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宋史》:"泸溪。下城一:会溪。熙宁八年十二月置。砦三:池蓬,镇溪,黔安。"《元丰九城志》记泸溪:"有武山,武溪,城一,熙宁八年置。会溪。寨三。嘉佑三年置池蓬,熙宁三年置镇溪,八年置黔安。"文中泸溪,即今泸溪县。这表明其时镇溪,属泸溪县。砦,古文通寨,指防御用的栅栏、营垒。因古代在驻地砍伐树木,树枝,排列如鹿角,御兵防敌,故名砦,后引申为寨。共和国《吉首市志》、《泸溪县志》皆记宋熙三年(1070)置镇溪寨,并视为建政之始。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游记的作者们受壮丽山河的诱导,激发了对名山胜水的热爱之情,不仅对众多的山水景观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祖国的锦绣山河,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卷,而且对所游览地名亦进行了一系列考证研究及命名更名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地名传播作用。今天建构并发展当代地名学,亦应认真学习借鉴古代游记中的地名考证经验。经初步归纳,其地名考证方法可分为四类:一、铺叙法:作者用平实语言以铺叙方式,在义中某种位置,交待、介绍所游所记地名名作来历、沿革。1、文首交待介绍:如唐·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水的地望,《墨子·三辩》:“汤放桀,于大水。”大水在此作何解释,清毕沅无释,孙诒让引苏云案:“《列女传》云:‘流于海,死于南巢之山。’《尚书大传》:‘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其属五百人去。’与此言合。”孙氏在此似未说大水是否是地名,说《墨子》所谓“汤放桀,于大水”与《尚书大传》所言相合,末知何据?《尚书大传》曰:“汤放桀也,居中野。士民皆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徒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其属五百人徒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曰:‘国,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周…  相似文献   

4.
杼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十三公里穴即今妙西镇驻地妙西西南侧宝积山雪。唐大历八年颜真卿刺湖州后,对此名山倍为留连,在杼山留下主要实绩有四,即立三癸亭子山之东南;讨论及编次《韵海镜源》;撰、书《杼山妙喜寺碑铭》并立碑于寺中;撰、刻《石柱记》,立石于杼山。1.筑一代名亭———三癸亭三癸亭筑于大历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亭址在杼山妙喜寺的东南。筑亭的动因是为迎接时为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的袁高巡视湖州。筑亭的主持者是刺史颜真卿。茶圣陆羽参与筑亭,并筹划亭名“三癸”。以上结论,从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中得到佐证。碑铭记…  相似文献   

5.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6.
五、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 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59)《后汉书·郡国志》云:“偃师有尸乡。”刘昭注引《皇览》曰:“偃师有汤亭。”(60)《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61)《水经注·汲水》引阚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调碧树,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也应有“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8.
《元和郡县志·卷第三十》:"渭阳县,垂拱三年(687)析麻阳县置,在坡山西址。山甚高险,百姓食坡溪水。"治驻今凤凰县落潮井乡黄丝桥,辖境相当于今湖南省凤凰县大部分,属锦州。五代后废,因辖地及县治与今凤凰县密切相关,故应视为凤凰建县之始。清乾隆《凤凰厅志》:"地本唐渭阳县治,历宋、元、明或废或置,命名不一"。也持此看法。渭阳,得名当与渭溪,密切相关。渭,《说文》:"渭,水。出陇西首阳渭首亭南谷,东入河。  相似文献   

9.
~~有苎翁泉,又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苎翁’,著有《茶经》传世。陆家井为苎翁泉。余杭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集刊》1986年第一期总第三期)于是把陆羽著《茶经》的地点进一步定格在余杭双溪。接着,又有张堂垣先生的《陆羽泉记》,称:“弟子沈君偶见《双溪十景诗》,其中记有苎翁泉,知余正苦于寻觅,乃撕下此页,辗转送来。”又说:“根据县志记载,几经查访,果在双溪附近找到苎翁泉。又据《双溪十景诗》、《苎泉怀古》诗和《余杭县志》所记,陆鸿渐隐居苕溪,当更确切。”(《集刊》1989年第一期总第六期)所谓的《双溪十景诗》被称为“古书”,…  相似文献   

10.
山东曲阜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东侧,北依宁阳县,南与邹城市接壤.东与泗水县为邻,西隔泗河与兖州市相望。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春秋左氏传》:“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曲阜在鲁城…  相似文献   

