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大多是70年代生产的,由于使用年限已久,故障较多.下面就该仪器常见故障与维修谈一些看法: ①方位灯泡时亮时不亮或自记有漏跳.这种现象大多属方位块脏、簧片压力不够,或中间继电器簧片触点焦黑,也有线路故障的.另外,雨后要考虑12线插头是否进水,风后要考虑插头是否松动.  相似文献   

2.
EL电接风“个别灯泡不亮”故障多发生于指示器和长电缆中 ,可按下列方法尽快寻找故障部位 :先拔下长电缆的二十线插头 ,合上风向扳键开关 .然后用一根导线一端插入指示器左边二十线插座的B2孔 ,另一端插入该插座A排的相应插孔 (例如 ,东风灯泡不亮 ,应插入A1孔 ) ,若指示灯泡不亮 ,说明故障在指示器内部 ,应逐步检查灯泡是否烧坏 ,二十线插座 (头 )是否严重氧化或脱焊 ,连接线是否断开 ,隔离二极管是否损坏等 ;若灯泡能亮 ,说明故障在长电缆 (感应器少见 ) ,应逐步检查二十线插座 (头 )或十二线插座是否严重氧化或脱焊 ,长电缆是否断路等…  相似文献   

3.
1问题 不久前,我站在维修房屋时将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以下简称电接风)的电缆线砸断。利用备份感应器以指南杆最近的方位块定为南作标准依次焊接12线插头,焊好后调试,风向指示偏差90度。查找原因,发现风向标的风向接点簧片(以下简称簧片)指向并不与风向标指向相同,而是偏右90度。第M次将指南杆偏右90度的方位块定为南作标准依次焊接12线插头,焊发后调试,风向指示正常。连接到使用的感应器后,又发生了风向指示偏差90度的现象,根据原理,反复检查测量,始终找不到问题所在。后来,偶然怀疑到仪器制造可能不统一…  相似文献   

4.
许长生 《气象》1983,9(2):33-34
目前,电接风仪记录器采用有触点开关电路,即通过继电器触点的闭合和断开来实现电路的自动转换。这种有触点的开关电路,其最大的缺陷是触点的吸合次数(即触点的寿命)有一定限制,又常常因为触点氧化、打火,簧片变软而使仪器不能正常工作。为了确保仪器能正常工作,我们设计了电接风仪记录器无触点开关电路。经我们测试和台站考核证明,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原设计的要求。这一电路的设计是在对仪器接口连线不进行改动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在对记录器电路进行改装时不涉及指示器和感应器的所有连接线路。下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为止,EL型风向风速计仍为气象台、站普遍使用的仪器,且使用的年限都较长,容易出故障。本人搞维修工作多年,现将碰到的风速部分的典型故障及处理情况作如下交流。 1 一套新安装的EL型电接仪,指示器风速表头有指示,但记录拉平线。 用替换法换指示器、记录器后,故障依旧,说明故障在感应器的风速表内。风速表提供记录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当风杯转动时,风杯轴带动蜗轮,并通过拨钩推动凸轮一起转动,风速电接簧片沿着凸轮表面滑动,风杯转过80圈后,上簧片先从凸轮上最高点跌下来与下簧片接触,紧跟着下簧片又从凸轮上最高点落下,使上下簧片又分开,完成一次电接。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使上下簧片不接触或无效接触,造成此故障现象。以此分析该风速表,用手快速拨动风杯,风速电接簧片接触正常。慢速拨动风杯就发现风轴在转而蜗轮不转。原来是厂家出厂前安装失误,使风轴齿与蜗轮齿似联非联。风速快,能勉强带动蜗轮转;风速慢,蜗轮就与风轴齿离开不转,致使电接簧片不接触。调整风轴与蜗轮两齿的间隙后,故障消除。  相似文献   

6.
符凤平 《贵州气象》1998,22(4):42-42,48
1电源指示灯不亮电源正常时,MODEM的HS,MR两个指示灯都应亮,否则说明MODEM电源有故障,应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好。2MR灯闪烁打开MODEM电源时MR灯闪烁1~2次属正常现象。如果该灯不断闪烁,表明MO-DEM的微处理器运行不正常,这时应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波动,或电压是否超过规定范围(22-24()V。若电源正常,则说明MODEM有故障。3CD灯不亮这种情况表明两台MODEM之间未接通,可能是电话线路有故障,可将一电话机接在MODEM上,即能查出电话线路是否正常。4CD灯亮但不H作假设通信端口为串口1,RS-232接口为25外型,其处…  相似文献   

