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留仙庄空白区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中南段,道北庄子金矿东侧。招平带中南段已发现大、中型金矿3处,由南向北依次为夏甸、姜家窑、道北庄子金矿。通过收集分析已知金矿床最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招平断裂带中南段矿体控矿围岩、控矿构造、矿体赋存的基本规律,对留仙庄空白区进行远景预测,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其中段和北段陆续发现数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而南段勘查活动较少,有找矿突破的矿区更是屈指可数。位于招平断裂带最南端的山旺矿区在山东省地质六队的勘查下取得新进展,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探矿深度达到1 342 m,矿体最大埋深接近1 000 m。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化类型中浅部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渐变为蚀变岩型。该文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因素,分析成矿远景,为下一步在招平断裂带南段研究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墅金矿床位于胶西北著名金矿成矿带——招平断裂带的南段,南北与下庄、山后金矿相邻,NW向断裂与招平断裂带在矿区北部交会,成矿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在该区勘查取得了新进展,在矿床深部新发现一个产状稳定金矿体,最大埋深约700m,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沿走向、倾向均未封闭,进一步勘查资源潜力较大。该文详细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体产出及矿化富集规律,分析了南墅金矿的成矿远景,提出了该区及招平断裂带南段金矿勘查的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4.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西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沿该构造-成矿带已陆续发现了以玲珑金矿田为代表的不同规模金矿床十余处,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招平断裂带构造形式多样,矿化蚀变分带复杂。断裂带以发育连续且稳定的主裂面为特征,以主裂面为中心,上下盘蚀变岩基本呈非镜像对称分布。研究招平断裂带蚀变岩非镜像对称分带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招平断裂带深部找矿,总结提出"胶西北三大断裂赋矿深度对称、矿体规模对称"的找矿新思路,在招平断裂水旺庄矿区进行验证,取得突破。并首次制作跨四探矿权的5 000 m地质剖面图,研究、指导水旺庄深部找矿,将招平断裂勘查深度从-1 500 m延伸至-2 200 m以上,新增金资源量110 t,使招平断裂带提交金资源量达到1080 t,成为千吨级控矿断裂,其中2号主矿体,新增资源量近90 t,其资源量增加至120余吨,单矿体达到特大型金矿的规模。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发现招平断裂北段九曲蒋家208断裂和破头青断裂相互叠加影响形成千米级巨厚蚀变带,按蚀变程度由浅至深划分为5层,其中浅部一、二层由破头青断裂控制,中间第三层由破头青和九曲蒋家208断裂共同控制,深部四、五层由九曲蒋家208断裂控制,厚大矿体即赋存于第四层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内。新思路、新方法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程部署合理性,二期详查钻孔见矿率达到100%,取得重大找矿成果,呈现了招平断裂北段深部轨迹。确定九曲蒋家208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深部找矿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控矿断裂带之一,其台上水旺庄段已探明大—超大型金矿床7处,本文利用375个钻孔资料搭建了台上水旺庄段三维地质模型,系统研究区内三维地质结构,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矿体分布和富集规律。在三维空间内各矿区主矿体沿招平断裂带主裂面下盘分布,其中1711号矿体和②号矿体连为一体,为一超大矿体。对建模区内主要矿体进行压缩,统计矿体厚度、品位、厚度×品位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矿体品位分布不均匀,整体表现为中间品位相对较高,边部品位较低,矿体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均呈现厚薄相间变化,矿体品位与厚度相关系数为0.192,矿体品位×厚度的三维分布构成了4处矿化富集区,对矿化富集区进行坡度与矿化强度关系分析,矿体主要富集在构造沿倾斜方向上由陡急速变缓中的转折段和缓倾段,在走向上构造波状变化中的舒缓地段易于矿体富集。  相似文献   

8.
