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于1992年6月22日至25日在西安召开了1992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受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教授的委托,郭增建、王涌泉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地震、水文、气象、地质、地理等科研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26人参加了会议,其中20人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交流了各学科对天灾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台友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于1993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联合召开了199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地质、地理、环保、天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4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主持了会议,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省科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7-2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委员会与翁文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委员会在京联合举行了“翁文波预测学术思想研讨会暨1999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会议代表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减灾10年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京港学术交流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共72人。会议由王明太、郭增建、王涌泉等主持.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纪念文章和预测总结66篇. 与会代表认为翁文波院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把中…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指导与支持下,于1992年5月7日成立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会组织预测家对1992年天灾进行了预测,并汇编成《1992年天灾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5.
1996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1996年4月10-13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湖南省科委、文波预测研究所,在韶山市联合召开了1996年度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来自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有关院校、湖南省有关单位等部门的...  相似文献   

6.
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是中国科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的分会场之一,于5月7-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郭增建研究员担任讨论会主席并主持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5篇.有60位专家与会,33位专家在会上做了报告.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综合预测方法论、综合预测机理与成因、重大自然灾害预测研究进展和对今后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工作的建议.这些论文报告紧紧围绕着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领域中最困难、最前沿、对社会产生减灾实效最关…  相似文献   

7.
武粤  艾印双  张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2021,41(2):203-204
第八届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8-WTGTP)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于2020年9月17日至11月24日顺利召开.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会议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分别在9月17日、9月24日、10月13日、10月28日、11月16日和11月24日召开6场学术报告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甘肃省地震学会联合主办(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8.
1997年4月26日至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中山市水利电力局、三防办公室在广东省中山市联合召开了1997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天文等方面的专家学者71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1997年全国自然灾害的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认真的预测性讨论,阐述了所用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检验事实,并对2000年前的某些重大灾害进行了初步预测.有关专家个人的预测意见,编印了《1997年天灾预测意见汇编》(简称黄皮书),其中包括1997年全国地震、暴雨、台风、洪水和干旱等方面的预测意见40多条,供有关…  相似文献   

9.
1997年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于12月!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22篇.来自水利、地震、气象和有关院校的30名学者、专家到会交流.会议自始至终充满着热烈争鸣的气氛.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1997年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以各种形式提出的预测意见的效果和经验教训.与会代表认为1997年的天灾预测效果是可喜的.(l)预测1997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大陆特别是105”以西地区,面临发生7.5级以上强震的危险.实际情况是:1997年11月8日旧时02分(北京时间),在中国大陆东经105”E以西地区的昆仑山区(35.2”N,87.3”E),发生了一次7…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3月22—24日,在敬爱的周总理故乡——美丽的淮安举办了"全国第五届防灾减灾之路研讨会——暨周恩来防灾减灾思想及汶川地震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江苏省淮安市地震局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地震局承办,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与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欧美同学基金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大陆地震震源的观测研究、震源力学的理论研究和震源物理实验三个方面,评述了90年代以来中国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这些进展包括:大陆地震的震源参数测定;利用数字地震资料进行的“现代”震源参数的反演;地震断裂力学的应用和发展;非线性物理学在震源研究中的应用;岩石破裂实验的发展;地震前兆的物理机制的实验研究等.指出了新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物理科学的发展对90年代以来震源物理研究的重要影响.展望了跨世纪的我国震源物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指出震源物理研究的进展必将在大陆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部分井孔稀有气体异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来华北地区宝龙等 3口井稀有气体的显著异常 ,并据其特征与井孔水位动态的关系 ,对稀有气体异常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水位下降 10 0mm ,岩层孔隙、裂隙中的气体体积膨胀 0 0 0 90 % (气体体积百分比 ,下同 )左右。由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岩层孔隙压力减小 ,积聚在岩层孔隙、裂隙中的气体体积膨胀溢出 ,导致井孔地下水中稀有气体含量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异常是干扰因素所致 ,不是地震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煤炭资源后备不足的现状,对于煤炭资源的勘探,我国加大了深部找煤及矿区外围找煤的力度,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找煤、石油、天燃气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用一个实例介绍了地震勘探在深部找煤中的具体方法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早期的现代地震学研究,曾孕育于现代地质学中。用现代科学观点,最早调查研究现场大地震的年代,可追溯到1913年云南峨山7级地震考察。地震台站监测工作,是从1923年地质调查所派李善邦先生前去日本东京学习测震,并于1930年在北京西山郊区建造鹫峰地震观测台开始。最早的地震目录是1913年由上海黄司铎编的“法文中国地震表”。1921年翁文灏先生发表的“甘肃地震考”,首次将史料中的地震情形描述与罗西一福来氏烈度表加以对照,来确定地震烈度,从而提供了更详细、确切的“甘肃地震表”。1922年翁文灏在布鲁塞尔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的“中国地质构造对于产生地震的影响”论文,曾引起与会者极大兴趣与关注,是最早论述我国地震地质和地震区域划分的文献。  相似文献   

15.
引言1 999年 8月 1 7日新疆头屯河上游庙尔沟一带发生滑坡 ,滑坡体长 70 0 m,宽 3 0 0 m多 ,滑向 1 5 0°。滑坡舌推挤到庙尔沟—昌吉公路西北边缘 ,对交通造成威胁。文中我们对滑坡的结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图 1 滑坡区地质示意图( 1)第四系  ( 2 )第三系  ( 3)白垩系  ( 4)侏罗系  ( 5 )三叠系( 6 )二叠系  ( 7)石炭系  ( 8)断层  ( 9)滑坡Fig.1  Geological sketch of the landslide area1 滑坡区的区域地质条件从大地构造角度看 ,滑坡位于北天山乌鲁木齐山前凹陷。在地貌上滑坡区是头屯河侵蚀区 ,河流切割深度1 0 0 m,发…  相似文献   

16.
1980年榆中地区较为干旱,年降雨量不足多年平均降雨量的一半。但该区自1980年10月份以来地下水却普遍上升,一些泉水水质逐渐变坏,以致不能饮用。这是否是地震前兆反应,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考查,目的在于及时地找出变化的原因,为地震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地震前兆观测资料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核心,通过对大量的前兆资料的研究,发现利用小波多分辨分析对于前兆资料有着很强的处理功能。利用该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震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初步得出了地球物理场(形变、流体、地温场等)的阶段性转折变化一般发生在数年强震活动组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995年海南东方近海5.2级地震的地质背景,宏观烈度,地震序列特征,前兆异常以及地震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该区及附近地区仍存在发生5~6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张翼  冯英  马学军 《高原地震》2005,17(3):53-58
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对新源台倾斜固体潮整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倾斜固体潮鸩波潮汐因子变化曲线。分析其震兆异常特征,给出了新源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异常标准,结果发现异常与周围200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并通过了尺值评分检验。  相似文献   

20.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中国沿海地区的第四系厚度变化较大,在大部分地区存在淤泥、黏土和砂层的多重互层情况,这种地层结构对地震波的传播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对高频信号能量的强烈耗散。沿海地区又具有人口密度大、工业干扰强烈的特点,地震波的激发、接收条件较差。文中给出了在粤东、天津和唐山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开展隐伏断层探测的应用实例。较系统地介绍了野外工作、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阐述了在强干扰环境下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有效技术途径。所给实例中的反射波组能量强,隐伏断层的反应明显,经跨断点钻探验证,结果证实地震勘探确定的界面深度、断点位置和基岩错距等参数都是可靠的。所述技术方法对类似地区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工程物探工作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