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VC(聚氯乙烯)基体和液膜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金(Ⅲ)已得到了发展,将膜同硝酸灵四氯金酸盐(Ⅲ)结合作为电活性物质,能迅速响应浓度范围10~(-5)—0.1M的金(Ⅲ),得到的响应斜率为52.8—55.2毫伏/组(十个一组),在许多阴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pH值为2—5时,电极对金(Ⅲ)有较好的选择性,PVC膜电极具有选择性较好(Cr~(3+)、Mn~(2+)和ClO_4~-除外)和热稳定性较高的优点,与PVC膜电极相比,液膜电极响应斜率高、响应时间短。在2微克/毫升—2毫克/毫升的测定范围内,AuCl_4~-的平均回收率为98.5%,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1.0%,测定某些金合金(含金58.3—99.9%)和药品制剂中的金,平均回收率为99.4%,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为0.7%,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可与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和美国药典重量法的测定结果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玉成 《铀矿地质》1994,10(2):119-123
本文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钒金试剂Ⅱ做指示剂钒酸铵滴定法测定岩石矿物中微量金,终点明显,操作简便,测金量范围很宽,而且灵敏度很高。岩石矿物经王水-磷酸溶解,聚氨酯泡塑富集分离后,Au(Ⅲ)在硫磷混酸介质中经Ⅰ-还原至AuI43-,以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钒酸铵滴定AuI43-中络合的Ⅰ-到溶液出现紫红色为终点。试样中测金范围在0.000001—100μg/g,相应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4.3%-1.69%。检出限为0.2pg/6ml。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膜分离富集铜(Ⅱ)与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高效乱状液膜技术分离、富集水和土壤样品中微量铜。研究了流动载体(P204)、在面活性剂(Span80)、膜的增强剂(液体石蜡)、膜溶剂(煤油)和内相解吸剂(2.5mol/LH2SO4)等液膜体系,对分离富集微量铜(Ⅱ)的影响。确定了Span80-P204-液体石蜡-煤油-H2SO4高效液膜体系的最佳组成和最适宜的实验条件。富集后的溶液用1-(2-毗啶偶氮)-2一萘酚(PAN)分光光度法测定铜(Ⅱ)。本法富集水和土壤中微量铜(Ⅱ),回收率在99%以上。已成功地应用于测定水和土壤中的微量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4.5,结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4.
载炭泡塑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载炭泡塑从5%-30%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5-1000μgAu,经无臭灰化和王水浸提,Au的回收率大于99%。方法用于含Au量较高的矿石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Au6.80g/t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平均值为6.72g/t,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1%。  相似文献   

5.
冯正光  张辉俊 《矿物岩石》1994,14(2):98-101
本文先以恒电位电解法在c(Kcl)=0.lm0l/L,c(Hcl)=0.2mol/L介质液中,将微量金电解富集在特制石墨电极上,再用背景为内标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对金进行测定。本分析方法的回收率为97.1-106%,变动系数为8.55%,相对误差为-1.96一2.21%。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痕量价态金的载炭泡塑吸附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熊昭春  彭振英 《岩矿测试》1993,12(4):255-258
研究了载炭泡塑对不同价态金的吸附选择性。当HCl溶液浓度1%-10%时,载炭泡塑对纳克量Au(Ⅲ)吸附率为96.3%-96.8%,而对Au(Ⅰ),Au(0)不产生吸附,分别在溶液和残渣中的Au(Ⅰ)和Au(0)经过滤分离,用王水处理后,由载炭泡塑分别吸附,其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8.9%。  相似文献   

7.
纯化了捕集剂,用锍试金结合Te共沉淀富集,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铂族元素,全流程铂族元素回收率大于94%,一次熔样可同时测定了6个铂族元素,按20g取样计算,方法检出限(ng/g)分别为0.024,Ru,0.013,Rh,0.20,Pd,0.033,Os0.39,Ir0.12Pt;对标准GPt-6平行测定5次,铂族元素相对标准偏差为1%(Os)~8%(Pt)对不同类型标样进行测定,测得结  相似文献   

8.
用载炭泡塑从5%~30%的王水介质中吸附富集5~1000μgAu,经无臭灰化和王水浸提,Au的回收率大于99%。方法用于含Au量较高的矿石分析时,效果较泡塑吸附好。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含Au6.80g/t的金标样,验证分离富集方法的可靠性,结果平均值为6.72g/t,相对标准偏差(n=11)为3.1%。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HLC-601离子色谱仪双柱系统,电导检测器分离测定矿物包裹体浸取液中SeO ̄(2-)_4与其它阴离子的方法。实验测得Se(Ⅵ)的最小检测浓度为0.05μg/mL,回收率为96%~102%,相对标准偏差为0.5%。耐离子色谱法与极谱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龙华  唐祖光 《矿物岩石》1995,15(2):101-104
本文设计出钪(Ⅲ)的反相萃取柱色层新体系并加以应用。该新体系以聚四氟乙烯-701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固定相,在10mol·L ̄(-1)盐酸中定量萃取层析钪(Ⅲ),用10mol·L(-1)盐酸淋洗杂质元素,4mol·L(-1)盐酸解脱钪,经二甲酚橙光度法测定其回收率可达100%。本法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分离效果好,能用于岩石、矿物等物料中钪的定量分离、富集及测定。  相似文献   

