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沉积学、煤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地球化学等多技术手段,结合比较分析法的思路,分析了事件型海侵的特点和海侵事件沉积组合特征,研究发现:海侵事件沉积组合为区域对比性强、具沉积时间连续性与相序间断性的暴露沉积-煤层-灰岩组合,其关键沉积学特征是煤层底板的暴露沉积.海侵事件组合灰岩的古生化石个体小、破碎强烈等特征表现为高能量水体运动等环境,孢粉表现为低含量的单缝孢和裸子植物及高含量的三缝孢.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暴露沉积为陆相环境,煤层中的微量元素表现为海相主要原因是由于泥炭沼泽覆于深水后受海水影响所致.海侵事件成煤与海侵过程成煤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盆地属性差异,即海侵事件成煤形成于陆表海盆地之中,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形成于具有缓坡的边缘海盆地,第二,成煤原理存在着差异,海侵事件成煤强调的是成煤前海侵未发生前的碎屑体系废弃而发育大量泥炭沼泽且被后期突发性海侵终止,而海侵过程成煤则强调的是泥炭沼泽发育于滨海的活动碎屑体系并终止于后期的缓慢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煤炭资源相对比较贫乏,且分布不均衡,总体勘查程度较低。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显示,青海煤炭预测资源量为344.46亿t,总量占全国比值相对较少,已查明资源储量为45.84亿t,查明率是13.26%,查明程度很低。根据对资源量赋存深度、成煤时代、煤质类型及地域分布的分析,认为全省煤炭煤种优势明显,产地相对集中,找矿潜力很大。根据青海省经济发展规划,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将成为青海省又一重要经济支柱,因此应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着力提高全省的煤炭地质勘查程度,为青海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3.
义马盆地位于华北板块西南缘,是河南省境内唯一可采的中生代煤田,位置特殊。为了揭示其中侏罗世阿林期-巴柔期的沉积相及其古地理演化特征,运用矿物岩石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等方法,以义马盆地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为例,进行地层划分及沉积相和古地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中侏罗世含煤岩系属阿林期-巴柔期,该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等4种沉积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以成煤期为节点,定量恢复了阿林期-巴柔期的古地理特征,从成煤期前到成煤期后,各优势古地理单元变化明显,具有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的变化规律,整体上是一个退积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南湖矿区钻井岩心、测井、煤岩煤质等资料,运用煤地质学、沉积学、岩相古地理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大南湖矿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沉积体系及成煤环境。研究表明,在大南湖矿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识别出3种沉积体系,6种沉积相,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即Sq1、Sq2和Sq3。重点研究了Sq1和Sq2。Sq1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沉积体系和三角洲体系;Sq2低水位体系域发育不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主要为粗粒沉积;Sq2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较好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大南湖矿区成煤气候条件温暖潮湿,主要成煤环境为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5.
许琪 《沉积学报》1991,9(4):78-86
