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文献分析法,将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梳理为圈层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并对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给予凝视和批判式思考,以期从理论意义上深化旅游流基本问题的建构.6大问题为:[1]旅游者个体旅行行为和旅游流的社会群体行为相混淆的问题;[2]多数研究存在"二元陷阱"现象,将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割裂分别研究;[3]大多数研究往往将区域界定为仅具有出游(旅游客源地)或入游(旅游目的地)职能,这同"现实中许多区域在不同程度上既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相矛盾:[4]尚未辨析区域内部流和区域间流的辨证关系和各自旅游意义,部分研究甚至将区域内部流叠加到区域尺度上的旅游系统分析中;[5]旅游流空间扩散的方向性倾向仍侧重定量描述,方向性倾向的基本指向及其指向类型仍需科学的界定;⑥国内现有研究较少从动态机制上驻足空间扩散,特别是多目的地旅行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总被引:70,自引:8,他引:62  
从空间场效应的角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1999-2003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国内旅游流的产生、分配、集聚、扩散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流空间网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经济是旅游流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旅游资源是旅游流空间分配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国内已形成4大旅游流产生地和5大旅游流集聚地;(2)旅游集聚场与扩散场的等级结构受市场原则作用,表现为K=3序列的空间模式;(3)旅游集聚场地域结构呈"U"型特征,而旅游扩散场呈"三级阶梯"状格局;(4)β、γ指数揭示旅游流空间网络相关性较差。今后加快长江、黄河流域旅游带以及南部沿海、北部沿海和东北旅游区等"二带三区"的旅游网络化建设,是我国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区域,是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39  
章锦河  张捷  刘泽华 《地理科学》2005,25(2):248-256
旅游场是旅游活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影响和作用于其中的旅游流的产生、集聚与扩散,反映场内各源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提出了旅游场的概念体系,构建了基于旅游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分析模型与测度方法。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从单一源点的场强、一对源点的位势、多源点的相互作用三个角度,对近1000份调查问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其区内旅游场核、旅游场位势、旅游场等级结构、旅游流等级扩散和旅游流空间行为的一般特点,揭示了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场划分,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省内旅游流和国内(省际)旅游流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较好地划分出了四种不同的客源地类型。根据时空聚类中不同类别中心点的变化,详细论述了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和国内(省际)旅游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类别之间旅游流整体变化特征,可为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K-Means聚类法能够从不同尺度上揭示旅游流时空变化的详细信息,可作为旅游流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旅游流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K-Means聚类法对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数进行时空聚类,分别从省内和国内(省际)两个尺度上讨论了麋鹿生态旅游区游客变化的阶段性和市场划分,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省内旅游流和国内(省际)旅游流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并较好地划分出了四种不同的客源地类型。根据时空聚类中不同类别中心点的变化,详细论述了麋鹿生态旅游区省内和国内(省际)旅游流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规律,揭示了不同类别之间旅游流整体变化特征,可为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以及旅游区的运营、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K-Means聚类法能够从不同尺度上揭示旅游流时空变化的详细信息,可作为旅游流时空分布与演化特征分析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国内旅游客流时空集散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以旅游客流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系统的角度研究不同尺度下旅游客流的时空扩散动态机制。通过对不同尺度下的客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技术的归纳总结,提出加大区域和景区内部定量化研究是未来研究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的重要方向;解决技术应用的尺度问题,结合GIS空间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不同尺度间、不同学科间的技术融合,将是旅流客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空间集中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钟士恩  张捷  周强  董雪旺  李敏  刘泽华 《地理研究》2009,28(6):1562-1571
旅游流的空间集中性是旅游流研究的热点问题,旅游流空间集中性需要新的审视。本文引入Jansen-Verbeke区域内部流和区域间流界定方法,以2003~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约70%的旅游流集中于本省内部,旅游流本省内部集中性支撑了"省内旅游"发展战略的认知和实施。"多核非对称旅游系统"已初步形成,其"核心—边缘"特征使得核心区(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巨大的旅游承载压力;在旅游发展加剧区域经济差异的背景下,"边缘旅游"(中、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将成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杨勇  眭霞芸  刘震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8):1349-1363
