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吐鲁番一日最大降水量年极值频率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对吐鲁番平原、山区一日最大降水量年极值频率分布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平原、山区一日最大降水量的频率分布特征,同时应用甘倍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也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对吐鲁番平原、山区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频率分布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比甘倍尔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精度要高。利用上述3种方法对吐鲁番平原40多年、山区30多年一日最大降水量重现期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2.
选取最优概率分布函数有助于提高气象要素重现期极值计算的可靠性。基于广州气象站1908—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构建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市年最大日降水量的变化特征,选取皮尔逊-Ⅲ型、对数正态、指数和耿贝尔-Ⅰ分布4种分布函数拟合广州市年最大日降水量序列,并按ω2检验、似然比检验等方法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近56年来,广州市年最大日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4—9月日最大降水量出现次数较多,6个月的出现次数占全年的93. 6%,其中,前汛期出现次数大于后汛期的。对数正态分布确定为广州市年最大日降水量拟合最优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估算的广州市50 a一遇的年最大日降水量是240. 1 mm,100 a一遇的是266. 1 mm,150 a一遇估算的是281. 4 mm。观测资料表明,广州平均1. 8 a出现一次150 mm以上的日降水量,而该降水量的估算重现期是1. 9 a,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月降水量分布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汤燕冰 《大气科学》1989,13(3):322-328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105°E以东)110个站的30年(1953—1982用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月降水量分布的统计特征,经计算,月降水量的变差系数大多在0.5—1.0之间。大部分站点月降水量的频数分布呈较明显的正偏形式,但偏斜程度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异。假设检验的结果表明:在统计意义下(α=0.05),各地都有一些站点的月降水记录遵从正态分布。这些站点的时空分布反映了我国东部干湿季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各地遵从正态分布站点数较高的月份大体上与该地变差系数较小的月份相对应,而这些月份均位于各地的多雨时段。对于其它一些无法用正态分布拟合的月降水的频数分布,绝大部分可用三种偏斜分布模式较好地拟合。  相似文献   

4.
广西6、7月份若干日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西16站用6、7月逐日降水量资料估计了日降水量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递推得1~20天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主要结果是:分布能较准确地逼近前一日有雨和无雨两种条件下日降水量的样本频率分布;大多数站在1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20~30毫米的概率最大,约0.2,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在30~50毫米的概率最大;北海和钦州10、20日内最大日降水量达100毫米以上的概率明显大于其它站.  相似文献   

5.
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秀芝 《气象学报》1996,54(1):108-116
Weibull分布对于年最大风速、波高、降水量等气候极值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和很强的适应性。本文给出四种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方法:概率权重矩法(PWM)、最小二乘法(LSM)、最大似然法(M-L)和适线法(FIT),并通过统计检验进行拟会精度比较。结果表明:PWM、LSM和M-L法对样本的拟合精度都比较高,其中PWM法计算最为简便,LSM和M-L法采取a0的试设法,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经验累积频率公式更适合于Weibull分布;三参数计算精度较二参数高得多。  相似文献   