11.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0):55-58
《宋史·西南溪峒蛮》:“初,北江蛮酉长最大者曰彭氏,川有三,曰上、中、下溪州,又有龙赐、天赐、忠赐、保靖、感化、永顺州六……总二十州,皆置刺史。”1999年《湘西州志·大事记》:“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彭士愁为溪州刺史,据地自雄,分其地为上、中、下三州,又设永顺等州,计20州,皆置刺史。”“永顺属地有中溪州、下溪州、溶州、渭州、永顺州,永顺之名始于此。”自此,记于国史。  相似文献   

12.
地缘政治学渊源于政治地理学 ,最早由德国的豪斯浩弗命名。但是 ,对该学说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德国学者拉采尔和英国学者麦金德。 2 0世纪初 ,拉采尔吸纳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 ,优胜劣败”的理念 ,创立了“国家有机体说” ,用生物学的规律来诠释国家的成长和发展。麦金德把欧、亚、非三洲看作“大陆腹地” ,又称为“世界岛” ,在其代表性著作《民主理想与现实》一书中 ,提出了分析世界战略形势的三句“名言” :“谁统治了东欧 ,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统治了‘心脏地带’ ,谁便控制了‘世界岛’ ;谁统治了‘世界岛’ ,谁便控制了世界。…  相似文献   

13.
黔驴技穷     
《中国地名》2009,(3):28-28
出处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相似文献   

14.
陈建军 《中国地名》2011,(6):32-32,55
《苟子·正名》中有一段话:“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意思是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地名尤其如此,一般来说,地名并不是凭空取得的,都有一定的命名理据可寻。盛爱萍(2004:31)“地名学犹如一座蕴藏着丰富矿产的宝山,可供挖掘的财富众多。  相似文献   

15.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的景观,特点有三:曰雄、曰秀、曰神。昔人称峨眉“雄秀西南”;陆游也说“秀伟特起为三峰”。可风“雄”、“秀”二字,早有定评。至于“神”,可看作是峨眉山的性格特征,是由自然景观加上人为因素所产生的综合效果。(1)雄,指的是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雄伟所引起的美感是崇高。当我们站在峨眉山的脚下,仰观大峨,它那“青冥倚天开”的巍峨雄姿,自会使我们立刻感受到这种雄伟的崇高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  相似文献   

16.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17.
赵国君 《中国地名》2011,(10):67-67
无锡简称“锡”,因无锡有锡山而得名。“无锡锡山山无锡”,是无锡的一句老话,意为无锡虽有锡山,却没有锡。 据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记载:“昔有谶云:‘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关于有锡无锡之说的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  相似文献   

18.
正追究青城的颜色,缘起呼和浩特市一位市领导的讲话。这位领导在向来宾介绍呼市情况时说,呼和浩特是蒙古族语,其意是"绿色的城镇",即"青城"。"内蒙古历史文化丛书"之一《内蒙古历史名城》"呼和浩特"篇中也讲,"呼和浩特兴建在大青山南、黑河之北的土默川平原上,掩映在翠绿的树木之中,因此用‘青色的城’来命名"。这里有必要给青城正正颜色。在最流行的工具书中赫然写着,"青"可指三种颜色,一是黑色,二是绿色或蓝色,其中绿色用于植物,如青  相似文献   

19.
彭雪开 《中国地名》2014,(12):63-65
《宋史·卷四九三》:“初,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总二十州,皆置刺史。”国史始载“下溪州”。古丈县域,战国属酉阳邑地,汉为酉阳县地,隋唐为大乡县地。五代晋天福五年(940)溪州治所从老司城迁今会溪坪,改名下溪州,又称誓下州。元为保靖州和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地,治今永顺县王林(芙蓉镇)。明置田家润长官司,治今田家洞,属永顺宣慰司。清初为永顺县地,道光二年(1822)析古丈坪厅,治今古丈坪(古阳镇),属永顺府。民国二年(1913)改为古丈县。县治古丈坪。民国二十三年古丈坪改为古阳镇。  相似文献   

20.
商王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仲丁迁于敖。”裴■《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5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52)一为仲丁迁敖地望河南开封说;(53)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境内说;(54)一为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55)在这四说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