(1):24-25
1 中国水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沿海和内陆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水产的自然条件优越。 从1990年起,中国水产品产景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1980年~1996年,全国水产品产最增加5.3倍,平均每年递增12.1%。1997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3601.78万吨。其中,捕捞产量1574.08万吨,占总产量的43.7%,养殖产最2027.70万吨,占总产量的56.3%。自1992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6年超过捕捞产量,是世界上惟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打捕捞产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道,世界渔获量在1995年已达到创记录的1.1291亿吨,比1994年增长2.14%,其中捕捞产量为9200万吨,比1994年下降10万吨,而水产养殖产量达到了2094万吨,比1994年增长13.5%。 1995年有23个国家的渔获量超过100万吨。中国居第一位,比1994年增长18%,达到2443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1280万吨,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秘鲁的渔获量居第二位,达894万吨。智利第三,达759万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东各地积极发展罗氏沼虾养殖业,1993年全省罗氏沼虾产量仅有2100吨,但从1994年起,一个发展罗氏沼虾的养殖热潮在全省各地迅速掀起,当年全省养殖罗氏沼虾8万亩,产量1万吨,1995年罗氏沼虾养殖更是迅速发展到12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目前广东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产量约占全国的八成,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海上南通战略的实施,南通市滩涂养殖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滩涂养殖面积达到110万亩,养殖产量达2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1%和100%。随着滩涂养殖业,尤其是紫菜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滩涂养殖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近几年连续发生了数起滩涂养殖重大海难事故。  相似文献   

15.
有益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近二十年来,水产养班业尤几人却水鱼虾贝等养殖业发展迅速,似龙,随着排约化1种;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近岸海水的污染日趋严重,养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爆发性病害频繁发生,给整个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比如,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病害造成对虾养殖业严重滑坡,对虾产量由1992年20万odsl“降到1994年的5.5万吨,仅占25%。I_l-6b’,C报道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支4jJ:体、藻类、真菌及原生动物等。为了防治病害发生,长期以来大量使用抗生素、漂白粉,TilJLrC化学药物等,在抑制病害发生的lldlll,细…  相似文献   

16.
<正>蟹类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在中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2011年中国淡水养殖及海水养殖蟹的养殖总产量已达到88.1万t[1],蟹类养殖业在提高劳动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种质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多倍体诱导已在多种鱼、贝类中成功开展,某些种类已经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例如,美国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日本的牙鲆(Paralichthys  相似文献   

17.
<正>近5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2012年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为102.84万t,年增长6.66%[1],品种达80余种。养殖模式方面,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池塘养殖等多种  相似文献   

18.
渔用抗菌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残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生动物食品的需求量亦不断增加。我国有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海岸线长、江河湖泊资源丰富,适合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水产养殖规模飞速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到1999年养殖产量已占渔业总产量的58%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在养殖产量提高的同时,由于养殖规模扩大、自身有机污染积累、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区域间苗种的频繁交流等因素影响,致使各种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1]。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中因病害给渔业造成的损失超过170亿元,其中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9.
水产养殖业在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我国渔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渔业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旧动能转换时期,这也对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根据产业演化路径及其运行机理,从资源、技术、市场、制度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1998—2019年的指标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岭回归分析,探索影响产业演化的因素,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水产养殖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以期为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强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对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演化影响程度最大,GDP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显著,水产技术推广经费支出影响最小。基于此,为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做好水产品消费需求引领与管理、拓展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增加科技投入,发展养殖技术;加大资源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厦门马銮湾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状况下的生化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暨卫东 《海洋学报》1998,20(1):134-143
马銮湾养殖海域位于厦门西港的西侧,与厦门西港仅一堤之隔,属于封闭式的养殖海域.马銮湾内有260hm2余虾池和130hm2余水域用于网箱养鱼,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水产养殖业的无序、单一、高密度的养殖,导致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突出、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时常发生赤潮,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1~9].本文根据1992年6月至1994年5月的马变湾的观测结果,各要素的时空变化、数量统计和相关分析,揭示了马銮湾养殖海域自身有机污染、富营养化、赤潮的成因,为养殖海域的环境保护和渔业增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