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为了研究青海省鄂拉山地区找矿远景,基于该区最新一轮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提炼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之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元素异常特征,认为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Sn,Mo,Bi,Ag,Cu,Pb,Zn,Au,Sb;并指出该类成矿元素多在元古宙和古生代的地层中明显富集;主要成矿类型为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型。结合已知成矿地质条件,最终优选出4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域提供了较明确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同德湿润半湿润高寒山区景观区,通过粒级为-10~+80目的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探讨了该区水系沉积物中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场空间分布规律、共生组合和元素富集离散特征,初步分析并阐明了元素在不同地质体的分布情况;对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区圈定的综合异常按元素进行了排序,初步了解了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了测区成矿潜力大的元素为Au,Hg,As,Sb,W,Mo,Ag;其中Au,Hg潜力最大;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地球化学基础资料;划分了4处成矿远景区,并确定了10处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广西珊瑚钨锡矿区的地质特征,并对该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含量特征及元素组合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W、Sn、Sb、F地球化学异常明显。结合研究区地质成矿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圈定出研究区八步岭一带(B-2)、盐田岭—松宫一带(B-3)和龙门冲往南一带(B-4)为该区钨锡矿找矿靶区,金盆地—龙桂肚一带(B-1)划为今后的钨锑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对栖霞地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根据化探异常和元素成矿特征圈定27处组合异常,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异常查证,验证多处异常具有较好的蚀变矿化,其中在AS21区发现5条蚀变带,4条金矿(化)体,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共和县裕龙沟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元素的富集离散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工区圈定的综合异常按元素进行了排序,初步了解了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Cu,Ni,Pt,Pd,Au为区内具有成矿潜力的元素。划分出裕龙沟外围、欧角北、谢日陇、勒陇、锐山5个找矿靶区,为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户部岭矿区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剖面测量结果,对Pb,Zn等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户部岭铅锌矿床的地质和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通过异常查证发现3个铅锌矿(化)体,并归纳出该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广西西大明山地区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近几年的找矿成果,利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进行预测,认为该区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洛宁县龙门店银矿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邻近已知矿区类比,提出该区具有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河塘岩体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特征,结合该地区找矿成果,分析了该区找矿的有利地段,并明确划出了6个寻找金、铜矿床的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选取牛鼻子梁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21种元素为研究对象,对其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元素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已知矿点信息,确定该区成矿类型主要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与破碎蚀变带有关的金和与碱长花岗岩有关的铌-钽-稀土3类矿化。在异常圈定及分析基础上划分出青新界山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牛 鼻 子梁铜-镍-金找矿远景区、牛鼻子梁西金-铌-钽-稀土找矿远景区,认为研究区寻找 Cu、Ni、Au、Nb、稀土矿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Baoxinggou area is located in northern Daxing'anling. In this area,comprehensive us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specting,and has yielded some application results so far. Based on the 1 /100 000 stream sediment anomaly survey,the methods of 1 /20 000 soil geochemical measurement,trenching engineering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1 /10 000 IP intermediate gradient survey were all used to verify and decompose drainage anomalies,as well as to find and locate ore bodies. In this way,an effective,economical and quick prospecting method was concluded,which focuses on the middle and lower mountain forest swamp landscap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Daxing'anling,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球化学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组合及演化特征,从而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沂源县鲁村镇崮山村地区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与中国东部岩石丰度对比,研究区岩石背景特征为Au,Ag,Pb,Sb,As,Hg元素富集,Cu,Zn贫化;与山东省土壤背景值对比,研究区土壤背景值中Au,Ag,Cu,Pb,Zn元素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区内成矿元素组合特征表现为:Ag,Pb,Zn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其中Ag、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强,反应出了组合成矿的可能性;而Au与其他元素几乎不具相关性,Cu元素与Ag,Pb,Zn元素均具有弱相关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成矿元素的富集与矿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3个阶段:Ag-Pb-Zn元素组合的富集与矿化;C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Au元素的富集与矿化;反映出了该区多期富集或蚀变矿化特点。