6.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和NCEP资料的降水随机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气发生器可以用来插补历史缺测气象数据或生成未来天气情境, 近年来被普遍应用于对气象变量的降尺度研究, 为陆面的水文、 生态模拟提供外强迫输入。广义线性模型 (GLM) 是近年来用于建立大尺度气象变量与地面气象因子之间的一种有效方法, 基于GLM的天气发生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以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单格点气温、 500 hPa位势高度、 位温、 相对湿度、 海平面气压等5个变量作为影响降水变化的大尺度因子建立模拟逐日降水量的广义线性模型。模型中对降水概率的描述采用Logistic模型模拟, 而对降水量则分别试用Gamma分布、 指数分布、 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来模拟, 试图比较和揭示这些基于不同理论分布的模型的能力。模型中待定参数的估计及对研究区逐日降水量的模拟采用了完全相同的实测逐日降水数据和同期NCEP再分析资料。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用遗传算法来实现, 对山东省临沂地区10个主要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的研究表明, Gamma分布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 对数正态分布次之, 指数分布再次, 正态分布最差; 参数估计分月获取的拟合效果略好于不分月的。模型逐日降水模拟表明, 对降水发生概率的模拟会低估各月的多年平均值, 基于指数分布的GLM会低估各月总降水量期望 (为月内每日降水量期望之和) 的多年平均值, 而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GLM则会在降水量较大时产生高估现象。由对应的天气发生器模型生成的随机模拟降水序列表明,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模型会高估月降水量较大时的多年平均, 而基于指数分布及Gamma分布的模型则模拟效果较好。总体上看, 这种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和GLM的天气发生器对降水变率具有很强的解释和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用Ⅰ、Ⅱ型极值分布和韦伯尔分布来拟合一日最大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函数的方法。为广西一些台站的一日最大降水量选配了分布函数,并讨论了拟合效果。根据所配的分布函数,计算了广西一些台站部分重现期对应的一日最大降水量极值及确定任一极值的重现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会降水资料,用皮尔逊一Ⅲ型分布分别对新会年最大日降水量和1~12月的月最大日降水量进行拟合,进而计算了它们在不同重现期下的极值。结果表明:新会50a一遇的估算年最大日降水量是308mm,100a一遇是335mm。新会4~9月5a一遇的最大日降水量接近或超过100mm,说明汛期各月比较容易出现大暴雨。除7月外,4~9月新会50年一遇的日降水量均超过200mm。经检验,除了2月和12月外,年和各月最大日降水量通过0.05显著水平检验,拟合效果良好,对其不同重现期下的极值估计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
鹤壁市单日降水量极值估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耿贝尔(Gumber)极值分布原理,对鹤壁市1965-2004年最大日降水量进行降水分布拟合,估算预报时段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得出50 a、80 a鹤壁市可能出现的最大日降水量分别为278.7 mm和301.9 mm;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得到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年际变化总体上呈线性减少趋势.统计结果显示:鹤壁市最大日降水量有峰值增大、谷值减小的趋势,说明在未来一定时期,极端最大日降水量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最大日降水量集中出现在7-8月份,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强降水过程年极值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80个台站建站以来到200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用REOF和统计分布方法,计算并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年最大一次连续过程降水量的极端降水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一次连续过程的降水量极大值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时空变率小于日降水量极大值,这对于洪涝灾害的预测与评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强降水的渐近分布中,日极值降水的分布以Weibull分布最为普遍,一次连续过程降水以对数正态分布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2年10月19日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在南海地区获取的一次对流云降水资料,对降水的微物理参量、平均雨滴谱和速度谱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中直径小于1 mm的小粒子所占比例非常大,直径较大粒子也频繁出现,最大直径接近10 mm,大粒子对降水强度、含水量、雷达反射率因子贡献很大;对平均谱进行Gamma分布最小二乘、阶矩法拟合和对数正态分布拟合,三种方法均较好表示谱的分布,但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有着明显优势(尤其在小滴端),且拟合相对误差在三者中最低,Gamma拟合的参数μ、λ关系均能很好地用二次函数表示;速度谱分布较接近Atlas-Ulbrich的实验结果,且直径小于0.687 mm时,粒子降落速度明显大于实验值,雨滴直径越小偏大越明显,同时用Atlas-Ulbrich与Gunn-Kinzer的实验曲线形式对速度谱进行拟合,两者的拟合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9.17%和5.87%。   相似文献   

12.