虚拟旅游流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游客需求的地理指向,是分析中国旅游业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国内大循环格局形成的重要突破点。论文利用2016—2020年百度指数搜索数据,基于虚拟旅游流流向视角,构建虚拟旅游吸引力与出游潜力指标,结合空间分析工具剖析其空间分布状况;通过虚拟旅游优势度与关联性分析各节点的作用与地位,系统考察虚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 从虚拟旅游流空间结构来看,北京、上海及云南为中心地区,三地向外辐射,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云贵川渝地区为核心的虚拟空间结构。② 从虚拟旅游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来看,长三角地区扩散效应显著,而京津冀及其以南地区和云贵川渝地区极化效应显著。其中,京津冀及其以南地区由双核结构转为单核结构;云贵川渝地区内外部联系不断增强,形成了多核心、多层级的强区域内循环结构。③ 基于虚拟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分析发现,区域内部循环流动是促进区域内外部旅游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④ 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建设及时空邻近性等是影响虚拟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旅游情境中的拥挤既有旅游交通与城市日常交通重叠而产生的拥挤,还受到旅游流自身特征影响,与城市交通拥挤的产生机制、调控策略和目标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游客出游过程节律特征,将旅游流分为全局、目的地、景区3个尺度,对不同尺度旅游流的交通方式和特征、交通服务提供者及旅游交通供给产品、交通效率与目标特征等进行阐述,并基于旅游流建立拥挤一般模型,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对其进行拓展。以三清山国内旅游流为例,研究不同尺度旅游流特征背景下产生的拥挤。结果表明:三清山旅游流在不同尺度和不同情境下差异显著,从空间拥挤模型出发,全局尺度主要为中转型拥挤,目的地尺度主要为汇流型拥挤,景区尺度主要为瓶颈型、停留型拥挤;从时间拥挤模型出发,拥挤主要发生在黄金周等节假日,全局尺度需要省级或更高层面的调控,目的地尺度可通过增加时间阈值方式避免拥挤,景区尺度可通过对各景点旅游流的引流实现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民旅游流网络重心轨迹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超  马海涛  陈楠  陈胡玥 《地理研究》2014,33(7):1306-1314
农民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旅游重心能综合反映旅游流网络的空间扩散和集聚特征。运用国内农村居民旅游者的流向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农民旅游流网络重心、旅游流向、移动距离模型,对农民旅游流的重心轨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旅游流网络重心隐含农民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双重心的内在联系特性,两种重心呈现“偏南-西南-东北-偏东”的演变轨迹,农民旅游客源地重心与目的地重心存在空间错位;农民旅游流网络重心的移动幅度东西方向大于南北方向,2003-2004 年与2004-2005 年的重心移动距离尺度大于其他时期;其网络重心与经济收入、人口、入境旅游三项重心比较明显偏西南部,呈现客源地重心向东南部、目的地重心向东转北的发展趋势,农民旅游客源地出游力存在区域差异、目的地吸引力存在空间不平衡。本研究作为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与旅游资源的科学配置的基础工作,可为深化农民旅游市场开发以及预测旅游流的动态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西南山区的四川省凉山州彝族自治州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县(市)城乡居民综合生活水平指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指数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指数,并将其划分成较高、中等和较低三级。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发现,县域居民生活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性,空间差异明显;相对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而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空间聚集特征更加明显。造成凉山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空间差异的原因有:1.少数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县域城乡居民综合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与其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呈高度负相关。2.地理资源的空间分布。凉山州地理资源条件较好的安宁河流域的"五县一市"城乡居民综合生活水平指数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指数均高于其他县域。3.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空间差异更加明显。凉山州城乡居民综合生活水平的空间差异主要体现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空间差异。随后,对提高山区居民生活水平特别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其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旅游认知特征分析--以湖南省四县市为例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郑群明  钟林生 《地理研究》2005,24(4):591-600
论文通过对湖南省四个县市1200个农村居民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对旅游的认知特征,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普遍较好,但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的农民对旅游的认知差异较大,农民接受旅游信息的渠道还较单一。(2)农民出游动机出现多元化,但出游目的较为集中,旅游偏好受年龄和经济来源的影响较大。(3)农民的出游愿望很高,出游时间充裕而且较集中,但出游预算比实际花费明显偏高。(4)多数农民出游的主要限制因素还是可自由支配收入,而担心影响农业生产和不能照顾家庭也限制了中青年人外出旅游。  相似文献   

