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脉冲电镀工艺参数对镀层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脉冲电镀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脉冲电镀工艺参数对Ni镀层硬度、耐磨性的影响,得出了比较理想的工艺参数,为生产脉冲电镀镍基金刚石制品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能很好适应电镀金刚石钻头要求的新型胎体材料即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给出了新镀层的电镀液配方,对比测量了镍钴锰镀层与目前广为采用的镍钴和镍锰镀层的硬度与韧性,结果指出,镍钴锰三元合金镀层具有比镍钴或镍锰镀层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和低得多的钴含量,更适合于制造电镀金刚石钻头,在适当条件下,镍钴锰胎体钻头可以分别更好地适应于镍钴和镍锰胎体钻头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复合电镀新工艺金刚石钻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例,做到镀层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4.
具有细晶粒显结构的镍-钴-金刚石分散体—硬化复合镀层,可在硫酸盐和氨基磺酸盐镀液中沉积出来.该文重点阐述加有添加剂、分散剂的金刚石复合镀层.以金刚石微粉为分散相(W_1~W_(2.5))的复合镀层,镀层厚度可根据被镀件的不同要求任意选择,一般可在5~100μm范围内.其硬性变化随复合层中微粒的性质、粒度、含量的变化而不同,这种复合镀层最高硬度Hv720~740Kg/mm~2.经thare磨损仪测定,其耐磨性高于镀铬层;超过该文试验的陶瓷材料为分散相的复台镀层.这种镀覆层在机械工程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必将越来越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李超群 《地质与勘探》1995,31(1):63-64,59
在普通钻头镀液中加入10g/l金刚石微粉,得到镍-钴-金刚石微粉复合镀层,可提高钻头胎体的耐磨性;将2种品级、3种粒度金刚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扩大了钻头的适用范围,提高了钻头的自锐性;通过改变内、外径和底唇面胎体孕镶层厚度的比较,做到底基本同步消耗。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普通镀镍溶液中加入铵离子后,电镀液成分和电镀工艺条件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一种用于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层的优化配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铵离子引起的络合作用.实验表明,当氯化铵的质量浓度为18 g/L时可细化镀层晶粒,提高胎体的硬度和脆性,改变胎体与金刚石的包镶程度,从而改变电镀金刚石钻头的性能,得到一种能有效钻进坚硬致密弱研磨性岩石的新性能电镀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7.
采用低温电镀工艺(室温)产生热压刚石孕镶块钻头,或者说把金刚石孕镶块镶嵌在钻头钢体上,然后在其表面镀覆一层金刚石复合镀层使其与钢体相结合从而使其避免银焊对金刚石的二次热损伤,使这种钻头具有胎体性能可调性好和内外保径强的优点。经探索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8.
在常规电镀液中引入超声波技术,通过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与普通电镀金刚石钻头在制造周期、镀层表面形貌、镀层显微硬度及综合钻进性能的对比表明: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的制造周期缩短近50%、镀层的显微硬度提高近100%;同时,超声波电镀金刚石钻头的综合钻进性能也增强了近25%,产品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张连元 《地质与勘探》1990,26(12):48-50
为防止电镀金刚石扩孔器镀层脱落,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一、二类光亮剂与镀液的最佳比例,并总结出在连续生产中需要补充的光亮剂的合理加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电镀工艺(室温)生产复合片石油全面钻头,或者说复合片镶嵌在钻头钢体上而形成完整的复合片石油全面钻头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完全不受高温影响。因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复合片和金刚石,提高了钻头使用品质。现已获得理想的经济指标,受到生产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11.