11.
钙黄绿素蓝荧光猝灭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铁(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Fe(Ⅱ)猝灭钙黄绿素蓝荧光的实验条件,在PH6.0的HAc-NaAc-NH4Ac缓冲溶液中,钙黄绿素蓝的λem为448nm;Fe(Ⅲ)与钙黄绿素蓝生成1:1的配合物,猝灭钙黄绿素蓝试剂的荧光,使448nm处的荧光发射强度减弱。0-1.0μg/10mL的Fe(Ⅲ),对钙黄绿素蓝荧光强度的减弱(相对荧光强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方法用于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铁,相对标准偏差为0.73-2.60%,加标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茂荣 《岩矿测试》2001,20(1):68-70
采用HF-H2SO4除硅,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炼银炉渣中的金。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3.8%(n=11)。将该法应用到炼银炉渣中金的测定,结果符合分析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金矿区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DX-120离子色谱仪进行阴阳离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100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00%-3.80%,回收经95.83%-105.00%;5mg/L时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8%-4.57%,回收率92.40%-103.20%,完全达到实际要求。用该离子色谱仪测定甘肃阳山金矿山水样中常规无机离子,数据表明该区域水质较好,所测离子浓度都未超过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金在镀金石英压电晶体上的电沉积来测定金的灵敏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频率与时间作图的斜率在Au(Ⅲ)浓度0.15-2.5μg/ml范围内与金呈比例关系。由于每次测量后,不需清除沉积物,这应使该方法十分快速。所试验的21种金属离子中,与金一样会产生电沉积的金属离子仅有Ag(Ⅰ)、Hg(Ⅱ)、Pt(Ⅳ)和Pd(Ⅱ)。预先将氯金酸络合物萃入二乙醚中可避免这些离子的干扰。方法已应用于矿石中低  相似文献   

15.
但德忠 《岩矿测试》1987,(3):186-190
PVC膜电极的膜组成要受到活性物质、增塑剂、溶剂、PVC粉的种类和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确定多种因素的最佳条件,本文利用正交没汁安排上述影响PVC膜电极组成的因素,制备了PVC膜金离子选择电极,将此电极用于矿样中金的测定,结果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1,2,4,6-四苯基吡啶四氯金酸盐离子对的涂层金属丝金离子选择电极,在金浓度为10~(-2)-3×10~(-6)M范围内,电极具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斜率59mv/p Au)。试验了22种离子仅有铊严重干扰。用电极测定Ag-Pd-Au合金中的金,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对待测金属离子的带负电荷卤化物和假卤化物络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涂层金属丝离子选择电极已有报道,并已用于测定以卤络合物状态存在的铁、铜、汞、锌和铋,及以四硫代氰酸钴(Ⅱ)络合物状态存在的钴。将这些金属的络阴离子与Aliquat 33bs和benzalkonium形成的离子对络合物并入到PVC膜(聚氯乙烯)的涂层金属丝离子选择电极之中。四氯金酸(Ⅲ)与1,2,4,6-四苯基吡啶离子对的形成和萃取最近已有报道。这种离子对具有很高的萃取率和很好的选择性,可作为涂层电极的电活性物质,有关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离子对的萃取性能。本文报道了利用该电极选择测定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岩成矿热历史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徐文艺  徐兆文 《地质论评》1999,45(4):361-367
采用Rb-Sr方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岩体年龄为143.37±5.17Ma;采用^40Ar/^39Ar快中子活化定年法,测定沙溪斑岩铜(金)矿成矿年龄为123.6±0.7Ma;成矿岩体从固结成岩到成矿经历了20Ma。根据Rb-Sr和K-Ar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的不同,估算出沙溪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热衰减速率平均为20℃/Ma。单一的由成矿小岩体所提供的热能难以维持如此长时间热液成矿活动,矿区晚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Au(Ⅲ)对Ce(Ⅳ)+Hg2+2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采用停留-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出限可达0.5×10-9g,测定相对偏差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19.
邹世春  张干 《地球化学》1996,25(3):304-308
本文利用Au(Ⅲ)对Ce(Ⅳ)+Hg2^2+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采用停留-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出限可达0.5×10^-9g,测定相对偏差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20.
甘树才  陈博 《岩矿测试》1999,18(1):34-37
研究了酚(phen)-Cu-水杨酸(H2sal)和四乙基碘化铵(Et4NI)的四元体系中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测定痕量酚。在pH为7.0的介质中,phen-Cu-H2sal的配合物抑制了Cu在玻炭电极上的还原富集,降低Cu的微分电位溶出峰(Δdt/dE),且0.4~200μg/L的酚与Δdt/dE呈线性关系。加入Et4NI使检测灵敏度提高2.75倍。天然水样经GDX-502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后,除去了吡啶、苯胺等物质的干扰。NaOH洗脱,预电解富集3min,酚的检出限为0.2μg/L;实验测定20μg/L的酚,相对标准偏差为2.7%(n=1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88.10%~113.20%。方法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酚的测定,结果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