对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层中Fe、Co、Ni的研究表明,煤层中它们含量的比值,尤其是取自然对数后的比值可以作为推算成煤沼泽古pH值和古Eh值的指标,并推导出三个可分别作为计算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等三种不同环境介质古pH值的经验公式。而成煤沼泽环境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根据XEhi=1.229-0.059×pHi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各地煤矿的成煤时期中,我們知道在中国第一个成煤时期为石炭二叠纪。第二成煤时期为侏罗纪。可是,对新第三纪煤却很少研究也很少发現,今将小峪子溝新第三纪煤的分布及規模,产状及构造形态及新第三纪的成煤条件等論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石炭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由于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岩相古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相对中国其他省份来说,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勘查工作。作者以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质工作获得的大量最新区域地质、煤炭勘查及石油地质资料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测量和收集青海省所有含煤地层剖面,首次编制了青海省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煤炭资源沉积环境。石炭纪青海省北部为柴达木古陆及祁连古陆,自北而南有宗务隆海槽、祁漫塔格海槽、阿尼玛卿海槽及金沙江海槽。二叠纪至三叠纪,阿尼玛卿有限洋盆、西金乌兰有限洋盆及金沙江有限洋盆形成。该项工作为进一步编制青海省主要成煤期世一级岩相古地理图奠定了基础,对于青海省主要成煤区煤炭成矿预测及靶区优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滇东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以研究区及邻区以往研究成果为基础,综合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及钻探等资料,从含煤地层岩性、聚煤带分布、成煤环境以及煤质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区火山活动对晚二叠世聚煤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山活动贯穿了整个晚二叠世成煤期,早期发生的峨眉山玄武岩喷发规模大,提供了煤系沉积的基底,在成煤古地理条件上控制了赋煤中心的分布,并且为含煤地层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后续发生的一系列火山活动影响了成煤环境的稳定性,同时过度的火山活动阻碍了成煤植物的生长,并对煤层的灰分、硫分、微量元素及变质程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层中Fe、Co、Ni的研究表明,煤层中它们含量的比值,尤其是取自然对数后的比值可以作为推算成煤沼泽古pH值和古Eh值的指标,并推导出三个可分别作为计算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等三种不同环境介质古pH值的经验公式。而成煤沼泽环境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根据XEh_i=1.229-0.059×pH_i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火山间歇期沉积煤系特点与找煤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绍宝 《沉积学报》1987,5(1):125-131
辽宁省有火山岩7000km2,岩垣3条,大型锥火山50个,火山丘80余个,边缘带上都有间歇期沉积煤系赋存,成煤空间局限火山边缘带,时间局限间歇期。煤系具火山-沉积成岩、多变、多层次、依赖火山特点,属新的火山成煤类型。愈往西北岩体愈大,煤系呈愈发育的趋势。煤层发育在火山岩系顶、底部,可采煤层厚1-37.49m。煤种齐全,埋藏的数量和广度均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找煤方向为各岩体边缘并围绕中心旋转一周。  相似文献   

11.
榆林—横山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组内含有极其丰富的优质煤。煤的聚集和大型内陆坳陷湖盆的充填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以大比例尺写实断面研究成果论述了研究区内沉积体系域三维空间配置关系,为环境分析和聚煤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沉积学依据。对内陆坳陷湖泊充填淤浅及泥炭沼泽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依据实际资料分析,笔者将区内的聚煤活动归结为三种模式:即(1)废弃河流环境聚煤;(2)废弃三角洲平原聚煤;(3)湖湾决口充填聚煤。第二种是研究区内最重要,也是规模最大的聚煤型式;第三种所形成煤层质量最好,是今后在该区寻找优质富煤带,满足从质量上优中选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该区含煤盆地的分布、含煤地层、构造规律、沉积环境和聚煤特征的研究,划分了区内的构造型式,即松辽盆地南缘总的构造型式为直扭构造体系,具有天山—阴山纬向构造带和双辽—铁岭—大孤山经向构造带,不同次序、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矿产的赋存和分布,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煤田沉积类型并各具其特征,东西、南北向构造是本区的构造格架,它们的运动方式与方向及其派生的分枝构造是控盆聚煤的分布与沉积类型的重要因素,控制聚煤盆地的展布与沉积类型,决定了聚煤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3.