13.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理论探讨、机理阐释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何仁伟 《地理研究》2018,37(11):2127-2140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基础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内涵,剖析了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关系,构建了城乡空间均衡模型和定义城乡等值线,提出了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结果表明:① 城乡融合发展是基于空间布局优化和制度供给创新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五边形”和“人—地—钱—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城乡空间动态均衡的过程。② 城乡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通过城乡要素的重新优化配置和人口的流动,城乡人均综合发展效益逐渐趋于相等;城乡等值线可以进一步解释城乡发展空间均衡的动态过程与传导机理。③ 从政策制度构建、“点轴”渐进扩散、分区分类推进、典型发展模式提炼等方面探讨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感知及旅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基于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法,以南京市为例,从城市居民感知视角考察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从旅游偏好、旅游频率和空间分布等方面探讨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行为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乡村旅游的知晓度、居民对各乡村旅游点开发水平的感知与其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印象与旅游频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贺艳华  刘聪  周国华  陈妍 《热带地理》2021,41(2):327-339
通过构建城乡居民客观发展指数、主观幸福感指数和福祉差异系数,分析了2005-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镇、乡村居民福祉水平及其差距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空间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及各省城乡居民福祉均呈上升趋势,区域城镇和乡村居民福祉指数分别由2005年的0.665 3、0.570 4提高至2015年的0.761 5、0.683 0,上中下游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明显。2)城镇居民福祉水平略高于乡村,城乡居民福祉差距呈缩小趋势,城乡居民福祉差异系数由2005年的1.166 3降低至2015年的1.114 8,下游缩小幅度相对较大。3)经济因素是影响长江经济带城乡居民福祉水平及差距的主要因素,且乡村居民福祉受经济因素的拉动效应更为明显。4)城乡居民福祉水平除经济因素外,还与基础设施、精神文化、社会管理、基本住房、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福祉水平并不一定高于经济水平低的地区。5)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乡村居民福祉水平的迅速提升,在缩小城乡居民福祉水平差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截取1980-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中国各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值,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时空变化和差异,分析其格局形成和演变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值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先有所缩小、再急剧扩大、进而明显缩小;各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空间自相关性较明显,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的冷、热点区域在不同时间的空间差异显著;各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时间上差异显著,可依据城乡恩格尔系数差值的变化将其分为四类;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时空格局是地方在对国家宏观战略、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地区城乡战略、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响应中逐步形成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订和调整城乡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合理与否影响城乡居民健康和福祉,科学客观测算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公平可达性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地区人口规模较小且分散居住,居民就医行为有别于城市居民,2SFCA或3SFCA方法难以客观揭示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和就医出行特征,导致评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时效果不佳。论文根据海口市乡村居民就医出行规律选择距离衰减函数,格网化研究区形成人口需求点,考虑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对居民就医的吸引,改进了3SFCA算法,建立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与空间公平性评估方法体系,并以海口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 基于改进3SFCA法建立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可以获得更精准客观的评价结果;② 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整体较差且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分布在东部的三江、云龙及甲子镇,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③ 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的公平性不佳,少量的高和较高公平等级区域均位于中低人口密度区,而低和极低公平等级区域覆盖了广大的高人口密度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亟需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模型,对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各市州科学的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差异显著,协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分布格局;“五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水平较低,协同水平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同为主,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大;“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财政支出 > 地形起伏度 > 城乡居民消费差 > 降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