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大兴安岭多宝山铜成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具有一定优势。对黑龙江省呼玛县多宝山铜矿区和相邻的呼玛县罕达气-白石砬子-宽河对照区进行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植物样品采集以植物样方测量中常见植物为主,分别采集植物的根、茎、叶,并配套采集岩石和土壤各层位的样品,植物样品使用ICP-MS方法测试。植物中成矿元素对比和总富集系数(TEC)显示,在铜成矿区可以形成比较明显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矿化岩石-土壤-植物元素相关分析和屏障系数(SC)证明,植物中元素异常与成矿作用具有成因联系。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干扰因素比较多,可利用元素在植物根、茎、叶器官内的分配特征来确定采样介质。提出利用衬度系数(CC)、组合衬度系数(CCC)、屏障系数(SC)等多指标方法选择有效指示植物,综合分析后认为白桦和胡枝子可作为多宝山铜成矿区有效指示植物。在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效应技术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植被地区,如何快速,经济,准确地获矿化信息是遥感地质找矿研究的一大难题。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理率和方法的成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稀矿产生物找矿技术方法及其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扬  王登红  高娟琴  刘丽君  王伟  张塞 《地质学报》2019,93(6):1533-1542
生物地球化学作为全球热点学科之一,为找矿工作者探索地壳发生的地质地球化学过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三稀矿产”生物找矿方法研究并将其应用到找矿实践工作中,将对资源、环境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产生重要影响。三稀矿产的生物找矿方法包括地植物学(植被观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植物分析测试)、动物找矿以及微生物找矿四个方面。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梳理了当前国内三稀矿产生物找矿研究的特点、概念和内涵,归纳了三稀矿产资源生物找矿常用方法,包括采样、测试和综合分析技术方法,总结了生物找矿方法在稀有金属矿区、稀散金属矿区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并结合项目团队最新成果,提出了对中国三稀矿产生物找矿方法及其应用的几点新认识,进一步阐述了三稀矿产生物找矿的理论与实际应用意义。通过川西地区锂铍稀有金属生物找矿方法应用于辅助隐伏矿床勘查,已取得一些成功案例。随着研究的深入,生物找矿方法必将对我国三稀矿产地球化学勘查理论和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在干燥气候地区某铀矿区进行生物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的成果,对此了在该区生物地球化学法与疏松层扩散晕法的效果,并讨论了不同取样季节的影响。近几年来,苏联研究者〔1,4,5,6,7,8等〕的工作证明了采用生物  相似文献   

5.
铜石金矿田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基岩地球化学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角度研究了铜石金矿田金的异常特征。运用对应聚类、因子分析和马氏距离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金组合元素异常特征,建立了归来庄金矿环、线叠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6.
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至今,其主要任务是评价低缓异常或不明显的弱异常。为此,单凭传统的异常找寻和评价方法,难以达到地球化学找矿的目的。本文试图以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基础,从系统工程角度阐明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的系统性。在系统性指导下,开展地球化学预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地球化学预测是分级预测;地球化学预测系统是综合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西准噶尔安齐成矿断裂带的生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为例,详细研究了生物地球化学找金法的样品选取,采集和分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生物地球化学方法的实际找金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野薤、等是金的敏感载体植物,它们可以带来地下70m深处的地球化学信息,利用这些信息生物,可以有效地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8.
东昆仑地区是我国重要成矿带,地球化学勘查作为该区基础性的勘查手段在区域找矿、矿区及其外围找矿发挥了重要作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异常下限的确定是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的基础和关键。拉浪麦钨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中利用传统统计法、EDA法、含量—面积分形法分别对土壤地球化学分析元素计算确定异常下限,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对三种方法计算出的异常下限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发现EDA法得出钨等元素异常不漏掉隐伏矿床形成的矿致异常,从而达到快速精准高效的找矿效果,具有很好代表性。因此,在东昆仑地区寻找钨多金属矿地球化学勘查中,采用EDA法确定异常下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找矿手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每一种地球化学方法的找矿效果是不尽相同的.B·A·格鲁霍夫1978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苏联,各种次生地球化学异常验证的见矿率低于原生异常.历史最为悠久的次生晕普查方法,异常验证的见矿率最低(见表).在我国,虽然尚未见到准确的统计数字,估计基本情况是类似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由于地球化学找矿人员对表生环境的地球化学特点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异常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及指示元  相似文献   

