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棉蚜与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俗称蜜虫、腻虫,是暴发性害虫,种类很多,在新疆危害棉花的主要是棉蚜。棉蚜为害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降低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以刺吸式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撤头部分组织内吸食汁液,破坏正常代谢,唾液能刺激棉叶畸形生长,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使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推迟现蕾、开花。伏蚜发生严重时,会引起幼蕾脱落,造成减产。二是蚜虫分泌的蜜露使叶子表面诱发产生腐生性霉菌,既影响棉株光合、呼吸作用,又导致欢生病害发生。在吐絮期,秋好为害,污染棉纤维,增加棉纤维含糖量,不利于纺纱。过去新疆棉蚜…  相似文献   

2.
赵圣菊  周朝东   《气象》1985,11(2):35-35
研究表明:粘虫远距离迁飞的方向和高空气流的走向是一致的。因此,在预测中常根据虫情调查及迁出期高空天气图上气流的走向,来判断其降落地区和迁入期。为了推动病虫测报工作向数学模式化发展,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目的,对我国东北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与一代幼虫发生程度以及一代成虫迁出期和高空风向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期的预测模式,结果较好。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3.
甘蔗异背长蝽是近年来我省吉泰盆地蔗区成灾猖獗的重要害虫,对甘蔗生产威胁极大.甘蔗异背长蝽是甘蔗重要的吸汁性害虫,发生严重时,使甘蔗苗期心叶萎黄甚至整株枯死,使甘蔗中、后期降低糖份含量.经观察发现,该虫主要以卵越冬,而第一代低龄若虫又是最佳防治期.1990年至1992年我们对其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  相似文献   

4.
病虫害严重危害早稻生产,每年全县早稻因病虫害造成损失稻谷100~150万公斤。本文对南雄县早稻三化螟盛发气象条件及其预测作简单介绍。1三化螟生理特性及气象条件分析三化螟以幼虫态危害早稻。初孵的幼虫称蚁螟,孵化后数十分钟可钻入稻株,稻株受害后,逐渐枯黄成枯心南,抽出的穗成白德,产量大减。老熟幼虫在未头中越冬,第二年春季在未头中化蛹、羽化,飞到秧田或本田产卵。螟蛾昼伏夜出,超光性强。羽化后一至二天产卵,成虫后有欢在植株高大、长势繁茂的幼嫩的茎叶上产卵,称趋绿性。适温高湿天气有利于蝗虫孵化和侵株,高温干旱天…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9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植保站的草地螟越冬代成虫标记放飞和捕获试验结果,结合2009年6月每日08时和20时500-1000 hPa高空天气图、每日8次的地面天气图等气象信息,分析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地螟盛发期自然放飞并回收到的标记成虫的放飞与天气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地螟成虫放飞后卷入东北冷涡并随其在控制区内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气流飞行,其迁飞方向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气流方向、降水和风力等气象因子是影响草地螟成虫迁飞与降落的主要原因,分析气象因子与草地螟迁飞和降落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认识草地螟在盛发期的迁飞习性;分析草地螟主动降落迁入的气象条件和相关预警指标,对监测草地螟成虫迁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1991年至2008年广东省恩平市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普通黑光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诱虫量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蛾年总诱量与年总降雨量呈正相关,稻飞虱成虫年诱量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稻纵卷叶螟蛾与主要为害的5、6、8月降雨均呈正相关,与7月降雨则呈负相关;稻飞虱与5、7、8月降雨均为负相关,与6月降雨为正相关.此外,热带气旋个数与稻飞虱年诱虫量呈负相关;与稻纵卷叶螟蛾年诱虫量呈正相关.综合分析表明,稻纵卷叶螟蛾与稻飞虱与气象因子比较有较大的差别,对普通黑光灯诱虫量有极大的影响,可间接预测预报两迁飞性害虫的发生量,为准确预测预报两迁害虫为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的地理分布,乃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合理布局及产量,都与某一地区的热量条件有密切关系.麦茬棉(收麦以后播种)在关中地区能否大面积种植?产量如何?是当前有关部门和广大棉农议论的热点问题.现就关中灌区的热量条件,结合有关试验资料,进行如下分析,供生产单位参考.一、麦茬棉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中棉10号属陆地棉早熟品种,是夏播棉采用的主要品系.据报导,中棉10号品种从播种到开始吐絮一般为120天,需要≥10℃  相似文献   

8.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棉花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春季是棉花生产的一个关键性季节,适宜棉播期历来为政府和广大棉农所关注,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每年春播期我们都要提前提供适宜棉播期预报,并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
辽阳地区玉米螟发生条件分析与预报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4~2004年辽阳市植物保护站提供的玉米螟田间调查资料与辽阳市气象台同期气象资料进行了相关分析,找出了影响玉米螟发生的3个主要因子,并建立了多元回归预报模式。结果表明:辽阳地区1月平均气温、上年5月的虫卵量、上年10月幼虫量与当年虫害发生轻重关系十分密切;控制10月幼虫量,是防治下年度玉米螟虫害大面积发生的主要环节;虫害发生的轻重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棉花的播种质量直接影响其出苗及整个生长过程。除培肥地力、精选良种、科学的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综合技术外,地膜棉带水播种是一项抗旱播种新技术,可保证快出苗,达到苗齐、全、匀,平均出苗率达95%以上,比普通地膜棉出苗率高。近年来,该项技术逐渐被棉农认识并应用于棉花播种实践中。1棉花带水播种技术1.1棉花带水播种技术操作要点在春旱发生或严重发生的年份,棉田土壤墒情严重不足,穴播的地膜纯种棉(穴播是陕西关中棉区主要的播种方式)带水下种,对保证足墒播种和稳健出苗颇为有效。在施足底肥、整好棉…  相似文献   

