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顾及时空几何及物理效应的四维整体大地测量,给大地测量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为大地测量开辟了新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实用观点出发,建立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实用模型,并给出了地面观测值的观测方程。在所有观测方程中,都以点位速率和重力位速率为未知数,以便减少观测值的历元归算;而且随着观测历元的增加,速率参数的精度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根据Hein和Grafarend等人的基本思想,推导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模型中的重力向量观测方程。其中顾及了地球固体潮和地壳形变所引起的观测量的时间相依变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模型与固体力学方程求解构造应力场结合起来,在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方程中加入了由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面点重力变化的观测方程,其中包含测点的位移参数,边界结点上待求以数利用有限单元法在四维整体大地测量平差过程中推估,采用统一的插值函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局部重力场逼近的虚拟质点方法,导出整体大地测量的虚拟点质量模型,给出了地面大地测量及GPS水准观测在这一模型下的观测方程,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23年7月11日至2023年7月20日,第28届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IUGG)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按照IUGG传统,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中国委员会(CNC-IAG)组织国内十余家单位编写了“中国大地测量国家报告(2019—2023)”,分别总结了2019至2023年4年期间的中国大地测量各分支学科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归纳和总结了中国大地测量学科近几年的整体进展,侧重各领域代表性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基准框架、综合PNT与弹性PNT、重力场与垂直基准、GNSS精密产品、多源传感器组合导航和海洋大地测量6个研究方向。此外,结合国际大地测量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地测量学科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整体大地测量各类观测方程中作为随机信号的重力场参数(ΔN,ξ,η)均表达为重力异常Δg的泛函,又引入Δg的B样条函数并以样条系数C_(11)作待定参数,提出一种整体大地测量的确定性参数模型,给出了相应系数矩阵的表达式和算法,最后对该模型的求解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珠峰及邻近区域第四次大地测量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叙述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者于 1998年对珠穆朗玛峰及邻近区域进行的第四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外业概况和取得的成果 ,以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经过对 1998、196 6 - 196 8、1975、1992年珠峰及邻近区域四次大地测量数据综合分析 ,从地学方面进行研究 ,得出青藏块体在印度板块的推动下 ,仍向北东东方向运动 ;珠峰地区相对垂直运动在整体抬升的过程中伴有波浪式的起伏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宁津生院士是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测绘教育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是该领域有影响的专家和重要学术带头人.在构建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立和精化全国以及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后主持完成了"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整体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重要科研项目,指导了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我国大地测量学科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正> 1.“GPS(全球定位系统)应用”讨论会地点:达姆施塔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期:4月10—13日召集人:E·Groten2.直布罗陀海峡大地测量讨论会地点:丹吉尔(摩洛哥)日期:春季(延期到1988年春季)召集人:Tikdirine(摩洛哥)和Caturla(西班牙)3.整体大地测量的理论、分析和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为了深入地开展大地测量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家测绘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从1987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崇阳多功能大地测量标准试验网(简称崇阳试验网)。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完善的观测程序,先后完成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高度角测量、GPS测量和近地面气象要素测量等野外观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精密测量成果。为整体大地测量、三维大气折射模型以及其它科学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为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常规大地测量的仪器检验提供了良好的野外检验场地。  相似文献   

11.
在应急事件保障中,多源资源环境数据相对孤立、关联性差,难以实现统一检索。从业务应用实际问题出发,基于地球剖分网格思想,将多源资源环境数据纳入到统一的网格参考基础下,多部门多源资源环境数据以网格编码为基础实现在逻辑上的统一组织,从而形成统一关联查询能力。以形状特征点、线、面为区分对资源环境数据进行网格编码后,将其纳入到编码索引表中,通过相关编码计算方法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检索。实验表明,上述方法实现了多源资源环境数据的统一检索,提升效率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艳 《北京测绘》2014,(3):86-88,38
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组合导航的定位精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应用于航空遥感领域的高精度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放置在地面平台上,采集试验数据,通过与NRTK定位结果比较,对组合导航系统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得出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级的试验结论。  相似文献   

13.
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翟国君  卢秀山 《测绘通报》2019,(10):127-132
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是近年来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仪、激光扫描仪、海洋船只定位导航等设备的集成,进行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针对实际海岛(礁)测绘中,登岛困难、岛上作业条件差及测绘任务重、难度系数大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船载多传感器一体化测量技术,并通过对船载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系统实施海岛礁、水中构筑物、港区等近岸一体化测量,阐明系统在应用案例中的性能优势,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技术进一步应用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4.
GPS/INS组合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战争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广泛应用先进的GPS/INS组合制导技术。分析了GPS/INS组合制导技术的优势,结合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展望了GPS/INS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组合导航系统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导航系统进行信息互补与信息合作,成为导航系统发展的方向。在所有的组合导航系统中,以GP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的系统最为理想,而深组合方式是GPS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的最优方法。鉴于GPS的不可依赖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INS的组合是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研究其组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评述国外INS/GPS深组合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自主研制INS/北斗深组合导航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主动式集成GPS滑坡监测系统是GPS技术与电子全站仪技术的高度集成。本文叙述了主动式集成GPS滑坡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针对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只适用于滤除高斯分布的白噪声,本文提出了融合小波变换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解,将GPS高频的监测时间序列进行多层分解,重构出新的GPS监测时间序列,将其作为新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初始值,进行滤波处理。将融合算法的滤波结果与单一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融合算法的滤波效果较为显著。同时,对融合算法滤除的噪声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融合算法滤除的噪声符合正态分布,进一步说明了该融合算法的有效性,为GPS的高频率、高精度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三维激光技术的概念、发展及空地一体扫描技术的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空地一体扫描技术进行定义并对空地一体扫描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实地操作,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三维扫描技术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扫描方式弊端,实现高精度立体监测网络(空中-地面-地下监测),完成多载荷数据获取平台:机载-车载-室内、机载-车载-室内知识产权系列产品等。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高速公路高挡墙段沉降监测数据,研究了趋势拟合和时序分析综合模型预报在高挡墙沉降预报中的适用性,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可供一般工程人员使用的趋势拟合和时序分析综合模型计算方案。  相似文献   

20.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是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工程实现中常用的一种数据融合方式。但EKF线性化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提高。Unscented卡尔曼滤波器(UKF)是一种非线性滤波器,它能有效地减小线性化误差对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精度的影响。基于四元数法建立了GPS/INS组合导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方程模型;最后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UKF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中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