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煤炭地质》2011,(2):77-77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 2010年《中国煤炭地质》跻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行列,即"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殊荣的获得,铭刻着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厚爱、编委学者与理事 的正确指导,同时标志着《中国煤炭地质》的学术影响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煤炭地质》2011,(1):75-7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2010年《中国煤炭地质》跻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行列,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殊荣的获得,铭刻着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厚爱、编委学者与理事的正确指导,同时标志着《中国煤炭地质》的学术影响的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地质特别煤炭地质事业创建者之一。他仅用49个春秋的人生岁月,开创出了中国地质界的"七个第一",成为一代地质宗师。如今,他虽已故去74载,可他的人生业绩和品格依然光彩照人,令一代代地质人特别是煤地质人永远铭记、怀念。现将该文刊登在本期杂志"地质人生"栏目中,以飨读者,但愿抽暇一阅。  相似文献   

4.
《中国煤炭地质》2009,(3):79-79
本刊2008年由原《中国煤田地质》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煤炭地质》(月刊),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科技性期刊,现开设煤田地质、煤层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测量与地质人生等栏目。本刊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早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为更好地提高《中国煤炭地质》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特向广大煤炭(田)地质工作者和地学院校师生征稿,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5.
神府煤田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交接带,原生地质及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由于神府煤田超强度的煤炭开采,造成大面积采空区,形成了地面塌陷、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矿区地质灾害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以2006年神府矿山环境调查数据为基础,从自然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综合分析神府煤田环境地质问题,认为其形成原因为煤层埋藏浅、超设计能力开采以及煤矿恢复治理力度不够等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炭地质》2010,(2):78-78
<正>本刊2008年由原《中国煤田地质》(双月刊)更名为现在的《中国煤炭地质》(月刊),是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科技性期刊,现开设煤田地质、煤层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测量与地质人生等栏目。本刊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与支持下,期刊质量不断提高,早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为更好地提高《中国煤炭地质》期刊稿件的学术质量,特向广大煤炭(田)地质工作者和地学院校师生征稿,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125-12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矿井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煤炭地质》2014,(4):75-75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矿井安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9.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月刊(2022年1月起变更),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地质,矿井地质,煤系气,煤伴生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钻掘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0.
《中国煤炭地质》2019,(4):I0002-I0002
《中国煤炭地质》(原名《中国煤田地质》)期刊创刊于1989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主办的以煤炭地质科技为主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现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煤层气、岩页气、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物探、钻探等。征稿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11.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1):F0003-F0003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双月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页岩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2.
煤田地质研究的新进展和四川煤田地质工作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煤田地质研究在层序地层学、煤变质作用规律、盆地分析、巨厚煤层、煤的有害物质与洁净能源、煤层气以及数字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煤炭是我国第一能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拓展工作领域,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个人小档案:杨德寿,1962年出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30年来,他扎根高原,立足本职岗位,先后从事编写报告、主持科研项目、技术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参与主持了鱼卡煤田、木里煤田等11个大中型煤炭地质勘探项目,他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2010年他被青海省授予"青海优秀地质专家"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地质》2008,(8):F0002-F0002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暨内蒙古煤炭地质勘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从事煤田地质勘探与其它矿产资源勘查的专业单位,具有煤炭地质、水文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测量、煤田灭火、岩矿分析等甲级资质,具有房屋建筑、公路、市政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总承包壹级资质。  相似文献   

15.
从福建省50多年来承担煤田勘查的队伍演化、煤田地质勘查发展历程、五大煤炭基地勘查简介、煤田地质勘查及研究主要成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了福建煤田地质勘查的基本经验和体会,对今后煤田地质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与生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环境地质学的广泛应用,现已产生了许多应用型的环境地质学分枝,煤田环境地质就是其中之一。 1 煤田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产生了各种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井排水、疏干可引起地面变形,井干涸泉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水倒灌,诱发地震,矿井水  相似文献   

17.
倪斌 《中国地质》2000,(2):10-15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会改变.21世纪是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更加突出的时代,煤田地质作为煤炭工业的基础和先行,在过去的50年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述了我国各大煤炭基地,特别是首批国家规划矿区的水文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其专业发展趋势。文章指出,“西部水荒,东部水害”构成了我国煤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的两大课题,新时期,煤田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煤炭地质领域,地质科技人员对王双明并不陌生。王双明1977年9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1980年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煤田地质及勘探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煤地质学家杨起院士和李思田教授,1983年毕业后历任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工程师、地质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局长兼总工程师。2005年5月他调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长、党组书记兼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局长,2007年4月任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党组书记。他还担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6、37届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陕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2002年被聘为陕西省煤炭工业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政府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2008年4月被聘为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田地质专家组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炭地质》2014,(2):48-48
正构造作用是控制煤系和煤层形成、形变和赋存的首要地质因素,中国煤炭地质的显著特点,就是聚煤盆地构造类型的多样化、煤系后期改造明显,因此,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工作中,煤田构造研究是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地质任务。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过程中,我国煤炭地质工作者在煤田构造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适逢中国煤田地质与煤田构造学科奠基人之一高文泰先生诞辰100周年(见本刊2013年11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