利用因子得分圈定元素组合异常,通过异常分析,并结合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最终圈定找矿有利靶区,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化探元素组合分类信息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的化探异常查证及成矿预测有很大的帮助。该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大柴旦行委绿草山地区23个元素、6026件样品的化探分析测试数据进行了元素的组合分类信息探讨。结果表明,因子得分图可以是分类元素组浅表地球化学场的一种反映,高低异常突变区域可能为不同性质地球化学场界面或者作为构造线的反映,处于构造部位的局部低缓异常区也应在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灭格滩矿区位于青海北巴颜喀拉造山带大场金矿田北缘。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昌马河组砂板岩是矿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内构造发育,矿(化)体主要沿NW向构造破碎带分布,产状受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绢云母化等。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s、Sb、Hg元素丰度明显偏高,异常明显,浓集中心突出,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呈NW向带状分布。剖面上元素含量峰值与矿体位置对应良好,据此构建了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能有效指导隐伏矿体的找矿勘查工作。在综合分析矿区地质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圈定了找矿靶区和成矿远景区,可以为灭格滩金矿区乃至矿田核心区外围找矿勘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月牙山-老硐沟地区位于北山成矿带东南部,区内前期找矿工作主要围绕金、钨等矿种展开,而对铜相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预测则少有涉及。以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室内多元找矿信息提取和综合分析,对该区典型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模型、综合找矿信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的铜多与铁、铅、锌等伴生,矿床受碳酸盐岩、海西-印支期中酸性岩体及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共同控制,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北西-北西西向断裂、高磁异常体、铜铅锌地球化学异常叠加部位为此类矿床的有利找矿地段。据此,本次工作共圈定了4个预测区(A1、A2、B1、C1),野外查证在其中A1和A2预测区内见较好矿化,为区内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探讨山东牟平-乳山成矿带金青顶金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场三维分布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建立三维综合找矿模型,为金矿深部成矿预测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指导矿山生产与发展方向。针对金青顶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全面收集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构造叠加晕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构建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场等方面的三维综合找矿模型,将金青顶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体及地球化学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分析与深部预测评价,减少了深部预测的不确定性。矿体三维模型显示,矿体呈现中间宽两端窄的形态,有向深部尖灭的趋势。三维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显示,Au、As、Sb、Hg、Cu、W、Sn、Co、Ni元素及组合因子主要分布于矿体浅部,向深部呈现元素场强度下降的趋势;Mo、Bi元素主要分布于矿体深部;Ag、Pb、Zn元素分布较分散,存在多个矿化中心。地质-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组合因子高得分区域与组合矿物富集区域相符合,Au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矿体浅部,深部成矿作用减弱。应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求取Ⅱ号金矿体的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为Sb-Cu-Ni-Au-Sn-W-Hg-As-Co-Ag-Zn-Pb-Mo-Bi,该序列与单一期次成矿垂向分带序列进行对比无明显反常现象,指示Ⅱ号矿体当前开采深度以下成矿潜力不高。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三维地球化学空间场晕模型的三维地质、地球化学异常信息的展示、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评价深部成矿潜力,为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指导矿山工作的部署。综合分析认为金青顶Ⅱ号主矿体在-1 200 m以下找矿潜力一般,不宜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深部探矿。   相似文献   

18.
山西东腰庄金矿是我国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床之一,主要赋存于新太古代五台群鸿门岩组浅色变质绿片岩中,含矿带岩性主要为硅化绢云钠长片岩和绢云钠长片岩,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建立了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运用岩石地球化学勘查、电法勘探,在东腰庄金矿外围勘查区圈定化探异常4处、激电异常2处,其中化探1号多元素综合异常与电法异常吻合较好,推测为矿致异常,通过激电测深,推测地质体形态为透镜体,埋深较浅。综合物化探方法利用绿岩带型金矿形成过程中元素迁移带来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以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与围岩之间的电性差异,在此次找矿勘查过程中圈定了找矿靶区,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下步钻探验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五莲县七宝山多金属矿位于五莲-胶南成矿带,是山东省重点勘查区和有色金属调查评价区,开展了大量工作,系统总结其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分析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将为开展外围找矿工作提供参考。通过总结五莲七宝山地区的重力异常特征、航磁异常特征、岩(矿)石物性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对杏山峪和红石岗矿段高精度磁测及激电中梯资料的分析对比,提出七宝山地区低阻、低磁异常带,高低阻过渡带、正负磁异常接触带附近,是找矿的重要地球物理特征标志。地球化学资料显示该区为Cu、Au、Ag等元素构成的近圆形高背景区与七宝山火山机构中心的次火山杂岩体分布范围基本一致,其他异常与已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在位置上完全吻合,说明化探异常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三岔顶一带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了研究Au,Ag,Cu,Pb,Zn,W,Sn,Mo,As,Bi,Sb,Cr,Ni,Co,Hg,Cd共16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及其相关性,认为该区元素的富集与地层、构造、岩浆岩明显相关;Hg,Cr,Ni,W,As,Au,Pb,Zn等元素变异系数较大,易于形成异常;Ag,As,Au,Co,Cr,Cu,Hg,Ni,Sb,Zn等10种元素不同程度富集,成矿可能性大。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6种具有代表性的因子组合类型,讨论了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全区共圈定31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在综合异常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寒凝泉铬钴镍铜、黄沙河东铜银钼铅多金属、月牙湾铜银铅锌多金属3处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