11.
利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植保站闪讯TM害虫远程实时监测系统记录的2017—2019年金纹细蛾数据和相应的洛川县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苹果金纹细蛾发生趋势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洛川县金纹细蛾主要影响时间从5月中下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年内可出现3个影响高峰期;金纹细蛾每天05时开始活动,12时活动减弱,06—10时活动频繁。降水对金纹细蛾的数量有明显影响,降水越多,虫情越严重;气候干旱,成虫数量明显偏少;5月上旬后期及中旬降水对第一代成虫影响巨大,是影响成虫数量的关键时段。根据金纹细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预测洛川第1代成虫发生期,对指导苹果生产,及时防治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和温、湿度条件关系密切。平舆县3月中、下旬和4月份的地温适宜成虫活动,4月份降水较多时,很适宜吸浆虫发生。防治措施以麦播期和蛹期防治为主,穗期成虫补治为辅,严把麦播期、孕穗期(蛹期)和抽穗期(成虫期)"三关"防治。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有高发态势,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2006年,新泰市气象局联合农业局开展了小麦吸浆虫大面积防治技术研究和推广项目,分析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现状,研究了其产卵规律、小麦吸浆虫不同虫态的防治适期和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对目前推广的10个小麦品种在大田自然感虫情况下进行观察,发现:在自然感虫条件下,受害轻的主要原因是"两期错位".有效成虫是造成当年小麦受害的主要原因.利用抗(避)虫小麦品种控制小麦吸浆虫筛选出了抗虫品种加以推广,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1新疆棉花主要病害与气象1.1苗期病害棉花苗期病害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至现蕾前期间发生的病害,它的发生发展,与棉苗生长的强弱。病菌数量的多少和播种后所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播种的棉籽发芽后半个月内,营养生长要靠本身储存的养料,并需要15-2()的温度才能出土。出土后当两片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刚出现的阶段,是棉苗生育最弱的时期。这时子叶内储存的养分已消耗殆尽,而真叶的光合作用还很弱,因此抗逆力最差。如果遇上低温连阴雨天气,有利于病菌侵害,不利棉苗生长,降低棉花抗病能力,可造成多种病害流行。回.1.1立枯病棉…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和温、湿度条件关系密切.平舆县3月中、下旬和4月份的地温适宜成虫活动,4月份降水较多时,很适宜吸浆虫发生.防治措施以麦播期和蛹期防治为主,穗期成虫补治为辅,严把麦播期、孕穗期(蛹期)和抽穗期(成虫期)“三关“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粘虫在我国的分布,南始广东、广西、云南,北至黑龙江,东自东部、东南部沿海各省,西到云贵、青藏、蒙古高原,活动范围极广。它是一种以幼虫为害农作物的害虫。幼虫取食范围广,计有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茄科等十六种之多,其中最爱食的是禾本科植物。就农作物而言,主要危害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糜子、青稞等,对蔬菜、黄豆、棉花以及苹果、柑桔、榆、柳等亦有危害。每年粘虫对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9—2022年江苏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资料,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的时空发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地区,东部沿海的盐城和南通两地为重发区,2020年是近4 a来重发面积最大的年份;草地贪夜蛾在江苏主要危害玉米,春玉米、常规夏玉米、迟播夏玉米上均有发生,其中迟播夏玉米发生程度最重,多为集中连片发生,最高百株虫量在54.7~125.6头,最高被害株率均在93.0%以上;成虫迁入江苏的时段主要是5—9月,其中6—7月为成虫迁入峰期;草地贪夜蛾重发区、迁入峰期等与玉米种植情况、迁飞规律、大气环流、气象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可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苹果蠹蛾防治气象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苹果蠹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幼虫蛀食果实,俗称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沙果、香梨,此外还危害桃、杏,偶尔也危害榅桲。苹果蠹蛾被列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幼虫蛀果后,不但降低果品质量、而且造成大量落果。一、苹果蠹蛾防治的关键期从调查苹果蠹蛾在阿克苏地区的生活史中得知,影响越冬世代到第一代幼虫孵化出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条件,而影响幼虫历期的主导因子是营养条件。这就是说,在苹果品  相似文献   

19.
阿克苏地区地膜棉气候开播期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棉花生产水平下阿克苏地区地膜棉气候开播期的农业气象指标;根据此指标进一步分析了阿克苏各主要棉区地膜棉气候开播期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0.
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的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2010~2014年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西部2个试验点,利用屋式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进行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别研究春、夏不同季节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期、发生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平均气温与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期相关性显著。每年自3月中旬开始,当旬平均气温的累积值≥30℃的下一旬将是越冬代成虫的发生期。夏季,气温、日照条件正常,降水量多的年份,梨小食心虫发生量多。大连金州区梨小食心虫的代数为3~4代,各代高峰期的间隔约20 d,其后6 d为卵期,此时是最佳防治期。掌握越冬代成虫发生的高峰,用间距法预测其它各代高峰期,以期达到早预测早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