镀覆技术对硬质合金复合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镀覆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和普通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的磨耗比、抗冲击韧性,说明添加真空蒸镀W的金刚石的复合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性。研究表明,真空蒸镀W的金刚石相对于未镀和化学镀的金刚石,具有较强抵抗热损伤和胎体侵蚀的能力,而化学镀覆Ni-W-B和Ni-W-P则会加剧胎体金属对金刚石的侵蚀和热损伤,金刚石的强度大大降低,复合齿的磨耗比远小于真空蒸镀W复合齿。金刚石真空蒸镀W镀覆技术的应用必然大大地提高复合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稀土La掺杂的添加方式,优选富铁硬质合金基体的配方,通过基体的力学性质测试以及金相分析确定了YGl5富铁硬质合金的基体配方,确定出最佳稀土La添加量为0.5%质量比。单齿抗冲击试验表明,这种复合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室内钻进试验说明,适当配方的稀土富铁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较强的研磨能力和对岩样的广谱性。同时,通过野外实际钻进进一步说明,这种复合齿钻头具有高时效性。通过调整金刚石的镀覆方式和物质,金刚石浓度以及烧结工艺,来控制复合齿的性能,从而使稀土富铁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具有高时效、长寿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金刚石-cBN-硬质合金复合柱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保松  张祖培 《地球科学》2000,25(3):329-332
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所研制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 -硬质合金超硬复合柱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得出了由于B的烧结促进和强化作用、Ni-P的活化烧结作用以及cBN加入, 大大提高了超硬复合柱齿的性能, 同时还分析指出, 在金刚石与基体合金之间存在过渡区, 该过渡区能有效地保护金刚石免受高温损伤, 另外, 该过渡区还大大增强了基体与金刚石之间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4.
在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基体中添加不同量红磷,可降低复合齿烧结温度,实现低温活化烧结。研究表明:添加0.3%(ωB)P的复合齿基体性能最好,采用化学镀Ni-P合金添加P和球磨添加0.1%P的方式,复合齿超硬部分的磨耗比和复合齿的抗冲击功优于单纯通过球磨添加0.3%P的超硬复合齿。为了实现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的低温活化烧结,磷元素最优的添加方式是化学镀结合球磨的添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地浸砂岩型铀矿卵砾石层钻进用钻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球齿钻头在内蒙古某地区铀矿床卵砾石层中的生产试验情况.在钻进卵砾石层时,保径未做加强的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球齿钻头的平均钻进效率为2.50 m/h,钻头的平均寿命为7.34 m/个;保径加强型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球齿钻头的平均钻进效率为2.82 m/h,钻头的平均寿命为10.18 m/个;而普通合金钻头的平均钻进效率为1.29 m/h,钻头的平均寿命为1.19 m/个.试验表明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球齿钻头是一种理想的钻进卵砾石层的钻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针状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型钻头的设计与制造工艺以及在孕镶针状硬质合金钻头基础上复合金刚石的研究方法。对针状硬质合金规格、性能以及排列方式提出了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并对金刚石的品级、浓度、粒度及钻头的烧结工艺进行了较深入的试验研究。生产性试验表明,该类型钻头对于钻进硬而破碎地层、软硬夹层以及卵砾石地层均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型打滑地层钻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钻探施工中,经常遇到打滑地层,为了解决打滑地层钻进难题,国内外专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金刚石钻头,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保证了切削齿具有良好的自锐能力、切削齿与岩石接触面的比压大等特点,从本质上提高了钻头对打滑地层的适应性.室内微钻试验表明,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钻进打滑地层时具有高时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金刚石-硬质合金复合齿钻头在卵砾石地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人造金刚石单晶与WC-Co硬质合金复合球齿钻头,具有高耐磨性、高硬度、高冲击韧性,其超硬复合部分在钻进大硬度的卵砾石地层时,能象孕镶金刚石钻头那样切削岩石。野外钻进试验表明,复合齿钻头和普通合金钻头相比,回次进尺提高 1倍以上,小时效率提高 1.5倍以上,平均寿命增加 2.5倍以上,而每m进尺钻头成本降低了35%。   相似文献   

19.
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硬质合金合柱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添加Ni-P活化烧结WC -Co硬质合金的特殊工艺 ,用热压法成功地烧结出了新型的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研究分析了热压烧结工艺 (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保压时间 )对新型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硬质合金复合柱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提高金刚石薄膜与硬质合金基底间的粘结力,可提高涂层工具的使用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植入金刚石微粉的硬质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金刚石既在预植入金刚石表面同质外延生长,又在硬质合金上结晶生长,两者交互生长,且相容性较好,最终生长为致密均匀的金刚石薄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