7.
RYJ-2全自动辐射记录仪是目前各级辐射观测站普遍使用的辐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之一.该仪器自投入业务使用以来,对于各种不同的需求都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从实际工作过程中看来,其故障率也较高,故障原因复杂,使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我们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二级辐射观测站的故障为例,浅析RYZ-2全自动辐射记录仪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常见故障. 当仪器出现故障时,多数情况会伴随蜂鸣器告警声和灯走不停或灯走乱跳,所以非正点观测时间或日出、日落时间听到蜂鸣器告警声时,说明仪器工作不正常.当仪器出现故障时,一般的检查方法为: (1)先检查记录仪面版上的电池过放指示灯是否亮,若亮说明电池过放,蓄电池电压过低,如果有交流电,应检查线路是否正常,并及时把快充开关扳到"ON”处充电,若没有交流电时,应及时换备份仪器,否则,必须用毫伏表进行手工观测.  相似文献   

8.
键盘的几种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及日常维护键盘是微机最更要的输\设备。随着气象v业现代化的发展,全省各单位部已配备了人同型号的计引机,它已成为气象业务自动化必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目前.大多数计产机键盘是采用机械簧片式,刍S立一段时间的使用,出现故障的几率相...  相似文献   

9.
711雷达全机共有9个(早期出厂的机器8个)JRX-2型继电器,在使用中发现,这种继电器常见的两个故障:一是线包断路,二是触点烧蚀。在711雷达线路中,JRX-2型继电器的电源是采用115V交流电压经单个二极管半波整流,1μF电容滤放后得到的电压,由于该电压高于JRX-2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且纹波因数较大,故继电器线包容易发热而断路,我单位的711雷达每年有2~3个线包断路,以致无线包更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高压拉弧法修复断路线包,修复率达80%。高压源可以用711雷达随机配发的500V兆欧表,也可以用距显的1500V或…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排除一次风速不跳故障时,按照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行检查,发现本应在风杯转动时蜗杆相应的要转动,带动蜗轮一起转动,并通过拨钩推凸轮一起转动.蜗杆转动时,有时蜗轮却不动.由于蜗轮不动,凸轮也不动,簧片不接触或  相似文献   

11.
1现象按下“手动”开关K或予置时间一到,继电器J得电吸会,这时,数码管中本来不亮的笔划就不停地闪亮(比如显示“1”时,其余5条闪亮),但能照常计数。J不吸合则不闪亮。2分析从上述现象来看,产生这一故障的可能原因一是定时器的直流稳压电源有问题,带载能力变差。继电器J得电吸合后,由于负载加重(该继电器线图阻值只有100Q),输出电压下降,纹波电压增大,影响数字钟工作。二是继电器有问题,可能线圈局部短路,使电源负载过重。它对电源的影响同原因一。三是时钟主机有问题,工作稳定性变差.电源性能稍有变化,就不能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2.
龚正元 《气象》1985,11(5):13-13
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其结构复杂,若维护不善,则故障率较高。现仅对仪器维修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1 B_2与B_3短路的故障原因之一。 电接风向风速计中间继电器,有的是固定在金属骨架上的。这种固定方法,当中间继电器发生故障需要拆卸安装时,要注意骨架与印刷线路板间的  相似文献   

