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问与答     
《水文》1987,(5)
问什么是同位素水文学?包括那些内容? 答同属一种元素(即核电荷数相同)但具有不同质量数的原子称同位素.又称核素。每一种元素包括几种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在周期表中占同一位置。同位素按其是否发生衰变而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按其来源又可分为环境同位素和人工示踪同位素。环境同位素主要为天然存在和部分来源于人工核试验、核工业生产即普遍存在于环境之  相似文献   

2.
王志明  李森 《铀矿地质》1991,7(5):257-264
在水文地球化学找矿研究中,采用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泣素方法判别放射性水异常及其成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宝昌盆地采用氢氧同位素及氚的研究确定了3种类型的地下水异常。它们是:(1)局部淋滤富集和蒸发浓缩作用形成;(2)铀矿化引起的异常水;(3)深部与浅部水的混合作用形成。异常水的补给高程估计为1796m。异常地下水中~(234)U的过剩显示了矿化存在的可能性。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为水文地球化学找铀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氦同位素的起源及3He/4He比值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球上氦同位素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示踪等方面深受关注。研究地球内部3 He与4 He同位素比值大小的分布有助于解决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基本问题 ,例如地球增长物的详情 ,地球内部流体的历史和起源 ,以及地热的演化和起源。此外 ,3 He 4He值也有助于解决有些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铀矿的探测 ,地震预报等。研究上述诸方面同氦同位素的起源密切相关 ,有些问题目前也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着重论述地球上氦同位素起源以及3 He 4He值变化特征。氦在太阳系中的元素丰度仅次于氢 ,属最高丰度元素之一。在地球上氦元素却成为一种稀有元素 ,He…  相似文献   

4.
评价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处置库的远场地球化学环境 ;矿物和岩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较客观地重现矿物、岩石形成时的古环境及其演化历史。对中国第一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预选场深部花岗岩不同深度裂隙充填矿物 (方解石、石英 )的 C、O同位素 ,Rb- Sr同位素及铀系核素的研究表明预选场深部花岗岩可分为四种不同的地球化学环境 :1浅部 (0~ 15 0 m ) ,其填隙矿物的δ1 8O(SMOW) =12 .1‰~ 13.0‰ ,δ1 3C(PDB) =- 9.5‰~ - 10 .1‰ ,δ87Sr=- 3.2 4‰~ - 1.0 9‰ ,填隙矿物形成于低温流体环境 ,为大气降水补给。 2中—上部 (15 0~ 35 0 m) ,δ1 8O(SMOW) =13.3‰~ 18.0‰ ,δ87Sr≈ 0 ,δ1 3C(PDB) =- 11.2‰~- 10 .5‰ ,填隙矿物形成时其流体来源较复杂 ,为大气降水和盆地卤水的混合流体 ,且处于弱还原环境 ;铀系核素活度数据也显示此区段地下水环境相对稳定 ,未受到现代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影响。 3中—下部花岗岩 (35 0~5 5 0 m) ,填隙矿物形成时的环境由两种不同性质的地下水控制 ,但深部地球化学环境相对稳定。 4深部 (>5 5 0 m) ,岩性相对稳定 ,地下水—花岗岩的反应处于稳定的长期平衡状态。这种地球化学环境对于高放射性废物的永久处置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
朱原峰  董戈  刘茜  盛雪芬  魏海珍 《地球科学》2021,46(12):4390-4404
系统梳理了放射性Pd-Ag体系银同位素在行星科学中的发展概况以及稳定银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示踪和金银矿床中的研究进展.在太阳星云以及行星核的形成过程中,由于107Ag可由107Pd经β衰变产生,而挥发性元素的耗散又会造成早期Pd/Ag的分异,使得Pd-Ag同位素体系可以用于早期太阳系的活动历史研究,例如定义行星核的形成、限定行星形成时代.在稳定银同位素体系中,已探明银同位素组成(δ109Ag)变化范围为-1.0‰~+2.3‰.稳定银同位素组成在不同环境的样品中具有类似于“指纹”特性,可用于确定污染物来源,追溯污染物环境过程,还原真实的环境系统.在金银矿床研究中,具有显著变化的银同位素组成使其在贵金属矿床的形成及演化机制上具有直接的应用意义.目前银同位素在解答行星科学及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难题,例如放射性Pd-Ag体系中太阳系初期107Pd/108Pd比值的精确限定、环境及矿床中银迁移沉积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耦合同位素分馏机制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地下水中HCO^—3来源的稳定碳同位素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界中CO2主要来自有机质、大气和碳酸盐岩石,因同位素分馏作用,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在这三种物质中的分配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地下水实测HCO^-3的δ^13C^②值,利用热力学及同位素平衡计算与之相平衡的CO2气体的δ^13C值,确定了CO2气体来源,进而确定了HCO^-3的有机来源。  相似文献   