马家疃金矿区位于胶东著名的台前-陡崖金成矿带上盘,笏山、西陡崖金矿床东邻。笏山、西陡崖矿区已累计提交金资源储量30余吨,其主矿体倾向深部,向马家疃矿区延伸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单一,岩浆岩发育,矿体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中,严格受NNE向压扭性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分析,其深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在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围绕有利构造部位进一步勘查,有望实现栖霞地区找矿的再次突破。  相似文献   

9.
夏甸金矿床是胶西北地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化主要受招平断裂带控制。本文对夏甸金矿床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三维地质建模和构造空间分析,以期从三维空间和勘查数据中厘清矿化分布规律、探明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夏甸金矿床矿化主要为蚀变岩型和硫化物脉型,主要受招平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在空间中呈现出不均一分布的特征。夏甸金矿床的矿化侧伏规律,在空间中存在差异性,其中南部为NE侧伏,中段侧伏规律不明显但分支复合特征明显,而北段呈SE侧伏。这种侧伏规律与招平断裂带主裂面在走向方向的转折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空间分析显示,夏甸金矿床不同类型的矿体是不同空间范围内构造变形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焦家断裂带、三山岛断裂带是胶西北区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控矿成因类型属典型的"焦家式"蚀变岩型金矿。近年来,该两大成矿带在勘查研究及深部找矿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埋藏深、规模大,充分显示出其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浅部的常规物探方法模型已经建立,但常规物探在深部找矿中的难度越来越大,至今仍没有总结出一套适合深部蚀变岩型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有效物探方法,鉴于此,该文通过在深部找矿中应用较好的新技术新方法的一致性探讨,并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及钻孔资料,分析建立"焦家式"蚀变岩型深部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南吕-欣木金矿区位于焦家金矿带南段寺庄大型金矿床的外围,受焦家断裂带控制,探查识别矿区深部断裂构造空间展布情况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鉴于矿区成矿地质条件,采用音频大地电磁(AMT)法在欣木地区南端进行勘查试验,结合地质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深部断裂构造反应较好,与地质吻合,说明AMT方法在该区可行有效,为下一步"攻深探盲"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综合物探方法在焦家断裂南段金矿找矿中的应用,运用综合物探方法并结合搜集到测区的高精度重力、高精度磁测、常规电法、电磁法、地质、钻孔资料,对焦家断裂南段进行了综合研究,推断了焦家断裂南段的延伸趋势,探讨并总结了测区金成矿规律,圈定并筛选了3处金矿找矿靶区,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物探方法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玲南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由招远-平度断裂带北段的破头青断裂带控制,是一超大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目前钻探控制最大深度接近2 000m,主矿体控制最大斜深约2 200m,矿体沿倾向仍未封闭,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4.
招远-莱州成矿带是胶东最重要的金矿密集区,留村金矿床位于此成矿带南端,是发育于古老岩体间构造破碎带中的小型石英脉型金矿,矿体严格受NE向断裂的控制。近几年在该区开展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在其中深部发现了数个隐伏金矿体,通过对其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等的分析,认为矿床中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激电测量为寻找隐伏金矿的有效地球物理手段。通过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的成功运用,建立了激电测量在招平断裂带上山后矿区萌山矿段寻找隐伏矿资料解译模型,运用找矿模型对深部隐伏矿体是否存在进行判定,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招-平断裂带位于胶西北隆起区东南缘,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其中段发育有大尹格庄断裂带、后仓断裂带、南周家断裂带、栾家河断裂带等,这几条断裂带对招-平断裂带均有明显的错断现象,对还原金矿床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对几条构造的研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的研究,对该区的成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进行探讨,指出了招-平断裂带中段深部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7.
蓬莱北部地区位于胶东金矿集中区栖霞—大柳行金矿带北端,发育有一系列含金石英脉型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以区内的徐家集矿田及龙山店矿田中的典型金矿为研究对象,采用Creatar XModeling软件引入三维地质建模,依据区域地质剖面、重磁联合剖面、CSAMT剖面及勘探工程数据构建矿田尺度岩体、断裂构造、蚀变带模型,并建立典型矿床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矿体空间可视化,为典型矿床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