10.
依据表生地球化学异常(次生晕和分散流)找矿,具有经济、快速、简便等一系列优点,也是金矿化探中行之有效和广泛使用的手段.找矿实践证明,通过疏松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异常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评价异常,特别是从中区分出与隐伏和埋藏矿床有关的异常.在地表露头矿已被发现殆尽的形势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研究表生作用带地球化学的重要性.许多学者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拥有相当好的有关原生矿化的知  相似文献   

11.
在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对梁家沟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单元素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g、Pb、Mo、W为矿区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结合矿区内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地球化学—地质成因和找矿远景分析,圈定矿区内冰冷沟、苇子沟和乔沟为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金矿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金矿的生物地球化学性质、植物的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特征以及其波谱和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利用遥感图像处理提取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引起的植被光谱异常信息的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表明,在金矿区上生长的植物对金及伴生元素有较强的吸收和聚积作用,植物明显受到生物地球化学效应的毒化作用;金及伴生元素的过量吸收,使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水含量和叶面温度相应降低;植物叶片细胞结构发生变异,叶冠波谱反射率和波形等光谱特征明显变化;在遥感图像上,金矿区的植被表现出异常特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在植被区寻找隐伏矿床的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利用遥感生物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从遥感数据中分析金矿的植被图像特征,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植被异常特征信息,可以优先出金矿化遥感异常区,并列举了几个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需加强该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广大植被覆盖地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探矿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甘肃白银矿田找矿新突破,在矿田东侧铜厂沟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区内已发现铜厂沟和小铁山等矿床,在收集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概况、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的研究,获得区域找矿标志,在区内发现多处异常,且多数异常的产出位置在已知矿床附近,表明构造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在铜厂沟地区具有较好的效果。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主,结合地质找矿标志对研究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和评价了小铁山—铜厂沟靶区及铜沟脑靶区,可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4.
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是利用植物体对环境(土壤、岩石、水等)中微量元素特殊的吸收积累特性,通过对植物样品灰分的分析来发现地球化学异常的一种找矿方法.由于影响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因素较复杂,给异常的发现和解释评价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致使该方法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很少应用于普查找矿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东峰顶金矿区主要岩石类型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发育于矿体顶,底板蚀变围岩的原生晕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起该矿床的轴向元素分带序列,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找矿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6.
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在区域化探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化探数据中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是目前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划分是提取找矿地球化学信息的关键。水系沉积物是岩石风化的产物,是上游汇水盆地物质的天然组合,在化学成分上与上游汇水盆地岩石组成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成晕元素含量与常量元素含量之间亦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基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特点,采用地球化学分区标准化方法圈定地球化学异常。研究发现,利用常量元素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分区标准化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压抑高背景区非矿异常,并强化低背景区矿致异常,突出了找矿信息。以成矿成晕元素标准化数据的因子得分圈定矿化类型综合异常,集中体现了矿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7.
杨振华 《云南地质》2011,30(2):183-187
扎沙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共圈定10个元素组合异常。Ⅰ类异常与地质构造吻合较好,应为致矿异常,可作为重要找矿标志,对缩小找矿靶区和找矿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始河 《吉林地质》1992,11(1):99-105
本文着重论述了山门银矿地球化学特征;水系沉积物,土壤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分带性。初步概括出山门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甘肃公婆泉铜矿区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以婆泉铜矿生物地球化学异常与原生异常后发现:产生生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元素通常是那些在原生异常中强度高且浓度系数较大的元素,植物本身对元素的生理吸收特性对元素异常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二者异常组合分带的共同特点是在矿化中心都存在Cu、(Pb)、Au、Ag异常,向外都存在Ba、B、As、(Sb)异常,最外带则都有Ti、V等异常。比较花岗闪长斑岩和英安斑岩铜矿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前者元素的种类多,且内带出现原生晕的中下部或尾晕元素Sn、W等,反映其为浅偏中等剥蚀;后者元素的种类少,内带未出现中下部或尾晕元素,反映其为浅剥蚀。建立的铜矿床(体)生物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模式能为定位预测戈壁覆盖层下的隐伏矿床(体)并推断其剥蚀程度和矿体规模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肃寨上金矿区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寨上金矿位于西秦岭岷县—礼县成矿带西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纪的板岩、粉砂岩中,总体呈带状展布,严格受NWW向断裂控制,其派生的次级(层间)断裂为容矿构造。激电中梯测量圈出5处高阻异常、1条低阻高极化带、7处视极化率异常,金矿脉与100~200Ω·m低缓高阻异常和1 0%~1 2%的视极化率异常吻合。1∶20万、1∶5万的水系沉积物测量仅显示出低缓异常,进一步的土壤测量可圈定金矿体的赋存位置、走向。总结了可直接指导本区及外围野外地质工作的找矿方法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