淮河流域汛期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概率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淮河流域158个站点1980—2007年夏季降水量资料,选取淮河上游、淮河中上游、淮河中下游、洪泽湖以下和沂沭河5个子流域,采用Γ分布函数分析了淮河流域首雨日 (前1日无雨) 和连续雨日 (前1日有雨) 的夏季多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特点。通过对代表站息县、阜阳、商丘、淮安、连云港Γ分布概率密度与样本频率的对比分析和K-S检验表明:Γ分布函数能较好拟合分条件的淮河流域夏季雨日的概率分布,用该分布函数递推得到的1 d, 10 d, 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概率分布比较规则合理。淮河流域5个子流域中淮河上游、淮河中下游、沂沭河流域在10 d,20 d内最大日降水量不低于10 mm,25 mm,50 mm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省年、季、月降水量的概率分布统计检验结果表明:①我省年降水量序列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服从于正态分布。②我省季降水序列服从Г分布。③月降水量序列经过线性变化后都服从于Г分布。因而在进行年降水的概率分布统计时可应用正态分布。对季、月降水进行概率分布统计时可以应用Г分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夏季雨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全国174站夏季逐日降水资料估计了雨日降水量的无条件和有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并递推得各站1至20d内最大日降水量的概率分布及10d、20d内最大日降水量≥10mm、≥25mm、≥50mm的概率。主要结果是:在无条件和前一天有雨或无雨条件下雨日降水量r分布的形状参数α都小于1,且差别不大,而绝大部分站无条件下的尺度参数口大于前一天无雨条件下的卢。而小于前一天有雨条件下的β;无条件和分条件下,雨日降水量的均值和方差的地理分布都是东南沿海地区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且绝大部分站无条件下的纵盯。分别大于前一天无雨条件下的μ0、α^20,而小于前一天有雨条件下的μ1、α^20;Γ分布能较准确地逼近前一天无雨和前一天有雨两种条件下雨日降水量的样本频率分布;10d、20d内最大日降水量≥10mm、≥25mm、≥50mm概率的地理分布,都是东南沿海地区大于西北内陆地区,与同样等级的样本频率的地理分布非常接近。广西西部、云南东部一带为高值区,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带为次高值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效应对北京市短历时降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北京城区和郊区的自动气象站的部分小时降水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概率分布的拟合,结果为:小时降水量适用对数-Weibull分布模式拟合;中到大雨时,城市效庆对下风区的短历时降水雨量增加影响最明显;而在市中心,短历时降水暴雨的发生概率和强度增加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2021年8月22日勉县遭遇极端降水事件,日降水量高达2379 mm,灾害十分严重。统计分析1959—2021年勉县历史逐年最大日降水量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简称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方法推算重现期及降水量,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对2021年8月22日极端大暴雨进行重现期估算。结果表明:勉县年最大日降水年际变化明显,2008年以来变率增大且有更极端的趋势;基于P-Ⅲ型曲线分布和耿贝尔极值分布的1959—2020年最大日降水积累概率拟合效果均较好,但耿贝尔极值分布对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拟合优于P-Ⅲ型分布;应用耿贝尔极值分布推算勉县极值降水,100 a一遇的日降水量为1547 mm,2021年8月22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4 88133 a。增加2021年最大日降水量进入样本序列重新构建耿贝尔极值分布函数,推算日降水量2379 mm的重现期为70735 a,100 a一遇的估算降水量为1834 mm,重现期及降水量估算变化均较大,说明超极端降水和样本长度对重现期的推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图里河镇、扎兰屯市气象台站1960—2012年日最高、日最低气温、日降水量及1971—2012年日最大风速观测数据为基础。分别使用气象上常用的重现期计算方法(皮尔逊Ⅲ分布、耿贝尔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计算各气象要素重现期。分析表明:三种分布方式在最高、最低气温的分析中表现均较好,在最大风速的分析中表现较差,对数正态分布在重现期计算中数值偏低(最低气温偏高),根据不同气象要素重现期的卡方检验结果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析,符合实际出现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力 《气象》1996,22(12):35-39
通过对全国,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三种不同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计算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区域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丰同一种函数关系-我指分布函数关系。这一关系式的得出,有助于(1)定量地描述某一气候区的降水气候状况。并且,这种对问题的提法既不太粗,也不太细,而是只提降水量为某一值的区域占有多大的比例;(3)根据河水径流深估计无雨量站区域的多年降水量和计算水文气象学中的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19.
摘要: 根据新疆克州及其周边13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采用基于DEM的空间插值技术对该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经验证,该方法对克州年平均气温等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模拟效果较好,精度较高;(2)新疆克州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平原高,山区低”的特点;年降水量呈现“北部多,南部少;山区多,平原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高山带多,中、低山带和山前倾斜平原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南四湖流域暴雨分布特征及可能日最大降水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朱桂林  刘强  马丽 《气象科技》2010,38(1):75-77
利用南四湖流域11县市1971~2007年的暴雨资料,分析南四湖流域首次和末次暴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南四湖流域暴雨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但日降水极值的概率分布却有一定规律,呈Λ(x)型渐进分布。利用耿贝尔分布计算南四湖流域多年一遇的日最大降水量极值,计算的未来10年、20年、40年的日最大降水量与历史上10年、20年、40年的日最大降水量重现期基本一致,对未来50~200年的估算值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