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区内505和530等主要矿脉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爆裂及热发咣特征的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无矿、贫矿及矿体石英脉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表现为:①无矿石英起爆温度为210-330℃,热爆裂曲线无明显峰型;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大于20000cps,峰值强度大于500cps;②贫金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大于1.1;起爆温度为210-280℃,石英热爆裂曲线为明显单峰形态,主爆峰对应温度值为420-44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介于10000-20000cps之间,峰值强度介于150-300cps之间;③矿体石英脉其石英红外吸收相对光密度DCO2/DH2O值小于1.0;起爆温度100-160℃,热爆曲线为单峰型,主爆峰对应温度为140-180℃;石英热发光总强度值小于10000cps,峰值强度小于150cps。根据本区含金矿脉矿化分带模式及石英红外吸收光谱、热及热发光参数系统变化规律,建立了该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找矿评价的石英矿物学标志模型。  相似文献   

2.
石英热发光在枪马金矿床矿脉含金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总结了石英热发光在枪马金矿床矿脉含金性评价中的三方面应用:(1)根据石英热发光曲线形态定笥评价石英脉含金性;(2)利用石英热发光总强度界值(8.8万cps)半定量评价石英脉含金性(3)建立以石英热发光总强度为自变量预测矿石金品位的定量函数数模型。  相似文献   

3.
文峪金矿床石英热发光研究表明,含矿与无矿石英由于其构成不同,其热发光特征明显差异,含矿石英热发光曲线呈平缓开阔的弱单峰形态,峰强值低于150cps;总发光强度低于10000cps;而无矿石英热发光曲线呈中等-尖锐的单峰形态,峰强值大于150cps,总发光强度大于10000cps。上述标志对指导该区矿脉含金性评价及找矿工作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森  殷小兵 《贵金属地质》1996,5(4):248-254
本文通过对枪马金矿床石英热发光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石英热发光与石英含金性的内在成历联系,总结了石英热光特征的含金性指标意义,为扩大矿山储量,开展矿预测提供了一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峪金矿床石英热发光特征及其在预测找矿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峪金石英发光研究表明,含矿与无矿石英由于其 构成不同,其热光光特征明显差异,含矿石英热发光曲线呈平缓开阔的弱弹峰形态,峰强值低于150cps;总发光强度低于10000cps;而无矿石英热发光曲线呈中等-尖脱的单峰形态,值大于150cps,总发光强度大于10000cps。  相似文献   

6.
冯本智  王可勇 《岩石学报》2000,16(4):623-626
研究表明,文峪金矿床无矿、贫金与矿体石英脉其热爆裂特征在起爆温度、爆裂温度范围、热爆曲线形态主爆峰值等方面均存在明为差异,可作为石英脉含矿性评价的重要标志。根据石英热爆裂参数,对505及530脉局部地段开展了填图研究。圈定了具不同类爆裂特征的石英分布范围,据此平价了其深部成矿远景,其结果对同类金矿床预测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森  殷小兵 《地质与资源》1996,5(4):248-254
本文通过对枪马金矿床石英热发光特征的系统研究,揭示了石英热发光与石英含金性的内在成因联系,总结了石英热发光特征的含金性指示意义,为扩大矿山储量、开展成矿预测提供了一个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平顶山金矿中52件石英样品的天然热发光曲线特征研究表明,含金或富含金石英的热发光曲线以双峰或多峰为其主要特征,不含金的石英以单峰为其特征,石英热发光曲线特征可作为指示金矿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在对文峪金矿床505,530脉石英矿物热发光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石英热发光总强度1000CPS,峰强150CPS为评价石英脉含金性的定量判别标志;根据上述准则,开展了505及530脉局部范围的石英热发光强度填图工作,并得出了505脉13中段及530脉10中段在现在矿体深部仍有较好成矿前景的结论,为脉型金矿床深部成矿远景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小西南岔金矿床石英的红外光谱及热发光研究表明:石英包体片中H2O(A1)和CO2(A2)的相对吸光度可作为含矿的定量评价指标,则A1〈1.0和A2〈0.12含矿性差,1.0〈A1〈2.5和0.12〈A2〈0.16,含矿性较好;A1〉2.5和A2〉0.16,含矿性好。石英的热发光曲线属双峰型者含矿性好,单峰型者含矿性差。  相似文献   

11.
汞在金矿床中的分布及地质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汞元素在各类金矿床(点)中的分布和汞的热释谱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汞法找金矿的重点应该是碳酸盐岩型金矿,有选择地兼顾其它类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石英与金矿床关系十分密切,石英中含有众多的信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提取出许多找金矿的信息或标志.石英热发光曲线反映金的矿化强度,矿体中的石英热发光曲线呈双蜂或多峰;而矿化带中则呈包含多种隐伏峰的单蜂曲线.与成矿有关的石英红外吸光度D_2、D_2/D_1可定性地评价其含金性.含金石英中的Al_2O_3、K_2O、Na_2O、H_3O~(+)的含量随着矿体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可用其判别矿体的埋藏深度.  相似文献   

13.
赵爱林 《地质与资源》2000,9(4):211-214
对金矿床测年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有诸如对金矿床成矿时代认识存在的差异及测试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的问题.应当重新理解金成矿时代的概念,注重新的测年方法的使用,尽可能开展多元同位素体系测年工作.  相似文献   

14.
红土型金矿床综述(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 ,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红土型风化作用及其对矿床与矿化带的影响引起了普遍的关注。红土型风化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以铁铝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为主 ,如针铁矿、赤铁矿、铝土矿、高岭石及石英等 ,与其未风化的母岩相比 ,含有相当高的铁和铝。红土型风化过程中 ,易溶元素均不同程度地被淋滤 ,而难溶元素则相对富集。红土型金矿床就是在这样强烈的风化作用中由原生的金矿化带进一步富集而成 ,并可形成极富的矿体。金矿体常常赋存于风化壳的上部 ,易于露天开采。目前 ,在澳大利亚、巴西、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均发现了红土型金矿床。红土型风化剖面一般可分为 5个特征带 ,由上而下为 :表土带、铁质带、斑点带、浅色带、腐岩带 ,下面即为未风化的母岩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铁质带和斑点带中。红土型风化壳厚度变化很大 ,薄则几米 ,厚可达数百米。金在风化过程中往往向矿化带两侧运移 ,矿体常呈上宽下窄状。次生金常呈自形晶、树枝晶、浑圆状及不规则状产出 ,并常常与铁质结核共生。一般地说 ,次生金的成色很高 ,因为红土型风化作用常常是在氧化并且酸性的地球化学环境中进行 ,金和银主要以氯化物的形式运移 ,局部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可导致金的沉淀 ,而银的氯化物则较稳定 ,?  相似文献   

15.
舒斌  陈柏林  吴淦国 《新疆地质》2006,24(1):30-32,T0002
金窝子金矿属于岩浆热液型金矿床,金矿化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金多呈独立金矿物形式出现,少许呈分散状,以银金矿为主,次为自然金,平均成色782.金矿物以粒间金、裂隙金、连生金和包体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方铅矿及闪锌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且黄铁矿、石英较金属硫化物中占优势,黄铜矿中未见金矿物.金矿物形态各样,粒度以中细粒为主.金矿物特征反映出本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作用与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这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获得的矿床成因认识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