7.
铼-锇同位素地球化学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和Os是强亲铁元素。Re同位素有:^185Re(37.07%)和^187Re(62.93%)。Os有7个同位素:^184Os(0.018%)、^186Os(1.59%)、^187Os(1.64%)、^188Os(13.20%)、^189Os(16.10%)、^180Os(26.40%)和^192Os(41.0%)。^186Os和^187Os为放射性衰变产物。^186Os由^190Pt通过α衰变而成,^187Os由^187Re通过β衰变而成。  相似文献   

8.
薛滨  于革  王苏民 《第四纪研究》2001,21(6):567-567
天然气水合物是白色似冰状晶体物质 ,由水分子构成晶体格架将气体 (通常为甲烷—CH4 )分子捕获其中的笼型化合物。其形成需要特定的低温、高压条件和充足的CH4 (天然气 )供给。地球上满足以上条件的地区有永久冻土带和水深大于 3 0 0~ 5 0 0m的水体 (包括海洋和深湖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处于亚稳状态下的物质 ,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会造成其分解释放CH4 气体 ,标准条件下 1m3 水合物可释放出 1 6 4m3 CH4 气体。CH4 是大气中含量仅次于二氧化碳 (CO2 )的温室气体 ,其温室效应潜力是同等重量CO2 的 2 0倍 ;天然气水合物中所含CH4 是大气中所含CH4  相似文献   

9.
制约高温过程中Ca同位素研究的因素主要有分析技术、储库端元和分馏机理.随着质谱的发展和双稀释剂的应用,分析技术已经能很好地满足高温过程同位素示踪的要求,但是目前对于储库端元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分馏机理也存在较大争议.因此,完善不同储库端元的Ca同位素组成,厘清Ca同位素分馏机理势在必行.全硅酸岩地球作为最重要的Ca储库,前人研究表明,其Ca同位素组成在0.94‰~1.05‰之间变化.Ca—O化学键能的强弱是造成矿物间Ca同位素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此外,温度和矿物组成差异也会引发Ca同位素分馏.热扩散和化学扩散都会引起Ca同位素分馏,但热扩散只发生在特殊的环境中.化学扩散受控于CaO化学势梯度,而化学势梯度受控于体系的成分、温度和压力.部分熔融和熔体提取过程中轻同位素趋向于富集在熔体相中.由于不同含钙矿物的Ca同位素组成存在差异,因此,在分离结晶过程中,矿物晶出顺序不同会引起Ca同位素分馏.变质作用过程中流体交代作用或碳酸盐岩沉淀都会造成Ca同位素分馏.K-Ca衰变体系使得Ca同位素既可以对古老的富钾岩石或矿物进行定年,也可以利用放射性成因Ca对源区和壳幔物质循环进行示踪.  相似文献   

10.
二乙酸三胺五乙酸(DTPA)溶解再沉淀方法(DDARP)可去除硫酸钡沉淀过程中引入的硝酸盐杂质,但该方法对不同类型水体样品硫酸钡沉淀处理效果报道不多,特别是对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样品沉淀的硫酸钡固体是否有纯化作用尚未明确。本文选择硫酸钡高纯试剂以及水体样品沉淀的硫酸钡固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DDARP方法纯化后,借助元素分析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测定纯化前后硫酸钡固体的氧同位素值,对比分析该方法的纯化效果。结果表明:(1)改进DDARP方法主要内容为20mg硫酸钡沉淀溶于30mL DTPA-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再沉淀后超纯水洗涤2次,硫酸钡高纯试剂纯化前后氧同位素值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其杂质少,可直接作为实验室标准使用,而黄河水硫酸钡沉淀纯化前后氧同位素差异均值为0. 8‰,说明其杂质较多,需要纯化。(2)六种不同类型水体硫酸钡沉淀纯化前后氧同位素差异值范围为-0. 4‰~+1. 9‰,其中溶解性洗衣粉、地下水、河水、生活污水、溶解性化学肥料以及雨水的差异均值分别为0. 7‰、0. 2‰、0. 3‰、-0. 3‰、0. 1‰和1. 4‰。(3)雨水硫酸钡沉淀纯化前后氧同位素差异值较大(+0. 5‰~+1. 9‰),与雨水中较高NO3/SO4摩尔比值(0. 2~1. 9,均值0. 7)有关。污水纯化前后氧同位素差异值为负值(-0. 2‰~0. 4‰),说明纯化方法可以去除有机物干扰。研究认为:改进DDARP方法有效降低了硝酸盐和有机质干扰,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硫酸盐样品氧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水体硫酸盐氧同位素标准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