尹德顺  闫伟 《世界地质》1999,18(4):47-52
舒兰第三系含煤盆地是受依-伊地堑控制形成的半地堑式线型盆地,充填有古新世-中新世地层,其地层构造格架,沉积特征均具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特点。盆地沉积经历了初始断陷-裂陷扩大-萎缩等8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含煤地层主要为舒兰组,具有湖前和湖后两个聚煤期。聚煤环境主要为河流洪积平原的三角洲,扇前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山西晚古生代含煤岩系是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晚石炭世至中生代三叠纪为连续沉积,煤层埋藏深度、深成变质作用由北往南逐渐加深,生烃量也相应增多;燕山期是构造变形最为强烈的时期,也是侏罗纪聚煤盆地的形成期,大同、河东、宁武、沁水等4个聚煤(气)盆地构造格局基本形成,煤变质仍然是随埋深的加大而增高,属再次深成变质作用,煤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生烃作用持续发生;喜马拉雅期为强烈拉伸的构造环境,造就了山体整体抬升和雁行排列的新裂陷盆地的沉降。就山西煤层瓦斯而言,上覆基岩厚度是煤层瓦斯保存的主控因素,其次为岩浆活动、不同构造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表现为在深变质作用背景上的叠加效应,山西境内的两个东西向高变质带与岩浆岩体的分布吻合,使阳泉矿区和晋城矿区成为煤层瓦斯(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从聚气构造背景来说,封闭型构造使煤储层中瓦斯含量较高,如沁水盆地的沁南区、古交、邢家社、东社区以及河东盆地的石楼、大宁—吉县区、三交—柳林区,瓦斯含量在10~15m3/t或更高;开放型构造具有逸散煤层瓦斯的便利通道,瓦斯含量较低,如河东盆地的离石矿区、沁水盆地霍西构造区以及浑源、五台煤产地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及大量钻孔资料,运用沉积学、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徐沛煤田晚古生代的成煤环境,并总结了其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发生在海岸带的堡岛体系和过渡相中,由海岸带向两侧,聚煤条件逐渐变差;堡岛体系泥炭坪形成的煤层厚度小,结构单一;三角洲体系分流间湾泥炭坪和泛滥平原泥炭沼泽形成的煤层厚度大;煤层在垂向上由薄至厚,结构由简单至复杂,稳定性逐渐变差;平面上,自北而南含煤层数逐渐增多,含煤层位逐渐抬高,条带状富煤带有向南迁移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琼东南盆地各凹陷含煤地层岩心、测井等资料,以及崖城组岩石学、煤岩学及煤质学资料,研究了该盆地主要含煤地层崖城组的沉积、聚煤特点及成煤环境。结果显示:崖城组主要由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组成,属于断陷盆地晚期的沉积;琼东南盆地以浅海周缘扇三角洲和滨海带为主要成煤环境及聚煤模式,成煤环境基本上与我国南方古近纪近海型成煤环境类似。   相似文献   

17.
鲁西南石炭二叠纪煤系潮坪沉积体系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西南石炭二叠纪煤系形成于内陆表海盆地。潮坪沉积体系是研究区聚时重要的沉积体系之一。作者详细研究了潮坪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成因相及各种沉积体发育特点,分析了沉积组合类型及其成因单元,论述了潮坪沉积体系的聚煤特点及富单元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贵州省织金地区含煤岩系进行成因地层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受潮汐作用影响的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地方性沉积模式和聚煤特征。将三角洲体系划分为六种地貌单元: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水下三角洲平原、边缘三角洲盆地、边缘三角洲潮汐平原及边缘三角洲沼泽平原。其中三角洲沼泽平原是最好的聚煤场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宣东矿区下花园组的岩性相、垂直层序及砂分散体系等分析,认为其沉积环境为内陆山间断陷盆地之冲积扇—湖泊体系。宣东矿区为断陷聚煤盆地的一部分,盆缘断裂位于该区东北部外围,冲积扇源自北东向,延伸和推进方向为南西。下花园组各岩性段代表了冲积扇向湖泊不断延伸、推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沉积产物,扇前泥炭沼泽是最有利的聚煤场所。该结论改变了过去河流体系背景下河漫泥沼聚煤的观点。宣东二井东部外围的李家庄、郭家庄一带,所处沉积相带位置与一、二井一致,同属冲积扇扇尾及前缘部位,地层充填序列也应相同,是找煤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地层剖面岩相组合、沉积构造序列,结合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了研究区晚三叠世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演化,建立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格架,讨论了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特征和煤层在层序格架下的位置、聚煤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晚三叠世含煤岩系沉积体系有浅海碎屑陆棚沉积体系、滨岸沉积体系及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平原是区内最主要的成煤地带,煤层均位于SQ1层序的高位体系域内,分布于盆地中央隆起带内,向南、北两侧,由于水体加深而脱离沼泽沉积环境,不利于煤层的形成。中央隆起带是羌塘盆地今后重要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