13.
林万铭 《气象》1986,12(12):46-46
看了《气象》1985年第10期顾子荣同志关于711雷达添加“高显”画面上自动显示“平显”天线方位亮线的装置后,很有启发,我们感到这种装置简单易作,对雷达回波取样的准确性和速度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取样时还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荧光屏上有明显的火花干扰现象;二是在0°标处出现回波中断现象,既影响了照片的美观,又增加了操作的麻烦。为消除以上两种缺陷,我们特将该装置又附加了如下两种电路,使其更趋完善。 1.增装继电器接点消火花电路 原装置在继电器动作时,火花干扰较严重。我们采用了10组阻容串接电路跨接在继电器动触点和常开、常闭接点之间(详见附图中R_0和C_0),阻容时间常数为120μs(电路中采用C_0=0.01μF/400V,R_0=0.5W-12kΩ),使继电器接点在通断瞬间,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可以减小或消除触点之间的打火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有次 ,我站雷达出现了角度数据混乱 ,仰角、方位角指示数据无规则跳动 ,并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数字 ,如仰角指示超过 90° ,方位角指示超过 360° ,且随着数据的跳动 ,能听到继电器动作的声音。根据原理 ,数据指示由单片机的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控制 ,如果仰角和方位指示同时出现故障 ,则单片机出现故障几率较高。因能听到继电器动作声音 ,应着重检查单片机控制继电器有关的两条电路 :一条为CPU(80 31 )输出的负方波 ,经倒相 ,驱动继电器 ;另一条为手动复位 ,其实质还是由CPU控制继电动作。CPU只有在开机瞬间才对继电器输出负方波 ,…  相似文献   

15.
许长生 《气象》1979,5(10):39-39
电接风故障检示器主要用于记录器修理前的故障寻迹和检查修理后风速风向跳动是否符合要求。它能自发产生一种电信号,使风速、风向定时性(间隔时间为3秒)周期性的进行跳动,以便于检查。经我们使用,效果较好。 故障检示器由一多谐振荡器组成。振荡器的振荡周期设计为3秒,以保证风速风向电容器有足够的充电时间。振荡器每振荡一次,继电器J就吸合一次,通  相似文献   

16.
711数字化雷达自 1994年引入新疆后 ,目前全疆已有十几部 ,通过这几年在人工防雹、人工增雨和跟踪监视地方性天气变化中的实际应用 ,711数字化雷达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虽然 711数字化雷达有诸多优点 ,但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故障的机率也比较高 ,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以下故障 :1 天线方位、仰角失控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将数据处理机上的开关打到手控 ,调整方位和仰角电位器看天线是否可以控制 ,如不能 ,再打到微控位置 ,检查是否可用微机控制。如上述均不能控制就必须采取第二步 ,检查天控板。常见的是天控板保险烧断、保险座接触不良 ,必须清除接…  相似文献   

17.
一、原电刷的缺点及问 题的出现 711测雨雷达出厂时,天线滑环电刷采用簧片支架双铜粒触点的形式。在几年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不少缺点,也出现了一些故障。一是滑环相互间绝缘层很薄,致使电刷间间距很小,接触磨擦后产生的污物很容易造成环与环之间的绝缘阻值下降,产生漏电打火。二是电刷之间间距不可能调整得很均匀,除安装困难外,往往部分电刷与绝缘环相磨,加快磨损绝缘环、增加污  相似文献   

18.
701雷达是进行高空观测工作的重要设备之一.它与其他仪器一样,使用时间长了,元器件易损坏或变质,致使机器出现故障. 701雷达出现故障时,我们认为首先应检查有关电源的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如果电源或负载出故障,可以通过电表指示反映出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本站刮的是SW风,但室内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指示器和记录器却无反应。显然,EL风仪发生故障。为尽快寻找故障部位,修复仪器,我们采取下列方法:首先,用“短路法”检查风仪的室内部分,结果无异常;再用“替代法”检查风仪的室外部分,即用一根专用短电缆(电缆的一端为1 2线插座,另一端为2 0线插头)“替代”使用中的长电缆,替代后仪器正常,证明故障就在长电缆了。为此,便检查长电缆的外观及2 0线插头,均正常。无疑,故障就在长电缆的1 2线插座中,经拆开该插座,发现其中SW风所属的导线脱焊,实属罕见的部位。重新焊接后,故障排除。EL风仪…  相似文献   

20.
1故障现象:开机工作,驱动仰角作上升(或下降)快慢任一挡,天线都以快速上升至上限(或下降至下限),设置电路未能控制快慢转换作用,同时出现电路过载,测用未能工作。2检查分析与维修:(1)将仰角“K1-1”控制插板调插到方位插座上,驱动方位增大。减小时,速度控制同样失控,也有过载出现,说明故障在控制支路(即见一;仰角插板)中;(2)作仰角调整,加上速度设置电压时,测量可控硅输出电压高达十250伏以上,松开后测得可控硅仍有十13O伏左右的输出,直至天线限位后,输出电压方为零;(3)反复调整反馈电位器KW。和增益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